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取“教学”这一概念时,我们从“教学”中解剖分析“教”与“学”的关系,会发现近年来多次提及的回归原点的研究方法含有学理特性。从学理视角中探究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加强老师对“高中语文教育”解析,而且可以帮助理清教学生活中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问题。
一、“教”与“学”关系的真假论述
通常来说,人们总是把学生在学校特别是在课堂上接纳理解知识的行为叫做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常常被称作教。但是,这只是一种单纯的从实践中得到的说法。通过学视角来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行为,都不能称之为教与学。高中语文教学包括语文知识层面和言语技能两个层面。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高中语文的两个基本特征,语文知识的运用大多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教”与“学”真假的裁定。在正确理解学理特性基础上,对“教”与“学”应该有以下了解。
(1)有目的性的学习。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入选的文本教学中,小说题材占据较大比例。我们以小说为例,分析高中教学的重点。小说是一种用叙述故事来体现中心思想的文学,通过多种表达技巧和表现方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标注,在小说方面高中语文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加强对小说等经典文学教学力度。使学生通过教学,体会作品艺术表现力,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填鸭式讲解,小说的教学成为了教师为主,参考资料为辅,学生只能被动挖掘小说主题和表现手法。这样的教学毫无明确目的,丝毫不能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只能白白浪费时间,更是错误的理解“教”与“学”的关系。
(2)混淆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行为。现如今许多老师喜欢用广阔的角度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天南海北人文地理都会涉及。但是,这样只注重广度而不注重深度的教学方式,其实是游离了教学目的行为。根据有关学者分析,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要有深度,用深度提高教学效益凝聚教学力量。高中语文课堂中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深刻透彻,教师应当学会以“点”带“面”。只有“点”有深度才能把“面”带到更广阔的领域。关于用深度带动广度的教学方法,符合当今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推进学生学习。
(3)教学过程中应尤为注重学生行为。现在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改革中有一项就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最初起源于美国,现已经在中国教育得到肯定。老师应该完全理解这一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正确处理“学”与“教”关系学理性
许多优秀老师明白掌握课本内容,体会作品的美,能增强学生鉴赏力,能从内心深处体会美好,达到课标中规定的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以学定教,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在应试教育中,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向常常被忽略,大到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小到小说等种类的学习,都可以提升个人素养。成功的以学定教便是帮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并指引他们向目标前进。
(2)指引同学们使用正确的方法学习。以学定教有助于指引同学们用正确方法学习。教育没有固定方式只要适合即可,关于语文的教学也是这样。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其中关键的是阅读与写作。高效率的阅读和有效的协作需要讲究方法。如果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使用正确方法,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按照此类方法来教教师就掌握了以学定教的要旨。
(3)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感悟。以学定教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可以在教学中体验高峰的感觉。品味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畅写一篇满含真情的文章,阅读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都可以带来情感上的体验,带给学生欢快的学习体会,让老师也获得高峰体验。
只有真正了解了“教”和“学”的关系,厘清“教”和“學”定义,把以学定教内化为教学理念,才能正确理解学科的含义。关于对高中语文的研究甚多,但是教与学是其中不变的话题。我们必须坚定学理视角,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成为促进教学进步的动力。
魏瑞华,山东寿光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