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摘 要】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像新课标这类教学方式呈现出很明显的优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再适用于现代教育。新课标的出现刚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老式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而对于新课标下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60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简称“新课标”,由于新课标的出版,作为当今时代的老师,我们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变革,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初中的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相对浅薄,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认知,我们也应该从根本上抓起。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培养起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时,即使家长和老师不催促他去学习,他也会主动学习,去专研。这样的话学生学习起来至少不会有太多压力,不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感。新课标教学中,就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标要求我们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初步的自学可以对知识获得初步的认知,再之加老师课堂上的教学,能够使得知识得到巩固与加深。初中数学还处于建立数学基础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老师和学生还有家长都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不能再追求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找到适合孩子高效率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模式一长久就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感,造成学生缺乏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坏毛病。新课标教学中重视学生在讲课时的地位,使学生自己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敢于下笔去尝试,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新课标改革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引导,自学探究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责任不仅仅在于传授死知识,更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对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更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中学生在小学的教学中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前自学,倘若没有前期的预习,在教学过程中必定有一定的难度。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基础,学习同样也是这样,学生只有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过,探究过,才能尽可能的学习到数学知识。要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培养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探究学习,遇到数学难题,要学会质疑,自己动手尝试,独立思考,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用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和发散性思维。自学探究让初中的学生培养起对学习的热爱,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二、解疑除惑,合作探究
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的圣地。对于数学的教学,更应当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可以与自己的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考核,幾个同学在一起学习,研究,讨论,往往会提高他们的总体学习效率。遇到数学问题,展开讨论,一起研究,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敢于讨论,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摆脱灌输式教学。以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同学们一起探究数学难题,当问题解决时,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励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合作探究能够使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深入理解,实践探究
对于数学知识不能只理解理论的基本含义。初中学生对于数学定义不应该只停留在字面理解,更应该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活的”,初中学生应该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例子,将数学融入生活中,给初中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轻松。运用现实生活的实际例子进行举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定义的运用,不让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值得探究的,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从定义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更要运用更深层的含义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学习基础。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四、合理整合,建立系统
教学应该具有系统性,对于新概念下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如此。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按照书本教学,使数学知识零零散散,不成体系。新概念下的教学方式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建立系统,改善知识结构,帮助初中学生更容易吸收数学理论。理论性教学促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条有理。想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数学资源,就必须对这些数学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建立起学习框架。系统性地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识的范围更加广泛,使每一章的知识与其他章节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学生的成绩优劣,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辅导,建立不同层次的学习框架,逐渐缩小初中学生成绩的差异,建立合理的知识系统,方便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巩固,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从多角度考虑。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多方面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能力,不断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克服传统数学教育的弊端,不断改进对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整理建系,使学生学得轻松。不断地改进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适应新课标改革,才能够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