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阅读教学课堂结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017-07-01 21:18林先鹏
新教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景物习作

林先鹏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流畅、生动地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传统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大多是“阅读文本——学生感悟——表达运用”,这种方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和灵动性。从研究文本表达方式的角度来阅读课文,将传统阅读教学课堂结构重组为“自由表达——阅读文本——创意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能形式多样地进行多角度而且有深度的表达。

一、改变阅读教学习惯,树立从表达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之理念

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文章内容的解读剖析,多以感悟内容、情感为重点,以背诵好词句、段落为手段,使得学生被动地从文中找寻答案,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其着眼点始终落在“读”上。多少年来,此种教学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惯性思维,这是导致阅读教学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表达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是站在语文课程角度,从语文课程的功能层面,立足于儿童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儿童实现自己的言语意图而展言语行为。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更加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努力建构让学生“自由表达——阅读感悟——创意表达”的阅读教学模式结构,引导学生从表达的角度进行阅读,将阅读理解轉化为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要读懂内容,更要明白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将学到的表达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实践中,转化为写作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表达能力。

二、大胆开展课前表达,不拘章法试写阅读材料中的题材

学语文就是要丰富学生的学养,以促进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自我。所以要把“写”作为支点,把阅读作为手段,以写求读、以读促写。课前,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来自课文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成一个片段。教师也可以出示一两个题材让学生选择练写。如教学《山中访友》一文前,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后,从“古桥、树林”中选择一个景物自由写片段。这样的课前写段,教师不必做什么要求,要让学生自主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运用语言的能力、习惯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一上课,就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片段,进行自评、互评。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生动、写作顺序是否清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给读者怎样的感觉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着力引导课中表达,感悟文章表达方法并加以运用

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怎样进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再拿出自己课前所写的内容进行对照,然后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修改、完善。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行文思路,懂得篇章架构之法,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1. 感悟作者表达方法,与课前所写对照,体验表达方法之妙。教学《山中访友》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是如何写老桥的?”“作者在树林中感觉如何?”让学生阅读文本中相关段落,发现作者写作的方法与特色:把景物当做人来写,有时第二人称,有时第三人称,与景物对话,充分表达欣喜与热爱之情。再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写的片段对照。教师对课文主要表达特点进行点评:“直接写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是很多人习惯的写作思路,能让读者认识、感受景物的直观形象。虽然课文作者并未写出景物外形,但是采用拟人的写法,角度独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表达的感情深厚,仿佛与景物握手、拥抱、亲吻,使得景物充满灵性。”接着让学生品读语句,说说作者还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效果。如赏读“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这一段,悟出作者想象神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赏读“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这一段,体会作者运用了恰如其分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雷雨的气势之大;赏读“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这一段,认识到这种反问的句式,更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接着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修改课前写的片段,或者重新写一段。这样的课中表达,使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也促进了表达水平的提升。

2. 阅读中观察文章行文思路,懂得作者篇章架构之法。教学生如何读懂内容,会了解大意固然重要,但只是浅层次的,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并不能做到活用语言。而让学生在阅读时,“站”到高处,观察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并从中学到表达方法,才是高层次的阅读。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引导学生从观察课文的行文思路出发,以“课文是怎样写出居里夫人的美丽?”这个问题统领全文。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灵动性会被激活,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思考,进行交流:作者从居里夫人的容貌、提炼镭的艰辛、盛名之下的淡然等方面写出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淡泊名利的精神美。在整体读文中懂得作者按外貌、事例、贡献、品格的顺序展开写作,写出了居里夫人“永恒的美丽”。这样,学生从整体入手,再细致到各个环节段落之中感悟、交流,从而掌握了文章的篇章架构之法。

四、积极指导课后表达,精选题材写成一篇完整习作

重组阅读教学结构的课堂,让学生课前有了自由的表达,课中在阅读对照中感悟了文章表达方法之妙,又从整体入手,懂得了篇章架构之法,课后就能让学生运用从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完整的习作。但这容易“依葫芦画瓢”,学生会搬、套课文的写作思路,写的习作大同小异。教师应当精选一些与课文相似的题材,鼓励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时,还应有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习作。如学完《山中访友》,可让学生选择家乡的山、公园、田野等景物,借鉴作者拟人的手法来写,但要有变化。比如写《家乡的公园》,开头可以这样写:一出门,阳光温柔地抚摸着我,微风亲吻着我的脸,我张开双臂,投进公园的怀抱。中间部分重点选几个最喜欢的景物,展开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结尾也应尽情地写出心中的惬意与欢乐。学完《再见了,亲人》,让学生也来写一写道别的作文。比如《再见了,家乡》,可学习课文“告别——叙事——抒情”的方式,写与亲人、朋友告别的场景,还可以创造性地写与小河、树林、田野等景物告别的画面,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依依不舍之情。课后表达习作还要注意篇章架构,要求学生写完整的习作。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景物习作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景物描写要准确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