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摘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影响因素;协同创新效率;实证研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6.02
中图分类号:F1243; 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6-0006-04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Syner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fficiency
ZANG Xinyu1,2a, MA Yonghong1, WANG Chengdong2b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2.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150080)
Abstract: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otivation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egional syner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s their action model. Then, it puts forwards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On these bases, it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otiv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syner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giv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reveal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This paper discoveres that, Chinese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mainly driven by government, market and enterprise and the driving intensity of the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s relatively small at present; Regional synergy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subject ability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synergy innovation,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innovation subject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synergy innova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synergy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Key words:regional synergy innovation; motivation; influence factor; synergy innovation efficiency; empirical study
引言
創新已取代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等传统经济驱动要素,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1]。区域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地域性和互动性的互动过程,是一种高效的综合性创新模式[2,3],可通过要素聚合和优势互补等协同效应有效提升区域创新绩效,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4]。因此,区域协同创新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理论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5]、创新网络理论[6]、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集群理论[7]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8]等先后被运用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欧洲创新环境理论和技术区等区
域创新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方面,能力结构关系模型[9]、SD方法[10]和Choquet积分方法[11]在区域协同创新领域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二是区域协同创新案例研究,典型案例包括英国剑桥地区协同创新体系[12]、意大利区域创新网络[13]和中国部分地区的创新体系[14]等。三是区域协同创新机理与机制研究,如许彩侠等分别基于产业转移、三螺旋和四位一体视角对区域协同创新机理进行了研究[15]。四是区域协同创新路径与模式研究,如Shinn和 Lamy指出大学和企业间产学研协同模式主要包括合作研发、许可证合作和技术援助等[16]。五是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与效应评价研究,如Davies提出了所谓的“负协同”,即区域政府间制度障碍导致协议的缺乏,会产生“负协同效应”[17]。分析发现,当前针对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成果不成系统,特别是缺少针对性的定量测度研究。
针对现有相关研究的缺失,本文对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揭示区域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构建相应测度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特征及规律,进而检验研究假设;最后给出促进我国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
1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11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根据系统论观点,区域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可分为自动因和他动因两类因素。
111区域协同创新自动因分析
区域协同创新自动因主要来源于协同创新主体,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观协同创新意愿。对于企业而言,当一个企业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效率时,其参与协同创新系统的主观意愿会逻辑性地降低。对高校而言,其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其参与区域创新,从而创造更多创新绩效;而其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时,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观意愿必然提升,从而提升其协同创新绩效。对科研院所而言,当其成果转化率较低时,其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主观意愿必然提升,从而有助于提升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基于上述分析,做如下研究假设:
H1: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内企业创新效率对协同创新具有负向作用;
H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正向驱动作用;
H3: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率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负向作用;
H4: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内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率对协同创新具有负向作用。
112区域协同创新他动因分析
区域协同创新的他动因包括市场驱动因素、政府驱動因素和协同创新中介与平台驱动因素。市场因素可细分为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显然市场竞争强度越高、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越旺盛就越有利于协同创新系统的演进及协同创新效应的实现。政府为区域协同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但其应遵循引导者而不是参与者的定位。区域协同创新中介与平台则有助于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及创新绩效的实现[18]。基于上述分析,做如下研究假设:
H5:市场竞争强度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H6:市场创新性需求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H7:政府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一定的负向驱动作用;
H8:协同创新中介与创新平台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一定的正向驱动作用。
12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协同创新受协同创新体系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区域创新环境、内部因素创新主体能力及内外结合因素创新主体距离三方面因素[19]。
121区域创新环境因素
区域创新环境可以通过对协同创新主客体要素和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显然,一个没有政策性壁垒、经济蓬勃发展、技术创新活跃的区域创新环境有助于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22创新主体能力因素
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创新主体外部协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效率,降低协同创新成本;另一方面,创新主体内部控制能力又会因其强力的内部管控而抑制协同创新进程。
123创新主体距离因素
创新主体间的空间距离可从成本以及人才、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流动等多个维度对区域协同创新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显然,空间距离越短就越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的实现[19]。
基于上述分析做如下研究假设:
H9: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0:创新主体外部协作能力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一定正向影响;
H11:创新主体内部控制能力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一定负向影响;
H12: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构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作用模型(见图1)。
13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文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体系(见表1)[20]。
表1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目标层评价指标或测度方法假设检验结果
D1:企业协同创新驱动因素D11:企业创新效率的倒数H1不成立
D2:高校协同创新驱动因素D21:区域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倒数D22:区域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倒数H2H3成立不成立
D3:科研院所协同创新驱动因素D31:区域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率倒数H4不成立
D4:市场驱动因素D41:市场集中度D42:区域新产品销售总额H5H6成立成立
D5:政府驱动因素D51:政府创新投入协同创新资金H7不成立
D6:创新中介与平台驱动因素D61:中介与创新平台效能H8成立
I1:区域协同创新环境因素I11:区域环境创新适宜度H9成立
I2:创新主体能力因素I21:创新主体外协费用I22:创新主体内部管理费用H10H11成立成立
I3:创新主体距离因素I31:单位面积内创新主体数量的倒数H12成立
2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测度: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
21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测度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211测度方法选择
提高创新效率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着眼点,因此基于效率视角对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效率评价方法有SFA方法和DEA方法,因SFA方法具有可以区分随机误差项与技术非效率项,并可以对影响因素进行“一步法”分析的优点,本文选择SFA作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测度方法[21]。
212测度模型构建
基于C-D生产函数经济含义直观且研究结果可靠的优点[22],本文以其为主体构建不考虑影响因素的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测度模型,见式(1)。
Ln(Out.ij)=λ0+λ1Ln(De.ij)+λ2Ln(Duh.ij)
+λ3Ln(Due.ij)+λ4Ln(Di.ij)+λ5Ln(Dm.ij)
+λ6Ln(Dg.ij)+λ7Ln(Dm&p.ij)+vij+uij(1)
式(1)中Out.ij表示第i年j区域协同创新产出,λ0到λ7为常量及驱动因素系数,De.ij、Duh.ij、Due.ij、Di.ij、Dm.ij、Dg.ij和Dm&p.ij分别表示第i年j区域的企业、人才、成果转化、科研院所、市场、政府和创新中介与平台驱动因素,vij+uij为混合误差项。
构建考虑影响因素的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测度模型,见式(2)。
Eij=β0+β1·EOD·ij+β2·EOAE·ij+β3·EOAI·ij+β4·EIE·ij+β5·T(2)
式(2)中β0到β5为常量及相应系数,EOD·ij、EOAE·ij、EOAI·ij和EIE·ij分别表示第i年j区域创新主体距离因素、外部协作能力因素、内部控制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T为技术无效项的时变趋势。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实证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其似然比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γ值均高度显著,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2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测度
221数据来源
研究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的公开资料。对于采用专家量表进行评价的指标,本文首先利用Cronbachs α系数对其进行信度检验,其均值在08以上,说明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进而利用探索性因子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其KMO值均在075以上,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p<0001,各指标因子载荷值均在05以上,说明数据具有较高的效度。
222测度结果
利用模型(1)和模型(2)分别对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水平和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进行测度,结果如表2。
23测度结果分析
231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与影响因素的影响系数分析
(1)区域协同创新动因驱动强度
由表2可知,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企业三方面动力因素的驱动,其中政府动因的驱动强度最高,该结果说明目前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仍以政府驱动为主,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日渐突出。高校、科研院所、中介与平台因素对区域协同创新的驱动强度相对较小。
(2)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影响系数分析
表2显示,区域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原因主要是较远创新主体距离不仅会增加创新的协同成本,而且会降低协同效率。创新主体能力因素中的外部协作能力对区域协同创新起正向推动作用,而内部控制能力则对区域协同创新起抑制作用,但总体而言具有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环境对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区域协同创新环境对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232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1、H3、H4和H7不成立,其余假设均成立。对于检验成立的研究假设,其对应要素对区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或影响机理前文已做分析,不再赘述。基于成立研究假设可以推断: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维持适度的市场竞争强度、培养市场的创新需求,以及完善创新中介与创新平台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
基于意愿与行为和绩效间的正向关系[23],结合被推翻假設的内容可以推断:较好的协同创新绩效不会抑制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反而会增强其协同创新意愿。基于此,本文认为引导创新主体的持续进入是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有效策略。研究假设H7的推翻说明当前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由政府所驱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驱动作用相对不足,可通过政府政策手段引导和驱动区域协同创新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策略建议:
(1)区域协同创新由自动因和他动因两个层面的六大因素共同驱动,并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面动力因素的驱动,其中政府动因的驱动强度最高,说明目前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仍以政府驱动为主。
(2)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部协作能力对区域协同创新起正向推动作用,而内部控制能力则对区域协同创新起抑制作用;区域创新环境质量对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
(3)假设检验结果说明较好的协同创新绩效会增强协同创新意愿。通过政府政策等手段引导和驱动区域协同创新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良好的区域协同创新环境”“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外要素进入协同创新体系”,以及“通过政府政策等引导和驱动区域协同创新”等策略可有效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进程。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实践和完善协同创新理论体系均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本文在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全面性等方面尚存在有待完善之处,需在后续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
[1]崔永华,王冬杰.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95-99.
[2]Bjorn Asheim, Michael Dunford. Regional Futures[J]. Regional Studies, 1997 (3): 445-455.
[3]张玉臣.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0-77.
[4]张协奎,林冠群,陈伟清. 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与策略思考[J]. 管理世界,2015(10):174-175.
[5]陈佳贵等. 中国工业化报告:15个重点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与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03-324.
[6]张慧颖,吴红翠. 基于创新过程的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J]. 情报杂志,2011(8):12-17.
[7]毛艳华.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涵义[J]. 经济学家,2007(2):84-90.
[8]Freeman C.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 Research Policy, 1991 (20): 10-15.
[9]范斐,杜德斌,游小珺,等.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J]. 地理科学,2015(1):66-74.
[10]王国红,周建林,梁晓燕. 基于SD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40-45.
[11]尹彦. 基于粗糙集和Choquet积分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5(16):39-42.
[12]Cooke, Schienstock. 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J]. 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 2000 (3): 265-280.
[13]Elisa Giuliani. Cluster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for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DRUID Summer Conference, 2002, 6-8 June.
[14]Xibao Li.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ransition: An Empirical Approach[J]. Research Policy, 2009 (2): 338-357.
[15]许彩侠.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5):19-25.
[16]Shinn T, Lamy E. Paths of Commercial Knowledge: Forms and Consequences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Synergy in Scientist Sponsored Firms[J]. Research Policy, 2006 (10): 1465-1476.
[17]Davies J S. Conjuncture or Disjuncture?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Local Regeneration Partnerships in the U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4 (3): 570-585.
[18]Nerkar A, Paruchuri S. Evolution of R&D Capabiliti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Networks within a Firm[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 771-785.
[19]Drejer I, Jorgensen B H. The Dynamic Creation of Knowledge: Analyzing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s[J]. Technovation, 2005 (2): 83-94.
[20]綦良群,王成東,蔡渊渊. 中国装备制造业R&D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111-118.
[21]戚湧,郭逸. 基于SFA方法的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评价[J]. 科研管理,2015(3):84-91.
[22]Griliches Z. Estimates of the Aggrega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unction from Cross-Section Data[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1963 (2): 419-428.
[23]徐建中,曲小瑜. 基于扎根理论的装备制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的质化研究[J]. 管理评论,2014(10):90-101.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