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7-06-30 13:30刘伟
大观 2017年5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课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和“用工荒”的频频出现,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与此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由支持性部门上升为战略性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慢慢进入职业化时代。尽管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滞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其中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跟不上企业和市场需求。因此,改革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走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市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专业,尤其是其实践性,与市场上企业的管理需求密切相关。但囿于种种限制,在目前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是一种常态,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为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一、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

从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始,现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念上,虽然有不少高校进行了实践性教学的探讨,但是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严重滞后于时代的要求。所谓“教学模式是构成专业、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式”[1]。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讲授为核心进行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它关注的是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讲授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理论部分教学和学生关于静态知识和内容的掌握,但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单向传授,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和市场需求出现脱节。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在于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与市场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联系紧密,学生更希望获得的是贴近于现实、贴近于实战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我国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时间。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上有着浓厚的西方痕迹,这和日新月异的人力资管理实践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水土不服,难以指导或者贴近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引进教材的滞后性,我们选用的未必是西方国家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果,这样就造成教学内容的陈旧;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出现偏差,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背景和我国的背景相去甚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地方化、特色化方面我们还落后于时代和市场现实的需求。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化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大多数采用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有着其合理的因素如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但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需要。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专业,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也无法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管理实践,提高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次,学生自身的变化要要求放弃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学生知识更加丰富、获取知识的来源更多、更加具有个性和参与性,那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已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只有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就业导向指导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进策略

(一)转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一方面,各高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应当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落后教学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现场演练或者实训,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职业素养和技能双提升。另一方面,应当以就业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和标准,着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训练,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的、复合人才,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充分挖据自身的知识内涵,为其就业提供广阔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环境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与时俱进,并积极借鉴各类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创新符合社会就业导向的新教材和新课程大纲,避免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的动态的把控,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应当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学生的重点技能、实践训练,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并通过校企合作,督促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提高其专业技能。其次,要革新人资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应用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感染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而且应当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或者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内涵,并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强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硬件

硬件的提升能够带给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进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高校应当对落后的教学硬件进行更新和升级,比如,教学设备、场地等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积极引进社会教学资源,不断借鉴社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校企资源。另外,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适度提高对人资管理专业教学硬件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来提高人资管理专业“产学研”水平。同时,高校还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其不仅包括学校的场地资源,还包括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教师队伍的壮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师储备,为学生的就业提供重要指导。

社会对于高校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就业导向的指导,达到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能够通过學校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提高自身适应未来就业的能力。只有不断优化就业导向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才能够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董临萍,黄维德.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案例建设与案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12(05).

[2]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伟(1970.0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硕士研究生,郑州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课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