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幼儿园男女分厕的态度调查

2017-06-28 07:52刘黔敏郑捷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如厕男女

刘黔敏++郑捷

【摘要】作为使用主体,幼儿对幼儿园是否需要男女分厕的态度值得研究。本研究从幼儿视角出发,对360名幼儿进行了结构式访谈,了解幼儿对幼儿园男女分厕的态度,并比较不同人口学变量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幼儿希望实现男女分厕,其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则不显著。(2)在是否分厕的原因上,幼儿大多将其归因为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为此,研究者认为:(1)“还都是小孩”事实上是一种“符号暴力”,影响了成人对幼儿园是否需要分厕的认知。(2)幼儿园应努力寻求教育管理便利和幼儿性别教育之间的平衡。(3)幼儿园可以通过男女分厕,使性教育“显性化”。

【關键词】幼儿;幼儿园;男女分厕;态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1/2-0051-06

厕所作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环境,与幼儿性教育直接相关。然而,已有幼儿园是否应该男女分厕的探讨更多是研究者、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在发声,很少有从幼儿园如厕的主体——幼儿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研究尝试运用结构式访谈方法,了解幼儿对幼儿园男女分厕的态度及其理由,以期为幼儿园的如厕环境设计和如厕环节教育提供事实依据。而且,研究者还认为,倾听幼儿的声音,有利于摒弃幼儿园教育中的“成人预设论”。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重在调查幼儿对幼儿园男女分厕的态度,以此分析幼儿态度产生的原因,从而倾听幼儿对男女分厕的真正心声,为幼儿园厕所环境的创设和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本研究中所说的“分厕”,是针对当下大多数幼儿园存在的男女同厕现状提出的。“男女分厕”,是指在空间上的男女如厕区域的分开,以达到如厕时不会被异性看到为目的。因此,本研究认为,“男女分厕”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独立分厕”,即幼儿园为男女幼儿分别提供了两个完全独立的如厕空间。二是“隔断分厕”,即幼儿园在现有的同厕空间里利用一定的遮挡物,将男女如厕空间分开,达到男女如厕时互相看不到的目的。本研究不包括“时间分厕”(即男女幼儿分批如厕)、“认知分厕”(即幼儿认为如厕时不会被看到)这两种情况。在对幼儿访谈前,研究者会先向幼儿解释清楚,以免幼儿误解。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目的性抽样”“方便性抽样”和“随机取样”方法,在Z省A县D村及W村各选了一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分别抽取大、中、小班幼儿各30名(男女各半)为调查对象。考虑到农村幼儿园的厕所环境可能与城市有差距,为了解城市幼儿在相对较好的如厕环境下是否也有分厕需求,研究者又选取了Z省H市一所甲级幼儿园,在大、中、小班各抽取60名幼儿(男女各半)为调查对象。共计360名幼儿,其中大、中、小班幼儿各120名,男女幼儿各180名,城乡幼儿各180名。

研究者先用照相机记录幼儿园男女厕所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客观呈现当前幼儿园男女分厕的现状,再通过结构式访谈,了解幼儿对幼儿园男女分厕的态度。

研究者在进行实地观察后,结合有关专家的建议,通过修改与调整后,形成了本研究的结构式访谈提纲。在预访谈时研究者发现,幼儿在回答原因时经常提及“不能被别人看到”“会害羞”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正式访谈时若有幼儿的回答与此相关,研究者会进行追问,从而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进一步了解幼儿对这一问题的想法。因此,结构式访谈题纲主要包括四个问题。(1)你觉得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厕所要不要分开?(2)如果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厕所要分开,你认为是为什么呢?(3)你上厕所的时候可以被男孩子(女孩子)看见吗?为什么呢?(4)你上厕所的时候被男孩子(女孩子)看见,你会不会觉得羞羞脸?为什么呢?

本研究的访谈对象是幼儿,因此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一对一的访谈方式,一方面避免幼儿在群体性访谈中产生从众心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的紧张心理。正式访谈在幼儿相对熟悉且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访谈内容全程使用录音笔录音。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对录音内容进行了文本转录和整理分析。

三、研究结论

(一)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及原因

1.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

对360名幼儿的访谈发现,有314名幼儿希望自己所在班级有男、女两个厕所,占样本总量的87.2%,只有46名幼儿不希望男女分厕,占样本总量的12.8%。

2.幼儿认为“男女要分厕”的原因

为了对幼儿的态度产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向幼儿追问了其认为男女要分厕的原因。根据幼儿回答中提到的关键词,研究者以幼儿的认知角度为基点对这些回答进行了归类编码,从而将原因归纳为表1中所呈现的六个类别。

幼儿认为“男女要分厕”的原因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希望实现分厕的314名幼儿中,218名幼儿将原因归为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研究者还追问了46名表示不希望分厕的幼儿,“如果要分厕,你认为是为什么”。其中,17名幼儿说不出原因,其余幼儿主要将其归因为对同伴的认知或对厕所空间的认知。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分析

1.不同性别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由表3可知,男、女幼儿在“男女分厕”的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2<0.05)。显然,大多数男、女幼儿都表示希望实现男女分厕,但是男幼儿中主张“不分厕”的幼儿所占比率比女幼儿高得多,由此导致性别差异显著。

2.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由表4可知,大、中、小班幼儿在“男女分厕”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中、小班的大多数幼儿都希望幼儿园实行男女分厕。

3.不同地域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由表5可知,农村、城市幼儿在“男女分厕”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大多数幼儿都希望幼儿园实行男女分厕。

4.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大多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有关

如表6所示,对男女分厕态度的原因,大、中、小班幼儿都主要归因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其次是对厕所空间的认知。大、中、小班幼儿在对厕所空间的认知、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说不出原因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1),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厕所空间、性别角色有了更丰富的认知。

5.不同性别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也以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为主

从表7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男女幼儿都将男女分厕主要归因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其次是对厕所空间的认知。其中,在对厕所空间的认知上,男女幼儿存在显著差异(p=0.001<0.01),归因于对厕所空间的认知上的男幼儿比女幼儿多;在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00<0.01),归因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上的女幼儿比男幼儿多。

6.不同地域幼儿对男女分厕的态度也偏重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

从表8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和城市的绝大多数幼儿都希望男女分厕,并把主要原因归为对性别角色的认知,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p=0.018<0.05)。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水平比农村幼儿高。一般来讲,和农村幼儿相比,城市幼儿在生活、教育等方面可能接受到更多的性别教育信息,比如城市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公共场所的性别指示标志,城市幼儿园会开展更多有关性别意识的主题活动等。

四、反思与建议

(一)“还都是小孩”事实上是一种“符号暴力”,影响了成人对幼儿园是否需要男女分厕的认知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360名幼儿中,有314名幼儿希望幼儿园实行男女分厕。然而,现实却是很少有幼儿园真正实现了男女分厕。那么我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反差?究其原因,固然有幼儿园物质环境建设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观念层面。

“还都是小孩”是很多成人在谈论孩子时常用到的一句话。在本研究中,这句话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例如,研究者在询问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幼儿园是否需要实现男女分厕时,一位园长这样说:“我觉得没有多大必要。幼儿园男女是否分厕虽受财政拨款、幼儿园面积等方面的制约,但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还小,还很单纯,性别意识也不强烈。”一位教师则是这样说:“幼儿年龄小,性别意识模糊。特别是小班,请小朋友排队时,总有很多小男生、小女生站错队伍,根本不清楚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如同对其他问题感兴趣一样。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对他们来说,绝不可能存在所谓的‘邪念。”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符号暴力”投射到幼儿身上,导致幼儿也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萌发的性别意识。例如,在访谈中,有一部分幼儿认为自己和异性一起如厕是没关系的。“我们都还是小朋友,都习惯了。”“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有什么害羞的呢?”但当研究者追问幼儿“如厕时可以被男(女)孩子看见吗”时,有55.6%的幼儿认为不可以被看见,有61.4%的幼儿会觉得害羞。究其原因,有83.7%的幼儿将其归因于对性别角色的认知,而表示不害羞的幼儿中,有82%的幼儿是受到对同伴、自我的认知的影响,认为不可以害羞。“都是小孩子,不怕羞。”“我是男子汉,害羞不对的。”显然,幼儿虽已萌发性别意识,但是在“还都是小孩”的成人语境下被抑制了,忽视了自己的意识和权利。

梅洛·庞蒂的身体图式理论认为,人对环境有着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适应。〔1〕布迪厄将身体图式理论引入社会学,通过分析惯习、品味等的形成揭示了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这让我们看到了个体的心智发展、身体发展所承受的社会负载。〔2〕其中,惯习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社会阶层,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教育。教育向所有合法对象灌输一种认识、思维、评价和行动模式(部分或全部相同),最终使他们非常自然地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或感受事物。来自社会、家长、教师的种种相似的言辞和态度,在下一代身上复制,让幼儿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确实就是大人眼中的小孩子,男女童在一起上厕所没有关系。

(二)幼儿园应寻求教育管理便利和幼儿性别教育之间的平衡

关于幼儿园是否要男女分厕,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是实际管理问题。相对于活动室这样教师比较高控的“前台”,厕所就是“后台”,是幼儿可以暂时脱离教师视线的比较自由的活动区域。根据欧文·戈夫曼的拟剧化理论,那些被强调的事实往往出现在前台区域,而在“后台区域”或“后台”,则会凸显出那些被掩盖的事实。〔3〕在幼儿园里,厕所是相对自由的区域,也就成为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区域,因此如厕环节的安全性特别受到教师的关注。在访谈中经常会有教师提到诸如地滑、孩子会打闹等安全顾虑。特别是小班幼儿,很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尚不能独自如厕,需要教师的帮助。如果男女分厕,很多教师认为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研究者:“您觉得目前咱们班这样的厕所設置有什么好处?”

X老师:“男女在同一个卫生间如厕,一个老师站在门口就可以一览无余,可以同时照顾到所有幼儿。我们每个班只有三名老师,主班老师要照看在活动室的幼儿,保育员有很多清洁、保育工作要做,如厕环节就只有配班老师去照顾了。要是建两个厕所,老师很难看管过来。更何况,如果男女分厕,势必需要每个班都有一名男老师。如果女老师去男孩子厕所看管,是不是会造成男孩子的困惑?而我们怎么可能每个班都有男老师呢?”

幼儿园男女同厕固然可以为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同时也可以为幼儿园节省较大的物质空间,但在看到男女同厕带来的管理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听到幼儿的心声。刘晓东指出,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人公”,幼儿园教育应该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4〕从访谈中不难发现,幼儿已经有了身体隐私权的概念。当被问及“你认为男孩子、女孩子应该分开上厕所吗”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幼儿都认为应该分开。“分开好呀,男孩子一个厕所,女孩子一个厕所,就不会走错了。”“分开两个厕所好,就像大人一样,有男厕所、女厕所。”“男女分开,这样就不会被男孩子看到小屁股了。”“分开的话,女孩子就不会笑话我们了。”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只涉及教学和游戏,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也不仅仅只有园舍、活动室、午休室,幼儿园如厕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当幼儿园如厕环境的现状与幼儿的真实心声相违背的时候,尊重幼儿的权利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应寻求幼儿性别教育与教育管理便利之间的平衡点,努力为幼儿提供独立的如厕空间,为幼儿的性别教育提供支持。

(三)幼儿园可以通过男女分厕,使性教育“显性化”

近年来,性教育的价值越来越被公众认可,学前阶段性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与性教育相关的绘本、主题活动等,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然而,教师们大多重视引导幼儿区分男女,强调幼儿保护身体隐私,却忽视了幼儿在如厕环节时常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体隐私这一现象。社会学认为,对身体感觉、能力等各方面的管理、塑造和控制,是社会系统维持的关键,身体意象弥漫在整个社会意义结构之中,作为一种前有、前见影响个体的社会化,在其还不能够独立的时候就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底色濡染于其行动中。〔5〕一方面大力提倡性教育,用身体图片告诉幼儿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被别人看到,另一方面却没有将性教育与如厕环节相结合,没有让幼儿真正意识到保护身体隐私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性教育模式下,幼儿往往只是对性别角色、自我保护等有了些许表面认知,却在实际行动中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让被遮蔽的“身体”走向前台,使性教育“显性化”,应成为幼儿园性教育的应有之义。

综合本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幼儿希望幼儿园实行男女分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建议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适宜的分厕措施,提高幼儿园性教育质量。

若是在建的幼儿园所,那么应当在建园时就做好规划,直接建设成男女分厕的如厕环境。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香港幼儿园的设计经验。香港幼儿园大多男女分厕。到了如厕环节,教师会要求幼儿按性别排队,以此培养幼儿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认同。厕所外分别贴有男、女幼儿两种非常形象的指示牌,便于幼儿根据指示牌进入厕所。

如果幼儿园现有的如厕空间比较充足,但无法分设男女厕所,那么可以采用一定的遮挡物将男女如厕区域加以分隔,以引导男女幼儿从不同的通道进入各自的如厕区域。遮挡物不需要太高,只要高于幼儿的视线即可,从而既起到分隔作用,实现男女分厕,又不会阻挡教师的视线,便于教师对如厕环节的管理。

如果幼儿园的如厕空间不够充裕,没有办法通过隔断实现男女分厕,那么可以考虑实行“时间分厕”,即男女幼兒分批如厕。不过,这样的如厕方式需要教师妥善解决幼儿消极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7.

〔4〕刘晓东.儿童本位:从现代教育的原则到理想社会的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4,322(5):64-77

〔5〕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2.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如厕男女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男女有别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