林奕彬�オ�
一、引言
数学教育的难点是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数学水平,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素质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本文针对如何唤起后进生学数学的兴趣,先分析后进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教师应持的思想态度,然后从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注意批评技巧等几方面讲述唤起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措施。从故事引入、设置悬念等方面重点阐述如何唤醒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列举了“国王奖励发明家” “酋长分马” “寻找宝藏”等趣味典故,说明适当运用典故并设置悬念能使课堂气氛热烈,让学生兴趣盎然,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后进生厌学数学的原因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职业高中,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工具,职高学生数学基础素质差,对学数学兴趣不浓,数学内容本身枯燥乏味,学习时必须专心思考理解,要大伤脑筋,后进生对数学也就敬而远之,不愿动脑思考,抄作业“蔚然成风”。大多数后进生都有这样的体验:数学成绩差,遭同学讥笑,受家长责备。数学与他们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他们便对数学产生一种熟视无睹的心态,甚至厌恶数学。因此,重新唤醒后进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后进生数学水平的关键。
三、唤起后进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措施
要唤醒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水平,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是要尊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生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认知方式,教师要理解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尊重学生的见解。二是相信学生能够学好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不好,基础差,并不全是学生智力方面的问题,而很可能是教师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的问题。三是相信在教师的耐心正确教导下,学生能学好数学。
数学是一门偏重抽象思维的学科,如果教师上课时又把数学弄得过于抽象难懂,缺少直观形象的展示,结果必然吓走部分学生,形成更多的后进生。其实,数学并不缺乏形象思维的材料,我们完全可以降低一点抽象严密性来换取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充满艺术的魅力,通过教学的艺术性来唤醒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运用典故,激发学习兴趣
中外数学史上,有许多历史典故。如果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典故,能增强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从而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前,可用这样一则故事:印度国王西拉谟打算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让他自己任意选择奖品。发明家要求按棋盘上的格数赏给他米粒,第一格给1粒米,第二格给2粒米,第三格给4粒米,以下每格的粒数是前一格的2倍。国王认为这个容易,于是允许了,但在计算奖励米粒时发现按64格计算,数额过于巨大,无法如数给发明家。问应给发明家多少米?学生听后议论纷纷,非常想知道这些米粒之和究竟有多大,从而顺利地引入等比数列求和的内容。这样的导入,能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源于他們在动手、动口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教师应尽可能为后进生创设获得成功的场所和机会,让后进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给他们带来的心旷神怡的体验,以此激发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多种多样的活动。据专家分析,中小学生一般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思想集中。如果我们采用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一节课只有15分钟效率是高的,其余 30分钟就要打折扣,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丰富多彩,用不断变化的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引入新课题。因为新课引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设计得好,往往起到一般说理不能起到的作用。如设置悬念、故事引入、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从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基础。
2.设置悬念,引发探索欲望
设置悬念在心理上是指对学生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现象。悬念能紧扣学生心扉,刺激思维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完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a11-q(0 <|q|<1)之后,可讲述“酋长分马”的故事:有位商人,临死前对他的三个儿子说:“我只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老大得二分之一;老二得三分之一;老三得九分之一。要分得满意,而且分得的马都是活马。”商人死后,三个儿子便开始分马,但是依照父亲的遗嘱分马,怎么也分不到活马,只好求助于部落酋长,酋长欣然同意,牵来自己的一匹马说:“将我这匹马放进你们的马群之中,然后按你们父亲的意愿分吧。”此时马共18匹,于是老大分得二分之一,即9匹,老二得三分之一,即6匹,老三得九分之一,即2匹,兄弟三人共得马:9+6+2=17(匹),分完后,酋长又将自己牵来的马牵走了。
学生听了也觉得这主意不错,既巧妙又圆满。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不借酋长的马,兄弟三人是否还分得同样的数量?如何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解释?此时,全班鸦雀无声,不知是对是错,都用好奇的目光注视教师,求知热情油然而生。最后,教师列表分析:
老大老二老三剩余
第一次: 17×1217×1317×1917×118=1718
第二次: 1718×121718×131718×191718×118=17182
第三次: 17182×1217182×1317182×1917182×118=17183
…… ……… …………………
第n次:1718n-1×121718n-1×131718n-1×191718n-1×118=1718n
由无穷等比数列公式:S=a11-q得S老大=17×121-118=9,S老二=17×131-118=6,S老三=17×191-118=2,9+6+2=17,全部分完,显然酋长的马只起一个过渡作用。至此,学生恍然大悟,更觉兴趣盎然,形成了气氛热烈的教学高潮。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的学习方法比起其它功课的学习方法显得更为重要。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不懂可以背,只要肯花时间就可以收到效果,但数学不能背。有些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课后自己加班加点,苦不堪言,自然对数学不感兴趣,要改变这个积习,只能循循启发,慢慢诱导,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概念、定理,在练习中运用、巩固知识定理,在复习中掌握知识系统的乐趣之后,学生便会自觉地接受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学生自然学得轻松,学有收获,有信心之后当然也就有兴趣了。
4.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课堂中若能适当地用一些古时趣题,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如在复数教学中,可插入一个古老而有趣的取宝故事:有人得到一张藏宝图,上面写道:“在某小岛北部有一棵松树、一棵橡树和一个绞架,从绞架走到橡树,记住所走步数,向左拐直角,走同样的步数打个桩,然后回到绞架,再走到松树,记住步数,向右拐直角,走同样步数,又打一个桩,在两桩的正中挖掘,就可找到寶藏。”此人到小岛后,找到松树和橡树,由于年长日久,绞架无任何痕迹。此时问学生,谁能找到宝藏?学生对取宝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想第一个找到宝藏,思维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
在教学中碰到一些难度大的概念是经常的,在45分钟内要学生运用自如是很困难的,教学内容要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学生便于掌握,有时可把一课时的内容分为两课时上,操之过急有时反而欲速则不达,因部分内容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从此种下祸根,影响学习兴趣。
5.善用批评的艺术
此外,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难免要对学生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批评也应讲究艺术,批评艺术的高低,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教师要以鼓励性的语言批评学生,激发其自尊心和荣誉感,可使其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在批评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自尊,使其明确自己的不是而不灰心丧气。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后进生也非面面都差,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从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兴趣。
多数后进生犯错误是无意识的,应尽可能避免当众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课堂上,时常个别人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小声说话或做小动作。此时,教师务必给予必要的提醒或暗示,不妨讲道:“有位同学有些走神,听课不认真。”如果还没引起他(她)的注意和重视,不妨再把范围缩小一些:“有位男(女)同学,请你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一般来说,这种积极的提醒和暗示,均能较好地及时消除违纪事件,产生积极效果。
有时无声的批评也是一种有效而微妙的批评。在讲课中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突然停止讲解,沉默一下,给那些违纪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他们很快意识到错误,从而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进行这种批评时要严肃,态度冷静,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默、严肃的气氛中产生压力,自我反省错误以及产生错误的根源。
总之,要唤醒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后进生数学水平,教师需要善于总结,勤于挖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倾注爱心和耐性,需要呕心沥血。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