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研究在区分翻译行为中的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之后,可有效细化对译者语境与作者语境、翻译中顺应过程的考察,展开对翻译关联度的定义及其可否计算的思考,并得出“顺应是前提、关联是驱动”的结论。
关键词:关联;顺应;翻译行为
一、引言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关注说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和听话人解码、推理话语的过程;翻译研究侧重对译者理解原文、重构原文意义的观察。两者将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区别在于语用学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翻译研究较多关注文本和书面语言。而翻译研究之所以可以借鉴语用学理论,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只是涉及的语言种类存异(何自然、陈新仁,2004:193)。
李占喜(2005)从语用综观论视角出发,依据综观视角下的语用顺应理论,对翻译过程及相关焦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做出的各种选择顺应活动,描写并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语境选择顺应的关系,从新的视角认识各种翻译现象,并试图建立以语用综观顺应论为基础的翻译选择顺应模式。他认为翻译过程具有非线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译者顺应体现在认知、社交、物理世界三方面,并通过与顺应论中的“社会心智”作比较,提出“翻译常态”的概念。
刘建刚(2007)按照Gutt的观点,将翻译本身视作一个语用概念:它属于间接交际情景,因为翻译实际上是译者脱离源语语境引述原作者的话语的行为。他以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与Nida、Catford等人提出的“翻译等值”等概念作为理论基础,将语用选择和等值翻译结合,并就宏观层面上的语用选择(含意识形态、顾客、译语读者、译者主观性等因素)与微观层面的语用选择(细分为词汇、语义、句法、文本、文化等)逐一展开论述,提出“源语关联趋向原则”和“译语顺应趋向原则”。他认为两原则或单一呈现,或两者兼有,主要是受到语境、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
笔者的思路是建立在对翻译与翻译行为本质探索的基础上,主要是译者行为批评(周领顺,2014)和翻译原型(龙明慧,2011)给予的理论启示。
二、理论基础
1.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以译者行为为切入口,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旨在评价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双边关系的描写性、批评性和框架性翻译理论。具体地说,它以译者行为的评价为入口,以译者质量的评价为出口,在翻译社会学和描写译学的框架内,走翻译批评—译者批评—译者行为批评之路,构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体系(周领顺,2014:3)。该研究在理论上拓展了传统翻译研究视域和翻译批评研究视域,连续统评价模式的构建,丰富了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研究的内容;在实践上则可作为翻译批评的评价工具或译者实践的自律准则,既可用于译者行为批评实践,也可用于翻译文本的批评实践(同上:4)。
2.翻译原型
翻译原型研究运用原型理論进行范畴分析,重点对翻译范畴本身、翻译标准、翻译学科框架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龙明慧,2011:204-210)。该研究通过对翻译范畴结构的分析,说明翻译范畴的原型效应,明确翻译原型的形态表现,并围绕翻译原型对翻译进行灵活界定,突出翻译范畴的稳定性和开放性;通过对翻译标准的思考,提出翻译原型的标准和以原型标准为基础的翻译标准体系;在原型理论视角下,对各种类型的翻译在翻译范畴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勾勒出一个灵活开放的翻译范畴体系。
三、“关联-顺应论”下若干翻译问题的探讨
1.译者语境与作者语境
周领顺(2014)从翻译定义的狭义和广义着手,区分翻译行为与译者行为。他认为,只有狭义的译者行为(仅从事文字转换工作的人或机器的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行为;而广义的译者行为,则是受到市场、读者等外部需求或环境条件制约的文字转换工作,同时也为译者的认知、思维、能力等因素影响。因而周的研究侧重译者行为。
笔者认为,考察顺应论下的翻译过程及其制约因素,当属译者行为研究,不能笼统地归结为翻译过程研究。所以,李占喜(2005)关于翻译中需顺应的语境是译者语篇语境的论述,有细化的可能和必要。就译者语篇语境而言,译者所处的角色不再只是文字转换工作的承担者,因受到外部制约,他需考虑读者(兴趣)、出版商(销路)等要素,甚至还需考虑作者(版权)的态度。笔者认为,此时的顺应语境可由译者语篇语境与作者语篇语境组成;译者语篇语境主要包含译者角色、工作任务、市场需求等要素,作者语篇语境主要包含写作目的、(原文)读者反应、销售情况等。
不过作为译者需要考虑的语境构成不可能囊括以上全部,只可能是部分,至多也只是(无限)接近:例如,译者可能调查原文的销售和读者反馈,以决定接受或拒绝出版商的邀约。其中,两种语境有共享成分——原文语篇:作者语境中的原文只是一种呈现,是静态文本;译者语境中的原文是翻译转换的前提,是动态文本。
2.翻译中顺应过程的动态性与意识突显
(1)顺应对象:译文的读者对象和语言的选择
如果是将Uncle Toms Cabin翻译给中国儿童看,译者笔下译出的必须是以儿童或与之相当的口吻,不然就不符合出版商的要求;再如,网络上出现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获胜演讲的古汉语版本,让人耳目一新。
(2)顺应层次:交际信道、语义或命题内容、句法、语音等
I.交际信道:译者根据原文语体或翻译场景,选择口语或书面语作为译语,但并不意味着就固定不变,由于顺应对象的需求,中途一处或几处皆可实现译语语体的切换;
II.内容传达:译者需时刻注意变化着的已知和未知信息,既要准确表达作者话语的明说(即通常所说的“信”、“达”),也要准确推测作者话语的隐含义,以避免词不达意或错译误译;endprint
III.句法层次:原文表达受记忆和计划限制,呈现线性状态,但译文并非都呈线性,译者会因读者层次(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译入语特征(语法、词汇、语音、文化等)、翻译场景,甚至是个人喜好等因素调整译文语序,以保证通畅传达信息;
IV.语音层面:就口译而言,源语交际者由于受到地域、教育的影响,会给翻译人员带来口音辨别上的困难;而语速快慢、重音重读则又提醒译者注意对话语主旨和重点的判断。
(3)顺应程度
翻译过程并非如贝尔模式(Roger Bell,1991:59)所说的线性(刘绍龙,2007)。译者有时会跨越式地分析或翻译后面的内容,然后再处理前面遗留的词汇,尽管译者的书写倾向一句句地进行;口译场合中译者也会进行会话修正,以补充之前(说话者)的遗漏或提醒读者听众回顾比较重要的信息。由于出现这类跳跃式的回溯翻译,译者的词汇选择过程肯定不再是一条直线,而且直接影响译者对翻译的顺应程度和速度。
(4)顺应功能
译者如何推测作者的隐含意,如何运用翻译的各种策略,是考察翻译过程中顺应功能,归根到底是研究译者对翻译语境的顺应能力。笔者猜测,是否存在译者的顺应能力一说;如果存在,该能力是如何表征的,又受到哪些因素或层面的制约?(可能受双语水平、教育背景、翻译能力或经验、记忆能力等影响)
3.关于翻译关联度的计算问题
近年来的翻译研究逐步从规定走向描写,从侧重考察翻译作品(质量高低、方法优劣等)转向描述翻译过程。翻译是一种兼具跨语言和跨文化双重任务的交际行为(何自然、陈新仁,2004:197),势必存在关联性计算的问题。而根据关联性的公式(relevance=cognitive effects/processing effort),认知效果恒定下,主观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而最佳关联却不能简单地运用该公式轻易计算得出结果。笔者认为,该公式可以为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争论提供可行方案。
翻译形式还有节译、摘译、编译等其他类型(见龙明慧,2011:180),而直译与意译最具代表性。直译,或字面翻译,是译者主观上片面追求最大关联驱动下的结果。在(包括译者)的读者不存在错误理解或未能理解译文(认知效果恒定)的情况下,由于字词单译比意译(调整词序、深度选词)耗费较小的认知努力,直译的关联度的确高于意译。但是这并不包括鲁迅“宁信而不顺”的观点(即死译):该方法忽视译文不顺畅可能导致的译入语读者的理解问题,在耗费最少认知资源的前提下,造成趋向于零的认知效果,即译文关联性近乎为零,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与直译相对,意译则根据原文的大意,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语言、宗教、物质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也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因此,意译耗费较多的认知资源,取得与直译几乎相等的认知效果,其关联性自然不如直译(非最大关联),但却更易为读者接受,如果同时满足了出版商、评论家甚至是作者的要求,译者在译者语篇语境中便达到交际效果的最佳关联,最大化地实现交际目的。
由于“在(文字乃至思想)转换时不遭受任何损失”、“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出入,而且使读者读了译文后达到与读原文者相同的感受”的“理想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谭载喜,2011),想要达到翻译中“绝对的”最佳关联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笔者认为,翻译(行为)是寻求最贴近原文文字效果(语法、语音、句法等,話语明说与隐含)、兼顾外部社会制约条件(非文字)、实现交际效果最佳关联的译者行为。翻译中实际效果的关联度只可能“无限”接近理想中的最佳关联,换言之,译者无法确定哪一个关联点处于最佳关联,那么各个关联点实际处于最佳关联的竞争中,这也就解释为什么一部作品会同时存在多个高质量的译本。
此外,一个(或多个)译者针对单个字词句出现几种甚至几十种译法,表明译者在单个动态顺应语境中不断挑战(静态)文字极限(不断修正自己的译文,进而造成关联点一直处于运动中),也表明几个译者在同一顺应语境中争夺同一最佳关联点(但并非有意识比较)。关键问题则在于关联度的计算问题。
四、结论:顺应是前提,关联是方向/驱动
如果是最纯粹的翻译行为如机器翻译,由于没有多少人为因素参与,顺应程度与顺应功能并不涉及其中,但顺应对象(研究人员)和顺应层次(语义、语音、句法等层面)仍然存在;也即是说,此类翻译也必产生交际的顺应性:交际介于研究者与机器之间,否则便无存在必要。而复杂的翻译行为(就是译者行为)受到主客观因素制衡,除顺应对象和顺应层次两个条件外,存在顺应程度(非线性特征、顺应速度等)和顺应功能(推测隐含等译者语用能力的考察)。据此,笔者认为,翻译中的动态顺应是翻译(译者)行为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
翻译作为使用双语(或多语)的交际活动,(译者)旨在尽可能向读者“原汁原味”地传递原文,同时也要确保读者尽可能“完全”理解接受原文(明说与隐含)。如上所述,译者追求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关联,且在翻译行为终止前,译者认知努力所承载的认知效果一直在最大关联(字面直译)与零关联(逐字死译)之间运动;这种运动,可能是译者个体在单个译者语境下所作的努力,也可能是多个译者在同一译者语境下互相竞争的行为。据此,笔者认为,实现交际效果的最佳关联是翻译(译者)行为得以存在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Bell, Roger.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Longman, 1991.
[2]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李占喜.选择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的语用综观论视角[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4]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5]刘绍龙.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和修正[J].中国翻译, 2007(1).
[6]龙明慧.翻译原型研究[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
[7]谭载喜.翻译与翻译原型[J].中国翻译, 2011(4).
[8]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 理论框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2016N38M)
作者简介:章琦,男,江苏常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翻译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