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金梅,曾晓奇,孙天聪,蔡 莉,李文平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邹金梅,曾晓奇,孙天聪,蔡 莉,李文平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护理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和2014级护理专兼职教师为研究对象,2013级任课教师51人为对照组,2014级任课教师60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质量监控方法进行教学检查,观察组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引入追踪方法学,比较两组教师教学资料完整、规范评分及学生对两组教师教学满意度、核心课程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教师教学资料完整、规范评分为(92.25±3.45)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率为91.67%,2014级学生考试成绩总均分为(78.65±5.32)分;对照组教师教学资料完整、规范评分为(84.27±4.01)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率为78.43%,2013级学生考试成绩总均分为(76.19±6.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质量监控中引入追踪方法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追踪方法学;护理教学;教学质量;质量监控;应用研究
传统教学质量监控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检查过程[1],而教学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动态活动过程。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连续动态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追踪方法学是一种过程管理方法学,是对病人在整个医疗系统内获得的诊疗、护理和服务经历进行追踪的方法[2],部分学者已将该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教学中[3-4],但未见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中运用的文献报道。我院自2014年起,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引入追踪方法学,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月和2014年9 月—2015年1月对2013级和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实施教学的护理专兼职教师为研究对象,2013级任课教师51人为对照组,2014级任课教师60人为观察组,两个年级学生的年龄、成绩、认知水平,以及两组教师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学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教师年龄25岁~50岁,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排除标准:新任课试讲不合格、不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1.2 方法
1.2.1 教学质量监控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包括开学初期的教学准备情况、中期教学方案落实、末期教学效果考评三阶段的检查体系[5-7]。观察组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引入追踪方法学,遵循系统管理原理,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结合起来,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质量监控[8]。①个案追踪:根据学生接受教学的过程,确定追踪检查路线。以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以及学生期中、期末的理论与技能成绩作为追踪项目。②系统追踪:结合专项检查,确定追踪检查项目、检查路线。教学督导成员通过查阅资料,组织教学座谈,按照系统追踪的内容与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了解所需资料。确定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追踪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1.2.2 教学评价 每学期召开两次评教、评学会议,发放学生及教师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教师教学资料的规范性及完整性,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及各门功课考试成绩。
2.1 两组教师教学资料完整、规范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教师教学资料完整、规范评分比较±s) 分
2.2 学生对两组教师教学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学生对两组教师教学满意度比较
2.3 两个年级学生核心课程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个年级学生核心课程考试成绩比较±s) 分
3.1 护理教学质量监控中引入追踪方法学的意义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过程管理的方法学,2006年开始应用于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mational,JCI)评价,2011年出版的JCI标准(第4版)[9]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将追踪方法学的应用比例从原来的30%提高到70%[10-11]。追踪方法学包括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两大类[12],能促进管理者树立系统管理理念,不仅注重细节管理,而且重视过程、动态管理。追踪方法学能直接、客观、真实、灵活地评价和反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管理思路和方法的转变。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引入追踪方法学,有利于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更加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13]。用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控制来对教学进行检查,解决了郭胜伟[14]提出的三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检查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检查过程,而教学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动态活动过程的困惑。
3.2 促进教学资料完整、规范 教学资料是学校教学的档案资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也是教师具体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及持续改进教学工作的可靠依据。教学资料经过整理、分类归档后,可永久保存,为学校的教学评估提供客观依据[15]。表1显示,两组教师教学资料完整、规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学院对教学资料的书写及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部分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教学中往往疏于规范,教学资料不完整,不仅破坏了教学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且还会影响教学质量。应用追踪方法学对教师进行追踪,查阅资料,寻踪问迹,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料的完整、规范性,客观、真实、灵活地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教学工作。
3.3 有利于规范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引入追踪方法学,通过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根据学生接受教学的过程,结合专项评估监控,确定追踪检查路线。实地访查第一线教师的教学状况,了解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的落实情况,在访查过程中,教学督导组以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查,确定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追踪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以讨论、交换评价结果,深入追查有疑问的部分项目内容,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安全。表2、表3结果显示,学生对两组教师教学的满意度、两个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避免了教学质量监控弄虚作假、流于形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更加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护理教学质量监控中引入追踪方法学,使教师的教学资料更加规范,教学质量监控更注重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工作。
[1] 刘敏.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经营管理者,2009(18):278.
[2] 邓宏军,宁文锋,汤永红,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基本原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10):42-43.
[3] 董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与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2012(3):11-14.
[4] 李玲玲,杜春玲,王学梅,等. 追踪方法学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0-52.
[5] 吴义珍.高校阶段式教学检查和日常教学检查有机融合的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66.
[6] 赵佩瑾,于丹丹.浅谈教学检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55-56.
[7] 赵明,戴葵堂,王华利.高职院校三期教学检查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118.
[8] 尹洁.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4:1.
[9] 李国宏,陈晓红.第5版JCI标准对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7):32-34.
[10] 马尚寅,田玮.JCI标准特点解析及其对中国医院评审的影响[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1):15-17.
[11] 刘庭芳,刘勇,陈虎,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2,16(3):2.
[12] 王海蓉,邱服斌,张爱琳,等.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C):551.
[13] 邓惠群.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护理教学中的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80-81.
[14] 郭胜伟.以教学检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3-15.
[15] 张琼.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资料的归档整理[J].陕西档案,2014(1):27.
(本文编辑张建华)
Application study on tracking methodology in quality monitoring of nursing teaching
Zou Jinmei,Zeng Xiaoqi,Sun Tiancong,etal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Sichuan 643000 China)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立项科研课题,编号:GZY14C33。
邹金梅,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643000,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曾晓奇、孙天聪、蔡莉、李文平单位:643000,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信息 邹金梅,曾晓奇,孙天聪,等.追踪方法学在护理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8):2263-2264.
G642.0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8.030
1009-6493(2017)18-2263-02
2016-08-05;
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