缐宏光
(甘肃省临夏县中学)
摘 要:新课改不仅为教师提供新的机遇,也让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构建出能够真正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堂。在这个背景下,“同课异构”应运而生,虽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是对于帮助高中生实现个性发展十分有益。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同课异构”教学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同课异构;差异教学;教学反馈
“同课异构”是一种不同的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学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并实施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会根据设计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也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高中生所需要的课堂,促进了教学相长,情智共同发展。高中生是学习的主体。下面,笔者从巧用教材、实现差异性教学以及注重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讨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构建“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巧用教材
虽然现在我们一直强调要突破教材与教室的限制,使语文走入生活,让高中生在实践中、生活中学语文,但是教材依然是进行语文教育的最主要媒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从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认识水平等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巧用教材,使语文教材真正发挥自身的媒介与传播作用。比如,在《采薇》一课中,由于学生对《诗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也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调查《采薇》的创作背景以及众多文学人士对《采薇》的解读,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然后,我再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注释来阅读《采薇》,并且结合他们的知识体系与情感认知来品味作者在文本中抒发的追忆思归之情,整个过程几乎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的。而在《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个单元中,学生对这些科普文章的兴趣不深,了解不多,所以在教学中我使用了讲授法,将科普文章的特点进行了传授。
二、实现差异性教学
应试教育将高中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学生,即使他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也毫无自身特色,只要脱离教师的辅导与帮助,他们便不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导致这些学生在未来参与社会竞争之时处于劣势地位。个性化发展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个主要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體分析的原则,实现差异性教学,让不同的高中生接受不同的语文教育,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与发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水平,我将学生大致分为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在每一类中,我又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层。这个分类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在《赤壁赋》一课中,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文言文,对于赋体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本课,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与感悟,更有一些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很低,理解文本十分困难。于是,针对第一种学生,我主要设计了一些具有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深层思考,着重点拨;对于第二类学生,我主要带领他们从整体的角度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指导他们领悟古代散文的美感;对于第三类学生,我主要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为他们打好基础。
三、重视教学反馈
“同课异构”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再加上现代高中生的个性十分鲜明,这就让很多语文教师在落实“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时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无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反馈,及时总结经验,鼓励高中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教学建议,认真思考,从而保证整个语文教学不断趋于高效、科学。每堂课结束之后,我都为学生发一个“意见反馈表”,记录他们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心得,提出他们的建议。我也及时反思自己是否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活动,综合分析学生的建议,为下一轮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真正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而提出的,语文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丰富高中生文化知识的重要学科,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落实“同课异构”,能够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发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懂得巧用语文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使高中生有重点、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学好语文;教师要实现差异性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使语文教学能够对高中生保持吸引力,持久性地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李倩.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8).
[2]吴丽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同课异构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4).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