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碧蓉
摘 要 课堂提问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恰当地运用提问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生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课堂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056-02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提问不断,内容简单。不少教师的提问,学生几乎不要思考就能立即回答了,整个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质流于形式,肤浅,华而不实。这样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任何益处。(2)只注重结论,忽视思维过程。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只偏重于结论,如“对不对”,“答案是什么”,“哪一个是对的”,等等,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答案是对的”,“你为什么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等,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的缺陷和错误,得不到及时的弥补和纠正,思维水平也难以提高。(3)只求答案正确,排斥求异思维。有些教师一心期望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或书本的答案完全一致,如果学生回答得不一样,还未等学生说完,老师就急切地打断:“错了,不用说了。”接着就点名叫另一个学生回答,或自己把准备的所谓标准答案全盘托出,教师的这种轻易否定或置若罔闻,不是把创造之花,思考之苗给窒息了吗?(4)提问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回答,或答不到点子上,好像学生启而不发,实际上是“启不得法”(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喊几个优生回答,而不顾及后进生。(6)提问后不给思考时间急于求成,问后即找人回答。以上这些做法,不同程度地滞阻或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使提问得当,切中要害,发人深思呢?怎样让学生的思想一下都活跃起来,使思维真正得到训练呢?在此,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把握好提问的难易。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解答问题的能力,然后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应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解答为宜,也不能太易,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解答。难易适中的问题,就像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活动起来,并向纵深发展,思想才能得到训练。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或答案错误,就要或点拨引导,或分解难点,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难问题化为易问题,为学生答题铺路架桥,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通向“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要把握好提问的形式。不同的授课类型要使用不同形式的提问。上新课,要求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应多用回忆性提问,使学生由已学知识产生正迁移,过渡到新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遇到难点适当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获得新知识。上总结课、复习课,多用总结性提问、比较性提问、创造性提问,以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广泛的思考,通过总结、比较、创造想象,从而系统地深入地掌握已学的知识。如果把课堂提问加以分类,似乎更容易把握住提问的时机,使提问更加科学。课堂提问可分为新授前的复习提问、过渡提问,讲授中的突出重点提问、化解难点提问,小结中的知识总结提问,还有为激发兴趣而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问、应用性提问等。这些提问应用得及时,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要把握好提问的对象。教师发问时应当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等全体学生思考一遍之后,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教师所提的问题,并使全班学生都在心中试拟一个答案,还能更好地对某个学生的答案加以评价。发问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有些教师往往依照学生的座号、点名册上的顺序依次发问,这种机械的发问方法,虽然可以使发问的机会平均分配于全体学生,但是因为发问既有一定的次序,学生就知道这个问题应该轮到哪位学生解答,其余的学生,就可以不注意了。所以教师发问时,不要有一定的次序,使学生无法推测这一问题,应该轮到谁去解答,因而全班学生就不得不注意了。不过教师发问的机会也要平均分配于全班学生,不要只向少数聪明的学生发问。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需要停顿,有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与问题的难度相匹配。不同的问题,应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巩固性提问,以后进生回答为主,以考查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创造性提问,以优生回答为主,让优生带動后进生拓宽思路;一般性的提问,要让中等学生回答,使多数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提问的面要广,人要准,努力调动全部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共同提高。要杜绝只问几个学优生或对准一个学生追问不舍的提问方式。
四、要把握提问的时机。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一个恰当时机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想像进行思维,在云涌雨会之际,点燃智慧火花,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产生顿悟,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良好的教学运行效果。提问中,先由一个个小的问题的提出为一个要解决的大问题的提出创造时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发问后要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要让全班学生都思考,有充分的准备,再找学生回答。不要先指名后发问,也不要提问后,立即指名回答。学生回答后要及时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反馈得到提高,也便于其他学生的继续思考。教师也可由这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提高提问效果。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要让学生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以便教师把握提问的。
五、教师提问要心诚。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智现状。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带头打破“一言堂”,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真正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一名好教师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能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在课堂提问中,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善意心切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策的手势,劝勉温暖的言语,都会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要善于捕捉“闪光点”,给学生以正确的褒奖,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说尽。教师应为学生超过自己而欣慰,教师应该是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不是凌驾于真理之上的圣人。谦逊豁达,虚怀若谷的教师不仅可以授业解惑,而且可以传学生治学之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动态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