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
摘 要 体育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体育精神对人的意识形态引领、道德伦理涵育、良好性格和生活方式养成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精神是在锻炼过程中所形成的不畏艰险、排除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体育精神需要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课堂教学和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培育和塑造。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73-04
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现代高校承担着四种职能,即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即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各种因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此过程中,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发挥着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作用,物质作用即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全面强健自己的体魄,提升自己的体质;精神作用即体育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个体性格产生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精神[1]。事实上,创新型人才培养包括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已经内在地蕴含着体育精神的培育与传播”[2]。由此可见,进行体育精神的培育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应对将来社会竞争的个人诉求。
一、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精神属于意识范畴,是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在增强肉体体格基础上抽象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的体育精神,进行体育运动即是进行一场教育,即人们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在本质上是接受教育。”[3]
体育运动或体育活动和人类文明几乎同一时间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概括地讲,全球范围内认可的人类三次文明进化的转折点都与体育运动的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是古希腊文明的出现,这一文明的出现使得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其次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化、现代化的英国带动了人类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最后,作为人类文明第二次现代化典型代表的美国,在将体育竞技运动推向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同时也将休闲体育传播到世界各地。作为一种由体育运动升华凝练而来的思想观念,体育精神被赋予的内涵和意义已经大大超出了它本身,并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被革新、被丰富。时至今日,体育精神的内涵包含如下几条因素:体育精神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知难而上和果敢勇毅;体育精神是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战胜自我和持久锻炼;体育精神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团结拼搏和友谊在先;它是以一种思想观念的方式存在。体育精神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4]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高度统一的契合体,即以体育运动的方式,培育不畏艰难、团结协作、超越自我、崇尚公平正义的精神,进而影响自我去自觉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体育精神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培育并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一项迫切和重要的任务,而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坚忍不拔、团结奋斗等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完全可以这样说,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支撑,正如顾拜旦曾经在《体育颂》中指出:“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一个人的体魄,它同心理学的关系和其他生理学一样,能够影响人的悟性、性格和良心,因而它是服务社会的道德改良剂。”[5]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扩散到大学校园中来,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青年学生的荣辱观、义利观、得失观、是非观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从大学生的组成结构来看,当前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和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成长过程一帆风顺,他们思想多元,个性突出,崇尚自我,协作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大局意识等相对較弱。而加强体育精神的培育,既可以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在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奋斗、热爱集体、注重团结合作,摒弃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弘扬积极健康、奋斗不止、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需要,也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公平理念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和遵循。体育精神的精髓就是公平,不论是体育竞赛还是体育活动都是在秩序规则和道德评判下进行的。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公平,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突破了规则就意味着是对公平的破坏和背叛,最终被人所不齿。而道德评判体现的也是公平,最终也是为了维护公平,譬如10次参加环法大赛并实现七连冠的美国职业自行车运动员兰斯·阿姆斯特朗,由于其服用“兴奋剂”,最终他的所有荣誉也被剥夺,在道德上也受到人们的唾弃和谴责,这是对他漠视公平、践踏公平的惩罚,更是公平和正义的彰显。在大学生中加强体育精神培育与传播,大力倡导公平正义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本身在公平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自觉崇尚公平,维护公平,成为公平正义的“践行者”和“守护者”,这既是培养大学生公平正义理念的需要,更是提升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需要。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为崇尚的传统美德,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其基本含义就是诚实无欺,讲究信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体育精神所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的有力回应。而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从事道德修养的前提,也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的根本[6]。体育精神所蕴含的“诚信”在体育赛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体育领域对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约束也越来越严格。不论是运动员、裁判员还是教练员、管理者,一旦在体育赛事中违反诚信原则,都会受到严厉处罚。那些曾经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违反的是“诚信”原则,反映出的是他们的道德水准低下,归根结底则是对体育精神的践踏,因而一经媒体曝光,就再也无法在公众面前抬得起头,无法再获得公众的认可。因此,在大学生中培育体育精神,通过正面宣传,反面对比等方式教育学生懂得扬“善”惩“恶”,明白去“伪”存“真”,其实就是教育引导同学们讲求诚信、崇尚诚信、维护诚信。
(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锻炼意识
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健康体魄,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也是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当前,我国大学生锻炼的主动意识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军训晕倒、运动猝死等现象经常见诸报端。这些现象的出现,有违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与阐释。而要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必须对学生的“体”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蔡元培所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7]体育精神的培育恰恰可以引导学生自觉补足锻炼意识不足的短板,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深刻感受到未来社会竞争的压力,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未来生存、发展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与挑战。而要获得个人的成功,必须以强健的体魄为前提,这一点与弘扬拼搏进取,追求强健体魄的体育精神不谋而合。简言之,体育精神是大学生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力,更是外在助力。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价值理念的体育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挑战欲和内在潜力,引导其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尝试,并在尝试中坚持,最终树立起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除此之外,体育精神所蕴含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能有效引导大学生从感性层面升华至理性层面,深刻感受体育运动之魅力,并自觉投身其中,在体育锻炼中锤炼身心。
三、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途径
(一)要在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培育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实现体育运动对学生情感教育、身心锤炼的最终目的。而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改变过去重视智育忽视体育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激发学校和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及其背后的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将体育精神培育纳入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作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与氛围营造需要立足于整个校园文化事业建设,只有将体育精神培育真正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使其渗透至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部分,在潜移默化中将体育精神内化至每个个体的内心中,才能实现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再次,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需要以有利的舆论宣传为保证。要充分借助校报、展览橱窗、校园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微信、微博、QQ空间等新媒体,通过对群体活动、运动健康知识、体育人物等的宣传报道,开展线上线下的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网上、网下都能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
(二)要在课堂教学中涵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涵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就是通俗说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二是体育运动技能的教授,即通常所说的运动项目技能讲授。理论课本身蕴含丰富的体育精神的内容,要善于总结和挖掘,面向学生讲清讲透。如在《篮球课》理论课堂上,讲述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向学生灌输正面历史,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勇于革新创造的过程;讲述我国篮球运动员在不同层次赛场上力争好成绩的历史,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勇于奋斗的过程。所以说,体育理论课堂上的讲授,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对体育精神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凝炼和表达,更是对体育精神提炼灌输的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接收度。体育运动技能的教授是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延伸,这一过程在使得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精神的深厚内涵,在运动过程中体现体育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自己的体育精神。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口令、示范、协调、组织等教学语言或符号,通过言传身教体现体育精神。不管在理论课堂还是技能课堂,教师应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榜样和楷模带动、激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进步,从而达到涵养精神,激发兴趣、锤炼意志的目的。
(三)要在体育实践中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
广义上的实践,是除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第二课堂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体育锻炼与竞赛等。这里主要讲的是体育方面的实践活动,即体育竞赛的组织和开展、体育训练项目的选择和开展等。这些体育实践既可以是集体项目,也可以是个人项目,既可以是趣味性的,也可以是竞技性的。每一个体育实践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精神,如拔河、广播操训练和比赛,蕴含着协同、纪律要求,塑造的是学生的团结精神和规矩意识等;篮球、足球项目的实施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迎难而上的意识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在做好校园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攀岩、漂流、登山、高尔夫球、橄榄球等运动;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能够锻炼个人意志的体育运动,比如冬泳、滑雪等项目。每一个体育实践项目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蕴含着特定的体育精神,可以说,体育实践承担着彰显体育精神和锻炼学生体育精神的双重功能。
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体育技能的锤炼还是体育运动竞赛,都应对其形式、内容进行适时的创新,使得每位学生都能乐在其中,受益终身,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既可以掌握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也能使得自己的体格得以强健,人格得以完善,精神面貌得以焕然一新。唯有如此,体育精神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自省意识,才能外化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走好人生之路的行动圭臬。
参 考 文 献
[1]贾玉芝,李春光.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培养路么[J].教育探索,2014(12):118-119.
[2]陶涛.体育精神回归高校人才培养之研究[J].江苏高教,2013(5):96-97.
[3]谭华 .体育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4]缪建东.生活体育——社区教育新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1(2):103-106.
[5]杨叶红.对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再解读[J].搏击·武术科学,2010(10):86-88.
[6]任延光.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7]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蔡元培的体育思想与实践[EB/OL].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08-07/07/content_124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