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南京著名景点公示语翻译研究

2017-06-30 22:25周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6.043

收稿日期:20161130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金资助项目“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以南京市为例”(2014SJB277)

作者简介:周洁(1980—),女,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翻译、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南京市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南京著名旅游景点的公示语翻译却不如人意。鉴于此,总结与分析三种生态翻译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南京著名景点公示语翻译实例分析。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南京景点;公示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6012503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最为青睐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节假日出门旅游。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和自然旅游资源,如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夫子庙、南京总统府、秦淮河等。近些年,南京市为了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已经监督相关部门完成了各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工作。南京旅游景点的中文公示语下方均附有英文翻译,提升了南京旅游景点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方便了很多外来游客。然而,走访研究发现,仍有些公示语翻译存在问题,影响了南京城市的形象建设。为了推进南京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南京旅游景点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几处南京著名旅游景点的公示语翻译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

一、基本概念解析

1生态翻译学

如今,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逐渐步入生态文明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逐渐得以展开,社会生态学成为研究展开的重要依據。翻译学研究的特点在于因翻译对象的不同而产生的跨学科性,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为翻译研究理论的丰富提供了更为宽广的途径。“生态翻译学”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其研究基础为生态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即将生态学理论渗透于翻译原则、策略、机制、评价等制定过程中。我国著名教授胡庚申认为,生态翻译学实质上是选择与适应的进程,翻译的译本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即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需要。生态翻译学是制约翻译人员做出最好的翻译选择和优化选择的因素合集。

2旅游翻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理论”为学者方梦之在生态翻译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翻译学理论。方梦之认为旅游翻译生态环境是指作用于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合体。旅游产业翻译人员应将翻译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实现旅游生态环境中多种因素的互动和发展。具体而言,翻译人员不仅仅需要考究目标语言的使用规则,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相关的旅游规划细则及所涉及到的人员具体化要求,从而灵活适应生态翻译学的翻译要求。语言使用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政治环境、宗教信仰和艺术氛围等都是旅游翻译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纵然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之时会受到生态环境各大因素的束缚,但翻译人员并非是被动的。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须调动自我的文化敏感性和语言功底,调节自己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1]。

二、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通用方法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公示语翻译可以采用照搬法(Borrow)、改造法(Adapt)和创译法(Create)三种方法,即ABC法。

1照搬法

“照搬法”是指可以在目标语语库中找到与源语言文本对应的词汇或语句,直接使用对应词汇或语句的方法。英语中有很多公示语与我国使用的公示语对等,此时可以采用照搬法。例如,公示语“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与英语国家公示语“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对等,因此,可以直接将其照搬过来使用。“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照搬英语国家中的公示语“Inflammables and Explosives Strictly Prohibited”。“由此下楼”照搬英语国家中的公示语“Go downstairs”。交通公示语“请勿疲劳驾驶”一般翻译为“Dont Drive If Tired”或者“Dont Drive When You Are Tired”。上述翻译方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很难为外国人所理解与接受。英国公示语中与“请勿疲劳驾驶”语义对等的是“Have A Rest”或“Tiredness Kills”,美国公示语中与“请勿疲劳驾驶”语义对等的是“Stay Alive”。

2改造法

“改造法”是指在目标语语库中可以找到与源语言文本类似的词汇或语句,此时,采用参照加改造的翻译方法。公示语翻译除了会遇到可以直接照搬的情况,还有可能会遇到译语中不存在对应词汇或语句的情况,此时则需要使用改造法。例如,我国南方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的广告公示语为“有了南方,就有了办法”,研究搜索英语资料与文献发现,英语语库资料中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此时不能使用照搬法,则需要使用改造法。利用改造法,将南方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的广告语“有了南方,就有了办法”翻译为“East or West,Guilin Landscape Is Best”,该译文是在英语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又如,广告语“今日的风采,昨夜的绿世界。”“‘绿丹兰——爱你一辈子”分别翻译为“Give me Green World,or give me yesterday.”“Ludanlan cosmetics—Love me tender,love me true.”上述两则广告的译本皆是对英语俚语的改造。

3创译法

“创译法”是指意译法,即按照目标语国家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进行创造性翻译的方法。创译法是隐形的改造法。举例说明,我国各地草坪设有公示语牌,牌上标有公示语“小草微微笑,请您走便道”,公共厕所标注公示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上述两则公示语可以翻译为“Do not tread on grass”“Please flush after urinated”,然而,根据英语国家人们的使用语言使用习惯,上面两个译文均不恰当,可将其改为“Please give the chance to grow”“Come in a rush, Leave with a flush”。

三、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南京著名景点公示语翻译实例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理论依据,将ABC法融入南京景点公示语翻译中,则会发现南京多处著名景点的公示语翻译出现一些错误或不足。以下为针对南京著名景点的公示语翻译展开的实例分析。

1注意词汇的内涵差异性,提升译者跨文化敏感性

景点公示语翻译的进程中会受到不同文化理念的干扰影响。鉴于文化观念的不同,公示语翻译过程难免发生冲突,这便增加了公示语翻译的难度。很多景区公示语被直接翻译成英语后,不仅没有完整传达原始文本的信息和内涵,反而导致误解产生。美国语言学家Eugene A.Nida曾指出:“成功的翻译需要翻译人员熟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而非精通两种语言形式,原因在于词语的意义发生于文化环境中。”不同语种的词汇量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汉语用以描绘烹饪过程的词语多达五十余个,然而,英语用以表达烹饪概念的词语仅有十多个。因此,一些公示语翻译过程中会遇到源语言词汇没有与其词义对等的目标语言词汇。民族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语言编码以词语形式的展现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负荷,即便同一词语或事物被放置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中也会引起人们对其语义的不同联想。在翻译景区公示语的时候,应当认真考虑国外游客的文化心理和語言表达习惯[2]。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国家所表达的意义大不相同,在一个国家传递的是美好的意思,而在另一个国度则可能表达相反的意思。举例说明,笔者在南京中山陵景区看到公示牌上写有“警告,此地有恶犬,游客切勿用食物挑逗。”下方标注英文翻译“Warning:bad dogs here! Do not use food to tease them.”制作此公示语的人员认为有可能袭击的狗为“恶犬”,但是,西方国家将狗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用“bad”形容会让西方游客产生困惑或不愉悦的感觉[3]。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一则公示语“烈士就义群雕”被翻译为“Statute of the Martyrs Execution”,其存在明显的错误。单词“execution”在西方国家表示依法对死囚执行处决,此处用其表示烈士的牺牲极为不妥。除此,“execution”的主体为阶级统治者,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上述译本极有可能误导西方游客,或是使其产生疑惑。因此,综合考虑西方国家的语言生态环境,对于该公示语应采取不翻译的原则。因而,一名合格的景区公示语翻译工作人员应当首先做一个懂得精准把握跨文化交际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敏感性。

2关注文化心理接受的差异性,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

翻译人员在进行景区公示语翻译的时候需要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差异性,考虑目标语言国家受众对翻译文本的接受程度[4]。南京夫子庙景区的很多公共卫生间对应的翻译译文为“WC”。“WC”的全称为“Water Closet”,意思为“储存水的水箱”,西方国家的厕所都是抽水马桶,而我国的很多公共厕所为蹲式卫生间,使用“WC”会让西方国家游客感到不对应,甚至产生被欺骗的感觉。曾有文章指出很多西方国家对我国景区厕所使用“WC”标识感觉很纳闷,认为在景区公共场合将洗手间翻译为“WC”属于不雅行为。英语国家中“WC”是对卫生间的一种粗俗的表达,等同中文的“茅厕”“茅房”等。我国景区厕所建造美观洁净,使用“WC”标识欠妥,翻译人员应当与时俱进,做出恰当的翻译。笔者调查发现,除了夫子庙旅游景区外,南京的其他旅游景区的厕所也有不少使用“WC”标识,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于翻译人员没有认真考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心理接受程度的差异性,没有从心理需求出发,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5]。因此,为了完善南京景区关于公共厕所的翻译,相关翻译人员应当以生态翻译学为依据,将自己置身于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中,将公共厕所翻译为“Restroom”“Washroom”等。

3变换翻译方法,以适应受众的语言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展现思维的工具,而思维的表达则需要通过语言实现。当依附于一种思维方式组织产生的语言信息发生后,信息接受方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去破译,则极有可能对语义产生误解,这就是“读者反馈”的重要性[2]。在进行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思维和文化背景下语言表达和修辞的区别性。英语国家喜委婉语表达,而汉语表达往往权威性较强,尤其是一些带有禁止意味的公示语。强制意味过重的公示语是英语国家人们所强烈排斥的。汉语公示语的陈述对象通常是被允许的一方,英语公示语陈述对象则通常为被允许方。南京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出现一些因汉语迁移影响而出现的错误,即直译错误。笔者调查发现南京几处著名景区的公示语“游客止步”出现八种错误译本,分别为:“No Visitors”“Visitors Stopping”“Do not step any more”“Guest is not allowed to go further”“No Admittance”“Admittance denied to idlers”。上述翻译版本的通病在于译文中透露出强烈的禁止和命令语气。为了修正这一错误,我们可以使用“反说正译”的方法,这样的译法符合目标语国家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强化表达效果,且向外国的游客朋友们表达出中国人的友善与好客。因此,公示语“游客止步”可以翻译为“Staff Only”。这种翻译方法简单明了且礼貌委婉,符合目标语言国家受众的语言思维习惯,容易被外国游客接受[6]。

4考慮事物在译语中的空缺性,避免生硬翻译

国家、民族发展获得不同的成果,这也为语言翻译带来了困难,表现为一国事物无法找到目标语言国家的对等事物,这便是译语的“空缺”。此时可以使用音译的方法,将其移植到目标语的语库中。然而,一些通用公示语在西方国家找不到对等物或者任何踪迹,如果翻译时过于生硬,则会让外国游客产生误解、负面影响。此时,公示语翻译人员应当慎重考虑是否翻译。例如,南京著名景区雨花台烈士陵园里有“严禁随地吐痰、便溺,违者罚款”“文明游览,依次排队”“禁止乱刻乱画”等的公示语,此类的公示语在我国南京景区随处可见,但是如果将其翻译为英语,外国游客则会产生困惑或消极印象。例如,如果将“严禁随地吐痰、便溺,违者罚款”公示语翻译为“Do not spit, piss or shit everywhere, or youll be punished.”中国游客对旅游景区出现此类公示语并不感到陌生或诧异,但西方国家旅游景区不会出现随地吐痰和大小便的现象,若在南京景区看见此类公示语,恐怕会对南京产生厌恶感和不好的印象。因此,面对此类的公示语,可以选择不翻译。或者在征求国外友人的意见下采用中庸的译法[4]。

结束语

南京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需要认真考虑翻译的生态环境,其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公示语翻译的时候综合考虑我国语言及文化与目标语言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区别性,将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移植到译入语的生态环境中。只有不断规范南京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才能提升南京旅游景区的对外形象,从而给海外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推进南京旅游的国际化发展,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红英.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陕西省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公示语英文译写规范:旅游》的编写启示[J].中国翻译,2011(4):64—68.

[2]钱婧,刘丹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历史街区公示语翻译——以扬州“双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6):137—138.

[3]汤菲菲.翻译美学与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5—59.

[4]张莹.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以天津市部分公示语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88.

[5]顾红,马莉,康丽萍.公示语汉英翻译实证研究[J].语文建设,2014(15):72—74.

[6]程爱丽.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一份关于武汉磨山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调查报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128—129.

Research on the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of Famous Nanjing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ion

ZHOU Jie

(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ransport Technology, Nanjing 211188, China)

Abstract:Nanjing has gre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with its appealing natural scenery and rich tourism resource.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of its famous public signs is not satisfactory.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public sig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ion and m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Nanjing's famous public signs from three aspect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ion.

Key words:ecotranslation; Nanjing tourist attractions;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责任编辑:刘东旭)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