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荣
摘要:新形势下更加要求大学生以健康身心融入社会大环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随着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步伐的推进,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伴随而来的是种种问题的产生,尤其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而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健康教育;必要性
在校大学生随着高中紧张、高压的学习生活的结束,进入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生生活之后,加之没有了家长的管理和生活上的细心照顾,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与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作息无常、饮食无规律等。肝炎、肺结核、贫血、营养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及心理障碍等疾病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常见病。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改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28),在“战略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教育质量整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1]。也就是说,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三大素质之一,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已被列入重要战略目标。因此,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很多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多数流于形式
大多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讲授内容繁多,课时却相对不足,只能开展几次讲座,最后开卷考试草草了事,并没有达到全面普及大学生健康知识的目的。
(二)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选修课可以不认真学习甚至不用学习等思想普遍存在。有些大学生上课迟到,课上聊天睡觉、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不及时翻阅相关资料温习,认为选修课不重要,考试只要通过就万事大吉,反正找工作也用不上健康教育课程,殊不知掌握一些常见病、急危重症的日常健康保健知识和急救自救知识,将会受益终身。
(三)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
现在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家长评价一所高校的好坏多数聚焦在该校毕业生的就業率上,就业率高就说明这所高校教学质量好,反之就是不好,这样产生的结果多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不高。
二、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需要
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广大学生认识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仅仅提供医疗卫生设施并不能保证改善学校卫生状况,需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们能正确认识健康需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地自我保健意识来维护。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师生健康的保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2]。尽管处于大学阶段的大学生,仍显得不成熟,会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但只要略加引导和教导,大学生的自我领悟和开发能力强,定能处理好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积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踊跃参加社会活动,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好学业与生活等诸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
2.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学校的健康教育又是全民健康教育的基础[3]。健康教育可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大学生长期不重视身体锻炼,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特别少,因此产生身体素质连连下降。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一方面是提高身体锻炼的意识,重视身体健康,此乃革命的本钱;另一方面是合理引导大学生安排生活,配置一定的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将大学生从宅男宅女的生活里解脱出来。
3.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健康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作为社会概念,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4]可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益关注。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其健康成长之于人民、之于国家、之于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本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或者一个群体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大学生,若能茁壮成长,将来必能更好地回馈社会,为建设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利用学到的健康知识,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进而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以健康的身心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红.高校健康教育的新思路[J].中国民康医学.2006(16)
[2]刘锦,牛森.普通高校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3]邱红霞.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调查与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02)
[4]谢英慧.高校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0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