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6.002
收稿日期:2017041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重大课题“基于‘工匠培育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ZJA1316002)成果
作者简介:黄玉清(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教育理论与管理研究。
摘要:从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提出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与水平应先行;从培养对象的现实出发,“补差”与“提优”应并举;充分重视职业教育隐性环境的影响力;努力推进高素质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通过过程控制实现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6000302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脚步及“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中国正从代表低人力成本、低产品质量的“世界工厂”及“制造业大国”状态走出来,转型升级为以“中国智造”为标志的“制造业强国”。在中国制造业角色转换的进程中,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关键是找准发力点。中央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面对这样的目标,职业教育走老路、小步走,或者盲目跟风,缺乏长远眼光的功利化发展模式明显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沉下心来将学生培育成“中国工匠”,通过他们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数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的关键一环。
一、职业教育的基礎与现状
中国传统观念形成的“士农工商”社会分层习惯与“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观念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 体现在招生方面是只能招到学习成绩较差、被各类一本、二本、三本,省级重点高中、市级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一路筛选剩下来的学生走进了职业教育院校。这种无奈“掐尾”的局面,使职业教育不得以在公众心目中沦为次等教育的地位。体现在就业方面,面临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大形势,各招聘单位对于岗位招聘条件设置盲目攀高,尤其在学历层次上 使大量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被直接排斥在外,社会就业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在职业发展方面,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受职业教育的“出身”影响,使一部分毕业生技能才干不能得到充分施展,也有部分毕业生自身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缺乏职业规划与主动追求的精神,只满足于谋生的低层次目标。招生、就业、职业发展空间三大社会公众评价指标的不利局面又反过来对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产生负面影响,使职业教育难以良性循环,因此培育“工匠精神”,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显得尤其迫切与艰巨。
二、理清“工匠精神”内涵,找准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切入点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对于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工作重点。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重塑形象,再造灵魂的奠基之举。“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职业教育也要从创造、品质与服务三个维度入手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只有通过全方位、系统化的调整与改造,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环境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使培养对象实现质的提升。
1培育“工匠精神”,师资队伍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应先行
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基于历史的原因与现实的困境客观上存在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地区与行业不均衡的现状。还有部分职业院校迫于生存的压力与发展的强烈渴望,不考虑自身师资结构、专业分布与能力水平现状,盲目跟随市场热点设专业、抢生源,造成学校工作失衡:招生、就业两头重,教学、督导过程轻的局面。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足,个别甚至不满足基本师生比的数量要求,临时聘请兼职教师,缺乏长期的专业发展规划,一切单纯围着就业市场转。忽视职业教育规律、淡化教育过程管理,使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动力不足、或者发展路径受限。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仅仅满足于开出课程,保证学生毕业的层面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追求。职业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既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直接层面,更隐性地存在于教师对于职业的追求、对于工作的态度、对于职业教育的情怀等诸多间接层面。教师群体代表的社会职业人形象,对于成长中的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甚至奠定学生一生的职业认知。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加以重视。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与水平要基于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并重,教育技巧与职业情怀互融的原则,鼓励教师以专业的水平与真诚的态度创新学生培养机制,以包容的心态、谨慎的原则,制定学生成长过程控制规则。通过师生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机制,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化到日常教学全过程中。只有这样长期自然、真实的教与学统一的成长过程,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2培育“工匠精神”,必须从培养对象的现实出发,“补差”与“提优”并举
随着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的战略调整,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反观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现状不得不承认此间差距巨大。一直以来在职业教育内外领域有一个“共识”不得不面对:重普轻职的社会现实,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次等教育”“末流教育”,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自动带着学习成绩差甚至行为习惯也不好的标签。客观评价职业教育学生群体,虽然其中不乏少数综合素质优秀的个体,但是整体素质的确堪忧: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养成欠缺、意志品质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下等等。面对这样的群体,如果进入职业教育的衔接环节不理想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全过程的质量甚至是一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与水平。而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有机统一的生命体。针对这种现实与目标差距巨大的情况,职业院校必须立足现实、面向目标、做真正育人的职业教育:面对这样的群体问题必须“补差”与“提优”并举。通过入学摸底全面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基础补差,为专业学习扫清障碍、打好基础;强化入学职业教育与管理,积极进行心理与行为干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意志品质锻炼、提升自我效能感。通过多措并举的人性化“补差”,逐步培养职教生的身份认同感与职业自豪感。“提优”的本质是广泛树立榜样、深入发掘每个学生个体的闪光点,营造人人可以努力获得提升、各个能够主动实现成长的积极氛围,通过同伴影响、环境带动激发群体内部的生命活力,实现职教学生群体对于自身认知的转型升级、心灵再造。
3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隐性环境的影响力不可小视
教育的影响方式既包括显性影响又包括隐性影响,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受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往往对于外显的教育带有某些刻板的印象偏见。这种偏见使显性的教育效果受到影响。而在教育环境中的隐性力量寓教于无形、从而具有更大的张力,能够更深刻地刻画到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成为其自我成长的建构资源,发于心、动于行,知行合一实现最高的教育目的。作为“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在于既要见到职业教育整体,更要见到被培育的每个人。要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出发,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还是具体到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工作的日常展开,都要从创造、品质与服务三个维度入手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人文性、价值性和思想性,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气质融化于日常点滴工作中,于无声处培养,于无形中养成。
4培育“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院校与高素质企业合作培养是关键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企业与职业院校一样对于职业人才培养负有重要责任。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训是对于企业与社会的未来投资,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客观上企业参与培训缺少国家政策层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又不能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各不相同,主观上害怕影响企业生产,出现安全隐患,尚未形成企业主动提供培训的氛围。校企合作很大程度是职业院校努力公关的成果,双方关系的失衡有时会导致合作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无法收到实效。更有甚者,个别黑心院校与企业勾结以实习名义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贩卖。这一切,对于急需在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工匠精神”精髓的职教生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规范校企合作形式与内容、方式与方法,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激励约束政策,从宏观层面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吸引高素质企业走进职业教育,谋求共同发展是应有之义。
5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通过过程控制实现转型升级
客观地看,在不重视甚至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大氛围下,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提升职业教育内在质量重視不够,职业教育院校忙于与市场接轨,不同程度存在重视“出口”顺畅、轻视“入口”把关、忽视过程培养的现象。这一切导致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一直以来跟在普通教育后面亦步亦趋,甚至流于形式;评价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与专业性都难免不足;基于第三方的社会评价机构与评价体系几近于无。目前普通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教育评价改革值得借鉴,可以按类别、分行业设立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打造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水平测评的公共平台。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职业教育质量诊断与测评工作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具体操作。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用专业、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与操作过程保证评价结果的公信力。这样既能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把脉,又可以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与水平提供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避免当前某些职业教育院校盲目扩规模、上层次,单纯追求学历“升格”。这样的职业教育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忽视了自身内涵发展,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要与社会需求、国家战略高度匹配的客观需求,不利于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朱岚)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