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俪
广西日报社,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 同一件事,如今很快就能从朋友圈、微博、各类客户端弹窗推送中获知,还能通过互联网的热词链接,看到更多的延伸报道。面对如此多元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渠道,传统主流媒体,也须遵循移动互联网的特点,重新认识和学习新的编辑技巧,通过轻悦式的移动端内容编辑,使自己的新闻成为人人都爱阅读,并乐于分享的产品,从而实现传统媒体的品牌再造。而无论哪一种编辑技巧,在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思维下,都离不开整合的思维。纸媒的新媒体产品,同样要利用这种整合思维,编辑出品适应时代需求的产品,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把握新时代舆情,实现融合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新媒体;编辑;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類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0-0135-02
1 内容多做“加减法”整合
新的形势背景对移动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1月5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尤其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生产,要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
移动生产中的内容生产,实际上一直是传统媒体的强项。近年来传统媒体也逐步意识到利用好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结合新媒体平台优势的重要性,全国各大报业集团纷纷提出对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提出运用“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大编辑”模式。
但传统纸媒的新媒体编辑们除了能拿到跟传统媒体一样的基础素材,还得掌握了解平台用户的需求特点,进而对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编辑。对不同题材进行关键内容的提炼和简单信息的补充,也就是做好内容的“加减法”。
所谓“减法”,就是去除包装见干货。使用减法的整合方式,更易于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广泛
传播。
例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大媒体都铆足了劲。李克强总理刚刚作完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了一条微信《图解: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8句话真给力!》;而闭幕会后的总理媒体见面会刚结束,人民日报客户端则立即发出了《1 000字回看总理记者会(一句话精华版)》推送文章。
两篇文章均瞬时获得全国各大媒体的转发推送,并以极其简洁的图片和文字,将两个重要内容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占领舆论场。
所谓“加法”,则要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实现文图视频资源的有机融合,为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加分。
例如,4月19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广西日报新媒体除了对此次考察进行全方位报道,还整合了习总书记到广西的每一次考察报道的素材,制作成了一个H5产品——《H5丨一本珍贵的全媒体相册,习总书记广西情》,让网友通过翻阅720°3D相册的形式,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习和领悟习总书记视察广西的每次重要讲话精神。该条H5发布后,很快获得极高阅读转发量,并成为此次同题报道中的亮点。
2 借力技术实现“乘除”效果
刘奇葆部长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还提出,技术要为内容服务。党报新媒体除了做好内容,还需借助技术的翅膀,扩大产品的创博力、影响力。
“乘法”,即插上技术的翅膀,而后获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这些技术包括4G技术(4G视频应用、4G背包应用等)、流媒体直播、室内室外无人机应用、720°全景拍摄技术等,借力新媒体科技带来的全方位感官体验,提升新闻传播的可视化和效率;不少党报新媒体还在各种移动平台产品上充分采用了VR、H5技术、3D应用、动漫制作、短视频应用等技术,借助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增强新闻阅读的科技感、趣味性和冲击力,实现传播效果成倍数增长的“乘法”效果。
例如,近两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各路媒体纷纷通过技术的革新,不断简化用户参与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互动体验的操作难度,尤其按照目前新媒体发展趋势,借助“用户画像”、场景匹配、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新闻的个性数据分析、即时推送、机器人写作等技术应用。
其中,新华社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派出的特殊记者——机器人爱思(Inspire)尤为引人关注。其间,爱思十分出色地完成了采访了一位人大代表的任务。虽然这届人大会议是爱思的首秀,但能自主研发写稿机器人,新华社已经为此次报道的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准掀起了一股巨浪。通过爱思向人们展示机器人的AI技能,新华社正为今后的人工智能报道不断奠定基础。
又如,在被誉为与“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摄影奖“荷赛”齐名的第38届世界新闻设计大赛最佳新媒体设计奖中,浙江新闻客户端选送的作品《岁时记·立春Spring begins》《岁时记·雨水The Rain Season》《岁时记·惊蛰Insects Awaken》斩获3项铜奖。其中,对三个中国传统节气的历史、文化等内容的呈现,就借助了H5技术进行产品设计,而后分别在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不但在国内实现了广泛的传播效果,还获得了国际的专业认可。
“除法”,则指在一个宏大的事件主题中,提取出最精华的一两处亮点要素,并使之实现最快速、广泛的传播,进而帮助这一宏大主题实现新媒体平台上的无限传播。
广西日报在新媒体技术应用上进行了不少相关的创新尝试。2016年10月20日,北海市一渔船着火,电建边防派出所所长骆春伟在抢救过程中壮烈牺牲。广西日报新媒体于骆春伟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及时推出了题为《舍身断烈火蹈海真英雄——悼念蹈海英雄骆春伟》的H5产品,发起了对英雄的悼念,将骆春伟英雄事迹深入宣传扩展,该H5迅速在广西引发强烈共鸣和反响,并成为了2016年阅读数最高的H5,阅读量近300万次。
又如,在2016年广西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广西日报创新在全媒体直播间启用无人机进行视频直播,成为全国广西党代会媒体会议报道中一大亮点,也通过这一亮点,为网友了解党代会的召开,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接触点。
3 整合利用线上线下各种资源
刘奇葆部长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还强调,要继续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近年来,国内媒体对内部的资源整合呈现两种趋势。
一种是“内整”,即盤活资源。为摆脱受新媒体冲击可能导致纸质报刊名存实亡的困境,不少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起规模较大的新媒体集团或机构,并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配套(协调)部门、机构。
另一种是“借力”,以合力制胜。传统媒体开始走出自己的媒体业务圈,与一些资源相通、渠道相同的机构单位寻求合作机会,打破孤军作战的单打独斗经营方式和地域、部门限制,开始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媒体运营公司或跨界投资公司,在兼并重组中迈出新的步伐。
为全力应对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广西日报社自2016年起积极谋划建设“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推动旗下报网端微从相“加”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尽快发展成为媒体形态、传播形态和产品形态相“融”的新型融媒体生态
系统。
“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媒体生态系统,力图通过这一系统的构建,实现广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改系统可概括为“一个系统,三个平台,四种形态,五类产品”。
其中,三个平台包括新闻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管理、政务信息公开、智慧民生服务的“新闻+政务+服务”三个平台;四种形态,即要对自治区、市、县三级媒体的“报、网、端、微”四种形态进行汇聚、管控、服务;五类产品,包括建设并形成“PC网
站+手机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的五类产品矩阵。
在备战全国两会前期,“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展现了它的首秀。广西日报社联合广西各地市打造的“广西云”广西区市主流媒体联盟应运而生,广西区市主流媒体联盟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在全国两会上携手打造“云上”两会平台,实现两会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作战、融合传播,通过这种对内容资源进行布局相加的整合,使每个联盟成员都能展风采、创亮点、出成果,以更为出新出彩的融合传播报道,为全国两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无疑是新媒体深度融合一种全新的尝试。
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媒体融合趋势,新媒体编辑更要主动结合各自集团的正在通过架构改革转型,一边加强自身的资源应用能力,一边学会整合身边的各种线上线下资源,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新媒体技能,将更多种形式的新闻整合技巧,运用到每一次主题报道中,从而为新闻单位的新品牌再造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