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很多教师明显感觉到:语文没有固定答案,也没有一套吃遍天下的教学模板,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切实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呢?本文研究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并结合人教版教材进行了案例分析。观点如下: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三、渗透人文教育,开阔文化视野。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课堂;有效性
语文是学生的母语,也是学生日常生活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正是因为太过熟悉,很多学生打心眼里轻视语文,甚至对语文学习不以为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学生认为语文没有用、不想学语文。造成这一教学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又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落后脱不了干系。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革新教学理念,紧跟新课标趋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结合自身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个击破: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达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前提。回顾过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采用“粉笔+黑板+口頭讲解”的方式,仅仅靠一本书和一张嘴教学,极大消磨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没有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各种多媒体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出现在教育改革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诸位教学改革工作者强调整合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引入多媒体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重塑精彩课堂。
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教学中,正式导入课文之前,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CCTV—3电视散文诗《背影》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接着,在歌曲《父亲》的渲染下,我正式导入教学。由于之前已经有了视频和歌曲做铺垫,学生都很好进入了课文情境,学习兴趣大大激发,为顺利开展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意识
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主体作用,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课堂渐行渐远,不仅无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独立思考,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发出了新挑战,也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组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自身努力和教师帮助下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背影》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认真阅读买橘子的段落,相互讨论,分别从三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么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我请学生按照座位排列的方式,就近组成三人小组,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合作交流。学生积极与同桌之间展开了交流,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不忘征询同伴的意见。几分钟之后,我请每组派一位代表简要称述一下观点,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我与学生一起明确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一段分别从父亲的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的动作三个角度细致刻画了背影。(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表现了父亲穿着朴素、心情沉重;(2)走路的姿势“蹒跚”,表明了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3)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展现了一位行动不便、步履艰难的父亲形象。通过一层层抽丝剥茧,学生获得了问题的答案,他们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明显更加愿意积极思考了。
三、渗透人文教育,开阔文化视野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育一直因其应试教育特点明显为人诟病,不论什么文章,教师总是先拿来肢解一番,非要从写作技法、行文结构各个角度教学。学生麻木地在教材上记录几个知识点,再背一背优秀段落,一篇文章的教学就仿佛大功告成了。这种毫无情感的教育往往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感,一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对于本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除了作为交际工具使用之外,语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具有深远的人文教育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渗透人文教育,进一步开阔学生文化视野。
《背影》一课教学中,笔者不仅仅要求学生理解叙事纪实散文的写作特点,还从文章出发,引导学生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我布置了阅读席慕蓉《生日卡片》、冰心《繁星》、《春水》、贾平凹《关于父子》的任务,请学生结合这些描写亲情的文章,谈一谈自己的亲情故事。我用了一整节课时间,在班级里面展开了一次情感交流大会,还把学生家长悄悄请到了教室。这次活动给学生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学习体验,在倾听故事和分享故事的过程中,他们深刻感受到父母之恩大过天的情感内涵。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次升华,也是学生情感品质的一次升华,我本人和学生都收获甚多。
加强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为新课改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支撑,有助于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形势风云诡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积极关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09):123—124.
[3]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7(02):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