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和希希是班里各方面能力都较强的两个女孩。小班刚入园时,她俩便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渐渐地,无论是集体教学、区域活动,还是盥洗、进餐时间,她俩几乎都形影不离。一学期过去了,希希的妈妈在翻看孩子成长档案册中的照片时,发现她俩屡屡“同框”;双方家长多次问她俩“谁是你的好朋友”,得到的回答都是对方的名字。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渐渐地发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希希本是个温和有礼的孩子,而彤彤虽说性格略显强势,但也挺懂事的。可是,只要她俩凑到一块儿,就会变得特别霸道。班里的其他小伙伴开始抗议他们的“抱团”行为了:“老师,希希不让我玩这个,她说这是彤彤要玩的。”“这个区明明还有空位,可是彤彤和希希不让我加入。”不仅如此,双方家长也来告状了:“今天希希居然在家说脏话了,她说这是跟好朋友学的。”“彤彤最近老吃手,她说她的好朋友也经常这样。”于是,我开始关注这对“闺蜜”,并有意识地引导她们和更多的同伴交往。比如,晨间谈话环节,我组织开展了“幼儿园里朋友多”的系列活动,以引导大家分享自己和不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趣事;教学活动时,我刻意将她们分到不同的小组里,让她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同伴;我还向她俩推荐有关绘本,让她们通过阅读了解应该怎样和好朋友相处等。但我发现,这些策略收效甚微,往往是活动一结束,两人就到盥洗室“亲密会面”去了。而且只要一有自由结伴的机会,她俩便又是分分秒秒腻在一起了。到了中班上学期,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她们不仅表现出更明显的排他行为,还常常联手一起抢玩具、攻击他人。我开始寻找新的策略,物色了几位和她们能力相当、兴趣相似的同伴,鼓励他们设法融入这两人的圈子。但我发现,她们仍是很排斥他人,会对“外来者”进行种种“考验”。而此时,双方家长也提出了“别让她俩在一起玩了”的要求。正在我为此绞尽脑汁之时,希希请长病假了。不想,没有了希希的陪伴,彤彤在园生活仍然过得有滋有味。等希希病愈返园后不久,彤彤也因家里有事请了几天假。彤彤不在园的这几天,希希的生活也依旧精彩,能和其他同伴友好相处。眼下的状态让我和家长都松了一口气。然而,当双方都回到幼儿园时,这对“闺蜜”又重新上演了之前的剧情。
为此,我陷入了矛盾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4~5岁幼儿“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也提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孩子能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本该是件好事。可当孩子的朋友圈过于狭窄,甚至发展成了容不下他人的“小团体”,且对彼此产生了负面影响时,我们是否需要干涉?怎樣的引导能让这样一对好朋友既能保持两人之间的友谊,互相成为学习的好榜样,同时又能让她们感受到和不同朋友交往的乐趣呢?
您遇到过类似情况吗?如果是您,会如何应对这一情况?
拥有“闺蜜”值得欣喜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则分享,大意是:为了探寻影响人生幸福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作了一项对268位男性近76年的跟踪研究,最后发现,幸福无关乎金钱、名望或成就,爱、温暖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成为“人生赢家”。看到“分不开的‘闺蜜”的案例,我真替这两个孩子感到高兴,她们仅仅是在人生开始的第四五个年头就建立了在父母家人以外的亲密人际关系,真不简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了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人际交往行为、合作行为甚至攻击性行为都属于幼儿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际交往行为都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友谊,进而建立亲密关系。例如,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看到集体活动时坐在同个小组的幼儿因空间位置靠近而时不时地有互动,但到了自由活动时间,他们仍会寻找各自的好朋友做游戏。可见,能不能成为真朋友,能不能形成亲密关系,与空间位置、相处时间甚至交往频率的关系都不大。研究表明,幼儿的性别、性格、兴趣、发展水平及家庭背景对他选择谁做好朋友有较大的影响,但能不能维持友谊进而建立亲密关系,就与交往质量、交往能力和交往策略这些因素有关了。案例中的小闺蜜因各方面的匹配程度较高,一见如故,很快成为了朋友。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她们会为了彼此而抢占或保护属于她们的玩具,共同守护着两个人约定的游戏,对外来者进行“考验”,即便成人有意将她们分开,她们仍忠诚于彼此。从这个角度看,这对闺蜜交往质量高、交往能力强、懂得好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不正表明她们社会交往能力强吗?
其实,在成人世界中,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朋友之间不也有着许许多多排他的互惠行为吗?因为时间、情感和行动上的投入,有些秘密,只有他知道,有些话语,只会讲给他听。只是成人这种排他性的互惠行为更隐性了。而这对小闺蜜的互惠行为是那么直白,毫无掩饰,甚至引起了其他同伴的抗议,在平静的集体生活中激起了波澜,让成人心里难以接受她们,甚至误认为她们的社会性发展存在问题。
也许教师和家长真正该考虑的问题不是如何将这对“闺蜜”分开(这是不顾她们情感发展等长远价值的短视做法),而是认可她们,帮助她们建立能够相互产生积极影响的亲密关系,并引导她们如何以小团体的形式与其他同伴或群体友好相处,这其实是对她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杭州 徐利智)
“拆”还是“不拆”
案例中描述的“小闺蜜”现象其实在我们日常带班中很常见。两个孩子成为闺蜜,往往是有一些原因的,可能是因为他们兴趣相投,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家住得比较近或者其他原因。案例中教师说希希性格温和,而彤彤性格略显强势,两个人性格互补也许也是她们能成为闺蜜的原因之一。在小闺蜜一方没来上幼儿园时,另一方也能和其他同伴交往、游戏,证明希希和彤彤不是“没人和她玩”才只跟对方玩的。这样看来,我们并不需要为她们的交往能力感到担忧。
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小闺蜜”现象不会过多地进行干预,案例中的教师一开始也没觉得这两个孩子成为“小闺蜜”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出现案例中描述的那样学了对方的不良行为、联手排斥其他同伴的现象,教师就不得不出面引导了。那么该怎么做呢?案例中教师的方法合不合适?我们不妨反思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小闺蜜一定要被拆散吗?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和邻居家一个妹妹玩得特别好,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爸爸妈妈不允许我和她一起玩了。但是爸爸妈妈的各种“不允许”并没有奏效,我们还是特别想和对方一起玩。后来我们悄悄约定: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就在门口挂一个小玩偶,这样对方看到了就可以一起玩了,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中的教师也用了各种策略试图分开这一对小闺蜜,可是她们从公开地在一起玩变成了悄悄躲到盥洗室或在教师允许自由结伴时亲密接触。可见,既然成了闺蜜,不是那么容易被拆散的。回想我小时候也特别不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让我和那个妹妹玩,还因此生爸爸妈妈的气呢。如果教师、家长强行拆散希希和彤彤这对小闺蜜,会不会带给她们人际交往上的挫败感?会不会让她们对教师、家长产生某种戒备心理甚至敌意?教师刻意安排一些她认为“合适”的同伴加入她们中间,是不是反而引发了她们联合对付外来者的不良行为?如果教师有意无意地在全班孩子面前表露出反对她俩一直在一起玩,会不会影响其他同伴对她们的评价,使她们被其他同伴孤立?而教师的这种态度对其他孩子的同伴交往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二,拆散这对小闺蜜就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吗?因为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从小闺蜜那里学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他们采取了拆散她们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但事实上孩子们之中谁就是十全十美的“朱”,谁又是十恶不赦的“墨”呢?孩子和这个朋友在一起学到了“吃手”“说脏话”的毛病,谁又能肯定和下一个朋友在一起就不会学来一些让人更难以忍受的毛病呢?与其堵,不如疏,采取一些措施让这对小闺蜜产生一些良性“化学反应”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增强希希和彤彤对一些行为的判断力,让她们了解“吃手”“说脏话”是不好的行为,不仅不能模仿,还应该向好朋友指出,从而利用同伴的影响力帮助她们改正不良习惯。总之,能拥有好闺蜜、好兄弟,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如果两个人可以互相促进,一起朝好的方向发展,那真是孩子成长中宝贵的财富。
(江苏南京 童 蕊)
“小团体”不是一个负性词
在小班,幼儿对于同伴的选择比较随机,交往的原因常常是“我们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午睡”“我们住在同个小区”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同伴的选择意识增强了,并能逐渐形成稳定的同伴关系。中班是幼儿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往往在这个阶段,班级里开始出现了关系密切的“小团体”,比如案例中彤彤和希希这对分不开的“闺蜜”,她们形影不离,“抱团”之后具有排他性,让教师和家长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样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呢?
首先,应认识到“小团体”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幼儿形成小团体会引起一些问题,幼儿之间过度亲密可能会导致“强强联合”,表现出排他性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限制幼儿进一步扩大交际范围,结交更多朋友。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幼儿来讲,人际交往是一种最基本的需要。小团体是基于幼儿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而存在的,这种稳定、亲密的同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幼儿实现去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协作能力,促进幼儿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由此可见,“小团体”不是一个负性词,更不能等同于“小团伙”,教师和家长不必紧张。
其次,可寻找适当机会拓展“小团体”的范围,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健康发展。面对幼儿的“抱团”现象,我们可保持关注,适时给予正面的引导。如,可以增加团体性活动的机会,引导孩子们去邀请不同的朋友共同完成任务,促使他们“走出去”主动结交和接纳其他朋友。我们要发挥幼儿小团体的积极影响力,如,鼓励他们为集体服务,为他们创造与更多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小团体”向“团队”转化,使幼儿经历矛盾、磨合,萌发平等、自主、合作的团队精神,体会团结和友谊的力量,感受到群体的正能量。
总之,如果我们能理解、尊重、信任幼儿,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思维去思考,换一种方式来评价,我们一定会感受到交往的价值和他们在交往中的成长。
(江苏淮安 杨 军)
■三言两语
能在幼儿园交到特别好的朋友,对于独生子女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经历。特别是等到他们成年,若能有几个从小玩到大的亲如同胞的朋友互相扶持,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从长远来看,孩子今后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而后走向社会,还会加入到更多的新集体中,还会接触更多的人。等到那时,再回头来看儿时的友谊,是多么的纯真无邪,如果是你,难道不期待自己的生命中有这样的朋友吗?所以,我认为不要对此大惊小怪、过分干预。如果发现了幼儿联手攻击他人等情况,也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教育即可,引导他们辨析是非,学习换位思考,等等,把他们交往中积极的一面放大。
(湖北五峰 卢盛环)
案例中的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意也许是要扩大两个孩子的交往范围,但实际上让两个孩子感受到的也许是成人千方百计地不让她们在一起,她们交往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而对成人所谓的帮助产生了戒备和抵抗的心理,导致成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想要改变希希和彤彤的现状,首先,我们应抱着尊重、欣赏的态度,为她们能有亲密的小伙伴而感到高兴。其次,应将着眼点从引导她们分开,转向鼓励她们交往,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如,多和她们聊聊两人交往中的趣事,多观察她们交往中的正面行为并及时给予肯定,将她们的目光聚焦到学习彼此的良好行为习惯上,满足她们交往的需求。
(江苏淮安 陈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