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育
当前全球面临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多重矛盾的聚合期,金融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单纯依靠货币推动GDP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正处在一个T字路口——这是“新常态”首倡者、奥巴马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在他的《负利率时代》中提出的新观点。
各国央行历来都是稳健政策的信徒和从严控制货币的忠实执行者,但全球金融危机后,它们却走上前台,转向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想把世界从动荡的大萧条中拯救出来。央行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从一个基本隐形的机构,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者。对此,埃里安表现出极大的不安。
央行的职责本来是控制货币流通的价格和数量,直接控制方式是调整对银行收取的利率和信贷总额,间接控制则是对整个系统风险偏好和总体金融状况的调控。也就是说,在国家运行中,央行仅仅是也必须是实施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或为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管理国家货币以及货币供给。
但是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直接通过议会为央行制定宏观目标,随后就放任他们去自己选择工具来实现目标。大国央行都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试验性举措,如实行负利率和其他非常规性货币政策,以努力维系经济的稳定,同时也承接了巨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以后,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尽管实际上相互依存,但双方关系一直处于难以修复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货币宽松政策的作用很有限,央行的举措必然引发巨大质疑。很明显,任何操作上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经济的全面波动。
《负利率时代》的副标题是“货币为什么买不到增长”。作者分析了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的十大问题,涉及增长动力、失业与不平等、诚信丧失、政治失靈、地缘政治紧张、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其相互作用有可能给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巨大而持久的破坏。这是央行职能无论如何也难以控制的。
如何应对负利率时代的挑战?作者提出了经济学家处理极其复杂问题的“简约型方程式”,拿出了一套可操作变量。
变量之一是认真对待包容性经济增长。针对央行目前的重负,要拒绝“金融工程”,重视与货币供给紧密相关的结构性改革。究竟什么创造并维持了经济增长?是给定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灵活性的结构的综合效应。这与中国当前重点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出一辙。
变量之二是解决好供给与消费意愿的匹配。这本质上仍然是结构性的问题。针对央行目前的状况,埃里安探讨了用什么样的政策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财政政策在供给结构领域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应该更积极地利用税收政策,提高消费质量,促进创新创业。他还站在全球角度谈到区域一体化。希腊的案例说明,必须有一系列的严格措施来确保大区域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支持而绝非取代结构性改革。
变量之三是有效消除债务负担。这几乎是一个涉及全球化的问题,因为不处理过度持续的债务,它们就会耗尽生产力能量并阻碍新的投资,阻碍经济的增长。
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债务。埃里安提出四种方式:一是通过经济的高速增长来实现,但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具备这个条件;二是通过人为的低利率来实现,对债权人征税以补贴损失,但这会带来很大的间接损害以及难以预期的后果,这种策略要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尚需时日;三是单方面的违约,俄罗斯和阿根廷的尝试足以证明这并非灵丹妙药;四是有序减轻偿债负担,即通过结构性的债务重组,使债务人能平衡即期和短期债务,从而为未来偿债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并恢复经济的发展。
结论很明显,必须打破央行在全球经济管理中的独角戏地位,还其本来的职能定位。如果GDP能代表经济增长的话,那么,其增长动力绝非是单一要素,不论在任何时候,动力体系都包括财政金融的科学调控、社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不断繁荣以及劳动力素质提升等因素。
︻负利率时代:货币为什么买不到增长︼ 作者:[美]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
译者:巨澜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