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7-07-01 19:39:36贾琰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腰麻单侧腰部

贾琰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麻醉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贾琰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麻醉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探讨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麻醉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腰部麻醉,观察组采用全麻。比较两组机体应激反应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腰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全麻明显减轻,并能够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单侧腰部麻醉;全麻;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均是常见的老年疾病,髋关节置换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恶性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较弱,易出现机体应激反应,因此,选用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改善手术结局尤为重要[1]。单侧腰部麻醉简称腰麻,因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而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2]。本研究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麻,并对比全麻效果,探讨其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麻醉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2~83岁,平均(74.2±5.6)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3~84岁,平均(75.4±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单侧腰部麻醉 观察组患者取水平侧卧位,保持患侧向上。选取穿刺点(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将3~4 cm硬膜外管向头侧留置于硬膜外腔备用。确认穿刺满意后,保持穿刺针斜面向上,注入0.35%布比卡因,注入速度为1 ml/5 s,注入1.6~2.2 ml。体位保持10~15 min后,将麻醉平面调整至T8。面罩吸氧2.5 L/min。若收缩压<90 mm Hg、血氧饱和度(SpO2)<90%、心率(HR)<55次/min,予以液体治疗,静脉注射0.4 mg阿托品与8 mg麻黄碱,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

1.2.2 全麻 对照组采用全麻,静脉注射0.1~0.15 mg/kg顺式阿曲库、1.5~2.0 mg咪达唑仑、0.2~0.3 mg/kg依托咪酯、0.3~0.4 μg/kg舒芬太尼、0.3~0.5 mg戊已奎醚。至肌肉松弛,行气管插管,与麻醉机相连通气。参数:呼吸频率12~15次/min、呼吸比1∶2、潮气量8~10 ml/kg、氧吸入浓度1~2 L/min。术中维持1%~2%的七氟烷吸入、持续泵注舒芬太尼0.1~0.2 μg/(kg·h)、丙泊酚3~5 mg/(kg·h)。顺式阿曲库保持间断静脉注射,监测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深度。针对不良反应处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①应激反应: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10 min(T1)、术毕(T2)、术后1 d(T3)3个时间段儿茶酚胺(CA)、血清皮质醇(CORT)及血糖(GLU)变化情况。②不良反应:心动过缓、寒战、血压异常。

2 结果

2.1 应激反应 两组T1、T3时应激反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2时观察组CA、CORT、GLU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持续发展,老年骨折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该类骨折疗效最佳的方式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体质较弱,对手术创伤及麻醉产生的应激反应耐受力较差,进而对手术疗效造成影响,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甚至不利于预后[3-4]。故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选用合理的麻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目前,单侧腰麻与全麻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其中全麻属于快通道麻醉的一种,尤其是静吸复合麻醉基础上的平衡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将手术创伤部位传导至中枢神经的伤害性刺激阻断,从而抑制应激反应[5]。同时,亦有研究显示,椎管内麻醉与全麻相比,对下肢交感神经的抑制效果更佳,可将下肢术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阻断,特别是采用布比卡因比重较轻的单侧腰麻,因其使用较小剂量的麻醉药,故能够明显减轻麻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6]。本研究中,两组T2时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较T1时均明显增加,但观察组T2时CA、CORT、GLU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单侧腰麻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刺激明显轻于全麻。其原因在于CA具有调节、维持心血管功能的作用,随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而大量分泌,同时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密切相关,因而高水平的CA提示机体应激反应增加;CORT是分泌于肾上腺皮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可调节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常用于应激反应的评价指标;另外,机体应激反应通过抑制生长激素等合成激素的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等分解激素的分泌,可引起机体高代谢状态,因此,GLU水平的变化可提示应激反应水平。而单侧腰麻仅对患侧产生麻醉效果,可有效减弱阻滞健侧神经的作用,从而避免过度影响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应激反应[7]。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样证实了单侧腰麻可有效减轻麻醉对患者造成的机体刺激。但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是,单侧腰麻需保持更加严格的手术操作,以避免影响麻醉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单侧腰麻较全麻可明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加快术后恢复进程,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值得应用。

[1] 谢宝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4.

[2] 秦树国,赵明,周颖.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395-1397.

[3] 张燕.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5,23(11):169-170.

[4] 乌兰娜日,钟海燕.呼气末正压通气对 OSAHS患者全麻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5):340-342.

[5] 刘晔.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27):26-27.

[6] 张晓红,杨旺燕,傅润乔.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4-1916.

[7] 王中林,田春,丁佳慧,等.单侧腰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9):2641-2644.

R 6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55

2016-12-10)

猜你喜欢
腰麻单侧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20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1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64例临床评价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1:58
久坐当心腰“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