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华+于春玲
摘要:高中的学生需要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一句表扬的话语,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要求老师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
关键词:赞美 闪光点 及时准确 实在 具体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教学中的几个案例:
高中生不好管理,特别是差生和内向生。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名学生,学生成绩不好,又不惹事,是被人就遗忘的人物。但他们渴望被人关注,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教育者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灿烂。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像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她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她,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我班还有个学生,几乎每次上课都迟到。我于是欲擒故纵,第二次迟到后,我对他说,表现很好,比上次少迟到了两分钟,我敢保证,下次会再提前两分钟,这样我算了一下,再迟到两次就能按时上课了。结果,没等两次,以后就再也没迟到。所以,学生还是有羞耻感的。还有个学生老不交作业,终于有一次交了,却是个白本。按以前老师的做法,肯定是大发雷霆,劈头盖脸的咆哮一顿,把本撕掉。我知道这样肯定不行,否则连空本都不会再交了。我在上课的时候,专门点名表扬了几个作业写得很好的学生,并重点表扬了这个空本先生,说他终于开始交作业了,让他再接再厉。结果呢,后来的作业写得整整齐齐,纪律也转变不少。
收获和体会:
第一,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马上及时准确地赞美和表扬。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赞美,以达扬起风帆之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赞美,不仅要看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注意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困生多加关心、爱护、设计较为简单的问题,启发学困生回答,对他们能够勇敢回答问题和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应诚心诚意及时地表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会用各种方法展示自己的成就,以增强自信和让人羡慕。教师及时的恰到好处的赞扬,会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会化为强劲的动力,促使他们继续前进,达到精益求精的要求。高明的教师,不仅会赞美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成绩和优点,还善于赞美学生潜在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教学中,有的同学作业进步了,教师写上“你进步了!”“你今天的作业真棒!”“今天你的字很漂亮!”“老师希望每次都看到你这么认真的作业!”等等,这样的评语,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使学生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好。
第二,高中教师的赞美和表扬面要小,要实在、具体,不要无中生有,让学生反感。
老师表扬学生赞美所有的人,就等于什么人都没赞扬,反而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反感,过多、面积过大的赞扬往往容易导致赞美的贬值,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同样的道理,赞美学生也应该尽量做到面少、量少,才能达到赞美的效果。表扬学生时,要具体,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已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今后应继续发扬,如在表扬学生时,对学生说:“你真不错。”用这样的表扬,表扬了与没表扬效果一样,因为学生不知道老师表扬他什么,如果他刚与学生打了一架,老师不知道情况,而随便这样说一句,不是继续鼓励他打架吗?在表扬学生时,他哪一方面做得好,表扬时,应落到实处,如一个学生作业做得好,但老师也不敢肯定他每次作业都做得好,对这一次作业做得好,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這一次作业做得好,好在哪几个方面,让同学们都知道,同学们在以后的作业中就知道应如何去做,才符合要求了。赞美学生,如果信口开河,学生不一定能听进去,作为老师抓住学生的具体事实,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让学生以后想继续违纪,都有点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