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人的精神生活建设

2017-06-30 15:29何海兵沈志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社会心态信仰

何海兵 沈志莉

[摘要]精神生活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的主动的需要。建设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平衡、相协调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时代问题。信仰、理想和心态是精神生活构成的重要维度。价值观对于精神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信仰提供方向,为理想提供动力,为社会心态提供定力。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在信仰定力、理想追求、社会心态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的精神生活建设,需要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增进价值共识,提升公共道德水平,形成自主奋进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提高“互联网+精神生活”的品质,为精神生活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生活;信仰;理想;社会心态

[作者简介]何海兵,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沈志莉,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本文系北京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研究”(项目编号:15KDB030)的研究成果。

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而且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所谓人的精神生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个人以其所拥有、选择、追求、创造的精神资源满足和超越自身精神需要的精神活动及其状态。精神生活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民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活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的主动的需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在所有制关系和精神观念上实现了与过去“最彻底的决裂”{2}。这不仅意味着新的制度和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而且标志着新精神和新文化的产生,“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4},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5},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精神生活的核心支撑力量。只有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精神世界的丰盈,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完整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当前,建设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平衡、相协调的精神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时代问题,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矫正、调适和引领精神生活建设。

一、价值观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

精神生活作为的人的本质追求和生命特质,是人对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是人的心灵、精神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反应和认识。精神生活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由于人的生命活动有超越性层面,存在对终极意义的追问;有现实性层面,有对自我理想追求的叩问和实践;有内在的心灵层面,有对问题的看法的心理沉淀。在终极意义上,人追求一种信仰;在现实社会活动中,人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在心理层面,人追求一种健康的心态。人的信仰、理想和心态追求都不是纯客观的过程,而是蕴涵着价值观并有价值观驱动和统摄的主体生命活动过程。价值观是人们对象性事务之于自我和社会的意义的判断标准。价值观作为精神生活的核心,为精神生活提供判断真假、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核心标准,是精神生活的支柱,对精神生活具有支撑作用。价值观要从应然到实然转变,就要深入精神生活的内在逻辑,直面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精神生活的引领。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灵魂、根本原则和方向,承载着个体、社会、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6},为精神生活提供方向引导、规范伦理和力量支撑。

第一,价值观为信仰提供精神方向。“仰”的意思是从低处向高处对一种至高、至善、至美状态的仰望、仰视、崇敬。信仰主要是对一种意义的追问、评价和确信。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没有灵魂和支柱,没有信仰的社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信仰的国家一盘散沙,失去精神自主性。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政党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执政党的信仰状况直接制约着社会的信仰状况,社会的信仰状况也反作用于执政党的信仰状况。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信仰状态,一个国家就展示什么样的信仰状态;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信仰驱动,一个社会就呈现什么样的信仰驱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它既需要在精神上予以历史性指认和确信,也需要在现实中展开批判和自我批判,需要接受实践检验。

第二,价值观为理想提供精神动力。理想反映着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是有理想的,这种理想分为四重维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国家理想和世界理想。个人理想是原始动力和中心,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遭遇、经历、体验的精神困境、精神突围、精神飞跃迫切需要价值观的指引、支撑和规范。价值观和理想处在深刻的互动过程之中,价值观对人的理想的影响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价值观固定化、具体化的制度对人的理想的影响;二是价值观本身直接对人的理想追求产生潜意识的整合、协调、渗透性的支撑作用。这种支撑作用恰恰構成人的精神世界的潜在力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整体系统的潜在力量。

第三,价值观为社会心态提供精神定力。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 {7}。社会心态反映出人的幸福感、安全感、社会支持感、社会公正感、社会信任感、社会成就感、社会归属感等。社会心态不仅反映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还制约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步伐。价值观是社会心态的定力,这种定力以一种内在、隐性、潜在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一方面,价值观制约着社会心态的精神品质,影响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社会行动;另一方面,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行动影响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endprint

社会心态源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革。社会进程的加快会引发社会心态的失衡和重建。现代社会心态的分化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因此,作为社会心态核心的价值观的引领就显得异常关键。社会心态的多元、分裂、对抗,由此演化为社会心态的自我批判式重建。如果缺乏共生、共建、共享的价值观的凝聚和引领,就会造成极端个人主义,社会追求利益的极端化和思想的混乱。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8},反映我们党对社会心态问题的深刻认识。

社会情绪是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社会情绪本身具有主体性、原始性和自发性,需要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社会情绪是指社会个体在和其他个体、社会以及国家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共同的情绪体验、价值取向。社会情绪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内在形成的。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情绪,而社会情绪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影响社会的凝聚度和疏离度。在个体与社会的关联互动中,一旦丧失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生活中就会出现低沉、压抑、无序等情感积淀,这就会影响社会共识的形成、价值取向的现实效度和行为的方向。如果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不畅通、不健全、不完善,一旦外界信息和情境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如安全、公正、幸福,人的情绪就会做出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反应。即使是面对潜在的、可能性的利益损害,人的情绪也会被感染,甚至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社会转型中社会矛盾和冲突发生之时,往往都是社会情绪首先受到冲击,进而影响人的行动,引发精神焦虑、恐慌,甚至是“精神堵塞”,使得人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9}一般而言,公平感是社会心态的标识和指示器,司法政治公平感、资源分配公平感、教育制度公平感越高,越容易形成积极自信平和的社会心态,社会和谐度更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凝聚民心,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维持社会秩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社会层面明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公民層面明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这就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要求融为一体,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价值支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1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人民自身的理想追求获得价值观滋养,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有了正确的方向、原则和准则。

二、价值观视域下人的精神生活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生活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人的精神生活解放、发展和满足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和困境,如社会信仰遭受危机、人们更加渴望公平正义、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不断触及底线和社会心态容易遭受重大社会事件的冲击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批判和重建。

第一,信仰动摇与缺失。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信仰的深度变革和演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劳动方式、分配方式、娱乐方式等的多样化,社会变得越来越自由包容,尊重人的个性、多样化选择与自由发展权利不但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而且也成为衡量社会制度成熟与否的一个基本尺度。与此同时,作为上层建筑的信仰也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更加注重利益、注重自我、注重娱乐的大潮中,人们的信仰体验、观察、反思和批判开始聚焦于执掌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群体。一项调查显示,当代中国十大社会病态之首是“信仰缺失”,占55.3%。在回答“哪类群体信仰危机最严重”时,57.5%的网友认为信仰缺失主要表现在官员群体身上。这种危机并非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崩溃和溃败,而是受到日益严峻的威胁、腐蚀和虚化。{11} 官员的信仰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信仰状态,而且影响权力行使的正当性。

第二,理想信念失落。一个良善的社会,每一个个体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自主追求自身的理想,政府追求善政和善治,执政党执政为民。个体的发展是在社会塑造与自我选择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一代人的理想追求是社会决定的,同时具有深刻的自我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以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每个个体追求生存、发展和幸福。个体真正作为一个独立行动、独立思想、独立决策、独立负责的现代公民而追求自身理想。但是,这种追求却由于自然禀赋、社会资源、竞争能力、政策导向等因素,导致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异和不公。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把“自我”极端化,急功近利、涸泽而渔,这对社会精神生活是一种伤害。功利是合理的、应当的、必然的,功利极端化则需要警惕。追求自我欲望的无止境,失去价值观控制的自我可能发展为唯利是图,甚至对社会的排斥更加强烈和彻底。社会呈现出阶层固化,弱势群体更加弱势,在占有分享社会资源上更加没有力量和话语权;强势群体更加强势,在分享社会资源和话语权问题上始终占据优势。因此,这种理想冲突亟待批判性反思。

第三,社会心态失衡。社会心态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相当的动态性,又因为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冲撞而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个人拥有社会资源的差异,表达上必然呈现出差异、等级和压制。在表达上的弱势群体基本上也是现实中参与资源分配能力较弱的群体。“尽管可能人数不少,他们的声音却很难在社会中听到。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正经历着急剧社会转型的国家,广大群众的声音被聆听、被重视,尤为重要。”{12}这些“沉没的声音”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良好的公共生活中,声音背后是“被压抑的情绪、没有阻滞的合法权益、被漠视的苦难、被剥离的权利、被弱化的责任”。问题的拖延、推诿可能会伤害人心,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这种强烈的愿望一旦遭遇突发性极端事件,就会形成催化剂和行动的动力,甚至引发不安、焦虑、恐慌情绪的蔓延,形成社会情绪的“堰塞湖”。因此,“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对各地执政者的时代挑战” {13}。当前,人民更渴望公平正义。一项调查显示,2007 年公正优先与德性优先两种主张平分秋色,坚持者分别为49.1%和50.9%,2013年70%以上的受访对象主张公正优先。{14}endprint

就理性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对于理性的认识有了巨大的变革和飞跃:政治理性经历了从以前过度追求“高而又高、纯而又纯”的政治理性到接受政治冲突、政治沟通、政治分歧、政治辩论的公共理性的转变;经济理性则经历了从集体决定一切到全面接受自利、竞争、平等的转变;在公共生活中,则经历了从单向度被强调冷静克制到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转变,善待陌生人,公共理性和公共情怀日益发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剧烈的整体性的变迁中,这种理性还需要从社会深入到公共权力的实践治理中,落实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权益、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的进程中。如何“以充实、明确、稳定和富有吸引力的社会共有价值引导人们重视情绪的自我管理”,使公民“成为一个有情绪但更理性的政治人”{15}成为社会心态培育的重要任务。

三、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的精神生活建设

提高精神生活的水平、品质品味,解决社会信仰动摇与缺失、理想信念失落、社会心态失衡的问题,创造人人心情舒畅的心理环境,激发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精神活力和创造力,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此,需要在以下方面深入探索。

第一,以中国梦引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仰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着人民群众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需要共建共享。一是充分认识到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目标的一种至高至美的愿景,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中国梦对于公民个人的意义不在于提供具体微观细致的目标设定,而主要在于为人的生命意义和发展意义提供一种“意义信仰”,这种“意义信仰”至纯至真至善至美。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意义信仰的牵引下提升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和自强的能力。二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社会主义认同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认同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关系到中国民族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政治问题。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社会主义认同教育的鲜活性、时代性,提振人的精气神,让信仰教育和认同教育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风尚。三是以当代问题和境遇审视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把弘扬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同发展当代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容共通共生,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丰厚的思想滋养,植根优良传统和基本国情走出一条真正以人民为本、面向未来的信仰之路,在历史与当代张力中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自觉与实践自觉。

第二,增进价值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从多数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达到“在多元中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的目的。一是客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多样性。主体的多元性存在决定了价值多样性、动态性、复杂性。转型时期中国的价值观样态充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民族与世界的张力,人们更加渴望统一的理想、共同的行动,对未来怀着共同的愿景。二是把公民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独立负責、独立反思能力和独立人格的价值主体。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具有深刻的自我意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调走向丰富,从单纯的个人事务转变为国家议题和国家责任。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要求公民成为独立负责的法权人格,具有鲜明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三是推动思想对话,在对话中推动增进共识。每个个体有其自身的精神个性、表达个性和发展个性,在公共问题上都有其自身的立场、观点和视角。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立体式的价值观样态下寻求共识并非是要求搁置、漠视、压制这些多样化的思想存在,恰恰相反,寻求共识乃是以这种多样性为前提的一种立场对话、观点交锋、视角融合,在此基础之上和过程之中形成的共识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为共同的理想行动提供共同的价值观驱动。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要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16},在思想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深化对矛盾的认识,最大广度、最大深度地形成共识,推动问题的合理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加强道德建设。道德提供的是一种规范,保持对现状的一种价值批评和跃升。一是展开规范科学合理的道德批评。坚决抵制现实生活中各种急功近利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积极宣传友善宽容仁爱感恩,学会自省自律,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审视社会道德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二是增强国家意识、公共意识、责任意识。社会公共空间行为是内化后的价值观的实践表现,不能“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17}。三是领导干部要做道德模范。公权力的道德境界是公权力行使者对权力道德的觉悟程度和实践的道德水平,是权力行使的精神支柱。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要靠公民的文明素质,同时也要靠权力行使者的道德境界和模范遵守。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8},要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意识和水平,全面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引导人们积极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四,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促进公民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基础。一是注重分配公正。物质条件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分配公正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前提。不断提升劳动在分配中所得的比重,注重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断缩小社会分配差距,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民财产获得感和安全感。二是注重制度创新和落实,为良好的社会心态注入正能量。新问题的出现催生制度创新,创设好制度。好制度的价值关键在落实,在实践中发挥其规范和引导作用。要防止和避免出现“制度真空”,又要防止出现“制度虚设”“制度缺陷”和“制度漏洞”。落实就是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19}。三是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重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中舆情的引导。社会情绪是社会心态最表层、最敏感、最动态的部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是否及时、内容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社会的认识倾向、心理倾向、情感倾向。国家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利益冲突剧烈,矛盾频发、密发,各种突发事件对社会情绪产生极端的冲击,一旦造成负面的心理淤积,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负能量。落后、残缺、碎片化的信息加剧人们的揣测、怀疑,无端产生民怨民愤,给谣言以时间。因此,对涉及社会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教育公平等问题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舆论。四是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社会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全面提升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endprint

第五,提升“互联网+精神生活”的品质。互联网已然成为了一个蕴涵着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社会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等多重复杂语义的“热词”,虚拟性生存和数字化生存成为现代人新的生存方式,互联网作为虚拟的世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的新空间。一是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精神生活的价值。互联网的本质是共创共生共通共享。在一定意义上说,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人类生活已经“互联网化”。互联网既是技术平台,又是精神生命的有机部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也增强了精神生活的活力、影响力,增强了人們对价值观问题的关注度和聚焦度。二是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多重影响。对个体而言,网络一方面拉近了人与社会的距离,消除了个体与社会的隔阂和陌生感,个体具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权利;另一方面,个人可能更加放任自我,罔顾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侵犯他人合法权利,无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对政府而言,网络有利于政府更多更好地了解民众的精神诉求和发展动向,提升决策的针对性和水平;另一方面,使得政府的行为被置于网络的聚光灯下,政府可能会遭受更频繁、更多样的评论甚至批评。三是充分认识到政府和公民在提升互联网时代精神生活品质中负有共同责任。公民要培育网络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合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政府需要加强网络监管和服务,把网络空间培育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让网民有存在感和安全感,保持思想的自由、活力和创造力。

第六,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主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一是要在认识上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统一起来,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保持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要在实践上协调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保持合理平衡。既要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把经济“蛋糕”做大、做好、分好,又要加大对精神生活的投入,尊重精神生活建设规律。只有丰盈的精神生活才能为物质生活的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才能让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三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把服务人民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尤其是文化工作者作为灵魂工程师,不能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要深入现实、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20}。

注释:

{1}夏兴有.论人的精神生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0.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5}{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4,25.

{6}{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168.

{7}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

{9}[德]汉斯-约阿希姆·马茨著,徐■译.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9.

{10}{17}{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1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4(9)上.

{12}本报评论部.执政者要打捞“沉默的声音”[N].人民日报,2011-05-26.

{13}本报评论部.“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N].人民日报,2011-04-21.

{14}樊浩.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5(12).

{15}王丽萍.应对怨恨情绪:国家治理中的情绪管理[J],中国图书评论,2015(4).

{16}本报评论部.以宽容心对待“异质思维”[N].人民日报,2011-04-28.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1.

责任编辑:周青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社会心态信仰
信仰
漫画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谣言倒逼“真相”?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诗歌的无用之用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农村留守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