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晓春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简称《侍座章》)中,记载了孔子与四位弟子一次看似平常的座谈,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答话及孔子对他们言语的评价,不难看出这是孔子“礼治”“仁政”思想的折射。但仔细品味,孔子话语中还透露了对出世的无奈,对隐世的向往。
孔子年轻时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周游列国,为的就是能用他的思想主张治国、一心为民,期望有道君主能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儒家仁政王道思想。只可惜乱世尚武、重典,他以德治国、希望能延续周朝的礼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主张,在当时不受待见。屡屡碰壁之后,隐世修身的想法开始在孔子内心滋生,这种思想开始大多数来自外界,到晚年则自己也深有感悟。在《侍坐章》中,面对曾皙“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境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有人认为曾皙描绘的是一个风清景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孔子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是礼治后出现的太平盛世,因而引起了孔子的强烈共鸣。但笔者认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更像是个世外桃源,是避世隐士所向往的境地,孔子之所以长叹后表现赞同,是因自己救世之举处处碰壁,在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同时,希望退隐而居,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于在出道之初,十分敬重老子,因而不惜降低身价,借弟子的力量去拜访老子。老子是位充满睿智的思想家,在与孔子的接触中,知道孔子愿望虽好,但恢复礼教无异于强力举重,终会遭尽磨难而无结果,因而在孔子辞行时,老子语重心长地劝诫孔子:“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位主张无为而治的智者,其实就是委婉地劝诫孔子知难而退,不要固执害己。孔予虽说对老子的话不完全赞同,但亦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在回鲁国后,孔子在与弟子谈及与老子的会见过程时,赞叹老子是像龙一样能自由遨游于天地的圣人。
老子的话虽说触动了孔子,但却并没有使孔子改变积极入世的想法,在鲁国不能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时,他开始领着弟子周游列国,在周游过程中,孔子的入世思想又受到冲击。在《论语·微子》中,就记载了孔子遇见长沮、桀溺时,派子路问津之事。长沮称孔子“是知津矣”,桀溺更是直接否定了孔子思想“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二人的话语,使得孔子怅惘失意,深感同道之人太少,也在感叹世道不正:“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予虽说还在主张救世思想,但其叹息亦证明了自己是在与整个世道抗争,可见孔子已被救世主张所累、所困。
孔子在碰到隐士接舆时,曾发出感叹:“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明明知道自己的主张不被当时掌权者接受,但仍在为尽自己的道义而奋斗,已有“知天命、尽人事”之意。
《论语·微子》记载了楚狂接舆的一番话语:“风兮风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这些话语之所以被收录,已从侧面说明孔子及其弟子对此深刻的认知甚是赞同。孔子也在“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的失败经历中,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恬退避世的思想,他感叹说:“吾道穷矣……”且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正是基于这些认知,孔子在周游列国后,再次回到鲁国,开始潜力教育与编集古书,不再以道求仕,表现出恬退避世的思想。
西晋文学家陆云撰写的《荣启期赞》中,记载了孔子与荣启期会面的一个场景:有一年,孔子带领弟子登临泰山,下山途经柏树洞时,见到一位古稀老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身披鹿皮,腰扎草绳,抱琴吟歌,雪白的头发胡子随歌飘拂。孔子猜想这位老人可能是著名的隐士荣启期,就上前施礼问询,果真是荣启期。孔子问曰:“先生何乐?”答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矣,是一乐也;以男为贵,吾又得为男,是二樂也;或皆不免于襁褓,而吾行年九十,是三乐也;夫贫者士之常也,死固命之终也。居常待终,当何忧乎?”孔子听其音,为之三日悲。孔子悲其怀才不遇,只能自我宽心。孔子其实也是在自悲,他晚年与世无争,一边教书,一边著书,不也是在自得其乐吗?
参考文献:
[1]唐明贵.论语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健胜.子思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任 壮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