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萌+王勋荣
摘 要 论文以空间模式转型与再造为切入点,指出图书馆空间正面临理论滞后、体系局限、模式封闭和基础薄弱的制约与挑战,呈现出空间结构网络化、功能综合化、服务智慧化和环境生态化的再造发展趋势。实施“互图”空间跨界联盟、嵌入整合和协同创新战略,是推动图书馆空間模式转型与重构互联网+图书馆新空间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互联网+ 图书馆 空间转型
分类号 G250.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5.×××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urrent theory is lagging behind, with systematic limitation, blocked mode and weak basis, which restricts as a bottleneck of library space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current librarys space structure is networking, the function is more comprehensive, service is intellectual and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ecologic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board alliance as internetlized library, embedded the integration, creation and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will push forward the reforming of space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 new style of library space.
Keywords Internet+. Library. Space transformation.
空间是人类栖息繁衍的家园和社会演化发展的场域,从无意识到理性化,历经古代、现代到当代的历史变迁,跨界融合和超越发展不是梦想,如今已成为全球性竞争发展的战略新视野和炙手可热的关键领域。在此情势下,“互联网+”横空出世推动了这一浪潮发展,也使图书馆面临空间模式转型与变革(以下简称“转型”)。但为何、向何、如何“转型”与再造?审视现状,展望趋势,构建战略,是不可逾越的空间环节和历史阶段。图书馆须以此为逻辑起点,立足本体,借助“互联网+”,走联盟协同创新之路,加快“转型”,再造“希望的空间”[1]。
1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模式转型的现实反思
所谓“转型”,是指图书馆适应“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需要、改造传统、创新范式、再造空间的过程和方法。这与2011年第77届国际图联大会提出的“图书馆自我超越——整合、创新与信息普遍获取”主题前呼后应。当前,图书馆空间“转型”正面临四大矛盾的纠结和挑战。
1.1 战略创新与理论滞后矛盾
“互联网+”战略崛起,适应了社会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一种融合扩展协同创新的战略新思维和价值新取向,其战略外溢性与模式创新性日渐突显,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发展趋势,为图书馆“转型”奠定了基础。然而现实与理论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现象,反映在“互联网+”战略与图书馆空间模式“转型”上,一是观念落差,行业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是图书馆空间架构的根基和定位。“互联网+”开启了新一轮重构再造“转型”,但转变重收藏轻实用、重工具轻人文、重纵向轻融合的传统思维观念和定势,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必须破旧立新,破除一切陈规陋习,重建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合力发展的空间新理念,为“转型”开拓方向。二是理论薄弱,任何时候理论的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眼下,图书馆“转型”不仅需要观念创新,更需要理论支撑。新世纪以来,理论的活跃与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2008年《图书馆服务宣言》发布,标志着当代图书馆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踏上了“转型”的新起点,迫切需要从“互联网+”的实际出发,吸取新理念和新元素,丰富创新空间理论,改变理论薄弱状态,为“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1.2 体系重构与空间局限制约
体系重构属于制度建设范畴,是图书馆“转型”的关键环节。当前,“互联网+”正以一种开放发散的空间战略新思维推动着图书馆空间发展。对此,业内学者李国新在“权利时代的图书馆”巅峰论谈上声称“我以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已经发展到了可以提炼和总结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时候了。”[2]这可视为理论界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图书馆体系,推进事业发展的战略自信和预期。“互联网+”时代,“互图”双重体系迫切需加强衔接创新和进一步交融,以期克服空间“短缺”“封闭”和“松散”的局限。一是体系“短缺”。在空间视野下,体系是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概念,时空统一,结构完整,范围覆盖是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图书馆空间体系基本形成,但还不健全。突出表现在总体制度供给力还不能满足图书馆体系构建与发展需要,特别是法治制度建设滞后,我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草案)》目前尚在修改完善过程中,还未正式颁布,而且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衔接也需统筹规划,在加快图书馆空间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交融创新与补缺是“转型”的必要条件。二是体制“封闭”。图书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与共享是图书馆空间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模式。但目前缺乏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分担,这种封闭单一的体制模式极不利于空间发展。未来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书是为了用的”价值信念和“平等权利的原则”[3],突破行业体系“围墙”,面向社会,多元合作,协调发展。这是“转型”的关键环节。三是机制“松散”。图书馆空间机制是以执行与效率为目标的,长期以来,图书馆实行行政主导、分级管理、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利弊皆有,部分缺乏深度沟通和互动,未真正形成联动一体的格局,极不利于资源管理与均衡发展。因此,图书馆“‘下一代系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寻找到各类业务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继续耦合为逻辑上统一的整体。”[4]这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方向。
1.3 功能整合与模式封闭挑战
当前,“互联网+”的渗透与融入突破了空间屏障,倒逼图书馆改革与发展走向深化,面临功能整合与模式重构的挑战。一是功能整合。“互联网+”与图书馆结合,是一种促进功能衔接优化整合的过程和体系再造。因此,有必要強调功能的系统观,加强集约性和统筹性,求同存异,协同创新,充分集聚优势,体现特点,打造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泛在化、个性化、智慧化的功能体系。这是图书馆“转型”的核心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模式创新。这对于“转型与创新”具有特别意义,因为功能整合是必然要求和趋势,但没有现成的范式可以借鉴或套用,惟有创新,才是出路。模式构建的基础在主体,关键是创新。“互联网+”与图书馆是不同的社会主体,一个属于科技范畴,一个归属于文化领域。受传统思维影响,业内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框架,走的是引进借鉴的路径,与空间再造与模式创新有着质的区别。“互联网+”深刻触动了图书馆功能结构,产生了需求共鸣,显现出融合协同创新的潜质和发展前景。目前,“互联网+XX”(如金融、制造等)捷足先登,提供了融合协同创新的经验和启示,但共性替代不了个性,归根结底,自主创新是大道。
1.4 服务升级与基础薄弱冲突
服务升级,是图书馆空间“转型”的根本动因。关键是“围绕信息与知识(资源)服务及管理中心”[5],不断加强基础建设。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乃至管理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惟有借助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平台,强基固本,方能使信息知识传递更新更快,涉猎范围更广更全,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更趋人性化、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式及扁平化。目前制约服务升级的主要矛盾是信息技术基础与管理机制的薄弱。一是信息技术薄弱。这是一个以信息知识供给与读者用户需求结合为纽带、以流程为主线、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化的网络结构系统。其中,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是关键要素,支撑着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空间。然而,目前图书馆技术基础依然薄弱,迫切需要加强技术与装备武装,适应“大智移云”网络新环境,提供移动快捷优质高效的信息知识服务。二是管理机制制约。基础设备和技术装备是图书馆空间“转型与创新”的物质基础,决策与协调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亦不可或缺。目前受传统行政模式影响,沿用多层次多环节条块分割的垂直型管理方式,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重程序重考核重绩效,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等,不但不能适应“互联网+”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的要求,也有悖于图书馆业务管理特点。未来须将社会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放在突出地位,与时俱进地对馆员素质提出新要求,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模式转型趋势
“互联网+”作为一种跨界的合作媒介与创新机制对图书馆空间“转型”与再造具有决定性意义,呈现出空间结构网络化、功能综合化、服务智能化和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为战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1 空间结构网络化
空间结构网络化是指“互联网+”思维技术方法融入图书馆空间结构的定位坐标,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互联网络为载体、信息技术为依托、体制为关键、资源为基础、管理为保障的多元集成综合体,是物理实体与虚拟载体的有机统一。一是平台结构网络化。所谓平台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集聚整合一切有效资源并以数字化网络化方式提供优质高效快捷信息知识服务的新载体和辐射源,是推进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的基石。特点是空间开放与虚拟服务,关键是以“互联网+”为抓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融网上网下资源与线下线上服务一体,包括各类图书馆资源,加以优化整合,开发利用,形成网络化平台基础和服务体系,促进“转型”,向更具空间潜力和提升价值方向发展。二是信息技术高新化。这是一个基于IT行业平台,集计算机、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控制技术一体,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发展提升的过程,是图书馆空间结构网络化的主脊梁和驱动力。“当前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大发展的前夜。”[6]持续发展升级的信息技术不仅成就“互联网+”新媒体,也为创新图书馆网络空间模式和服务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深度嵌入读者用户空间,不断扩大信息知识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也融入图书馆技术空间,推动技术升级,激活信息能源,促进服务模式转型创新,开启智能化空间服务新格局。三是管理体系智能化。这是图书馆空间结构网络化的核心。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以人力与制度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已是“昨日之黄花”,正退位于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为主导的大数据现代管理新模式。以人为本成为空间管理的核心理念,高新信息化技术应用是主要手段,提升绩效与服务能力是根本目标,由此走向空间管理模式“转型”新阶段。
2.2 空间功能综合化
所谓综合化,是指通过空间内外结构因素整合形成综合体,体现在功能切面上即由面的局限趋于覆盖、体的封闭转向包容、能的单一走向多元。一是空间功能定位覆盖性。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是图书馆功能的基本定位,覆盖性是其重要特征。今日“互联网+”将图书馆带入一个数字化与网络化主导的传播空间,功能覆盖性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其特性是一切文化表现的无所不包与全面涵盖。”[7]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如英国伦敦公共图书馆等)已是开拓先驱,图书馆不只是藏书之馆和读书之殿,而是一个集文献、信息、教育、交流、研究、体验、休闲、乃至社区服务的综合体。“互联网+”将以无穷的想象力加速这一趋势发展。二是空间功能体系包容性。包容性是“互联网+”的独特禀赋和特征,与“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经济理论交响共鸣,实质是增长,要义是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一旦融入图书馆空间功能体系,就能绽放出包容性综合化效能,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顾此失彼、高耗低效的瓶颈,建立传统与现代沟通、实体与虚拟结合、平台与要素和谐发展的空间功能体系,为空间模式“转型与创新”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三是空间功能途径多样性。这是对“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功能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又一诠释。其一,“互联网+”融合发展走出了聚合优势合力发展之路,将图书馆空间功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其二,开启了统筹发展与协同创新之道,有助于克服理念、制度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壁垒,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推进空间模式“转型”。其三,架起了跨界组合与参与共享的桥梁,为建立双边合作共赢的空间功能体系开辟通途。
2.3 空间服务智慧化
智慧化是借助于高新技术实现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向读者用户提供虚拟化网络化移动化知识服务的过程和系统。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图书馆空间服务必将加快从文献服务向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空间服务转型进程。一是空间服务理念变革。“空间转向”(Spatial Turn)是上世纪后期“发生于人文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革新的思潮,”[8]对转变图书馆空间服务理念具有深刻启示。在此视域下,传统物理性固化不变空间服务观念已退位于智慧性流动虚拟服务新理念,并推动图书馆空间服务模式的“转型”。二是空间服务内容更新。得益于“互联网+”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图书馆空间服务内容突显出多样并存和创新发展的新特点,如传统(文献借阅与业务咨询)与数字(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数据库、音视频资源、网络资源)多样结合,智能、移动、泛在、数字化、智慧化创新发展,“包括手机短信、邮件、微博、微信、社交网络、游戏式学习、3D打印机、体感技术、二维码、信息交互终端、微电影、慕课(Moocs)等。”[9]内容的丰富创新日益成为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新增长点和竞争力。三是空间服务方式转换。传统空间服务方式弱化和新媒体服务手段强化,是全球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服务方式转型发展新态势。“科技应用远远超出了替代传统图书馆业务的概念,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了图书馆业务与流程再造”。[10]这在近年来国际图联(IFLA)发布重要文献,如2013 年《IFLA趋势报告》(IFLA Trend Report)和2014年《信息获取和发展里昂宣言》(Lyon Declaration on Accessto I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launched)得到引证。“互联网+”崛起为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提供了互联、移动、物联网等新形式,使无限资源共享、“一站式”和个性化服务落地生根。
2.4 空间环境生态化
图书馆空间在生态学视野下是一个内外结合、平衡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为此,生态化建设与发展必然提升到图书馆空间议事日程和战略高度。一是在宏观空间上加强图书馆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的协调发展,均衡关系,调节预期,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社会经济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信息知识支持和智力贡献,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在中观空间上确立以人为本和服务读者用户的理念,躬身为人人敞开自由开放之大门,满足全社会终身学习教育、职业生涯发展、修身养性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供资源、信息、知识、环境、设施等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使图书馆成为学习场所、信息海洋、知识摇篮、交流平台、研发基地、休闲港湾,彰显图书馆空间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三是在微观空间上坚持内环境生态发展,建设绿色空间体系,使馆内环境、设备设施、馆藏资源、信息技术、管理方式、服务体系等和谐共生,互动促进,优势互补,友好相处,协调发展,形成长效生态化发展机制。在“互联网+”环境下,尤其要注意正确处理技术与人文的辩证关系,倡导和谐发展,营造融历史性、社会性、专业性、科技性、人文性于一体跨界协同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模式转型架构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转型”与再造是一个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合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有机系统,具有全局长远系统的战略特征和意义。因此,确立“互联网+”新思维,引人战略大思路,围绕空间模式“转型”主题,探索空间再造战略架构,是理论研究走向深化,推进实践进程转化为现实图景的关键环节。
3.1 空间跨界联盟战略
跨界、合作、集优、聚力和发展是空间跨界联盟战略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转型”是多因素的集成和异质融合,不可能在一个单一封闭系统中完成,必须通过跨界融合与联盟合作,实现共生互补和协调发展。一是增强联盟意识,形成跨界融合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是互联网文化的精髓。进入“互联网+”新阶段,这一精神日益成为主流话语和流行观念,意味着市场经济竞争时代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对于“互联网+”和图书馆而言,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重在行动,贵在增强开放融合、互补双赢、联盟合作意识,重构空间价值观和发展观,并贯穿于空间再造全过程,固化于联盟合作的新实践。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对接融洽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新体制。制度问题是跨界融合形成联盟的关键。从历史渊源看,“互联网+”和图书馆有着内在空间(信息)的必然联系,但在制度方面却横亘着空间屏障,体制间缺乏应有衔接。当前应从战略和法治的高度,加强促进空间合作联盟的法规制度建设,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互图”跨界合作,为图书馆空间“转型与创新”提供制度保证。三是重构资源体系,架构跨界融合合作联盟互补共享的新平台。这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人、财、物、技和空间环境,是“互图”跨界合作联盟的物质基础和重点领域。从空间再造基础而言,资源互动与整合具有决定性意义,“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业态为图书馆空间“转型”奠定基础。因此,从实际出发,加强“互图”空间资源互联互通,促进开放共享,是共建资源新体系和提升空间服务功能、密切空间联系、拓展空间发展领域的主渠道。
3.2 空间嵌入整合战略
嵌入整合是“互图”空间跨界融合走向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之举。提升到战略高度,旨在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是重要性。引入“转型”,强调整合,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空间逻辑概念,即在原则上不失普适性,在方式上具有嵌入性,在目标上凸显整合性,融入图书馆空间,必然带来“具体关系以及关系结构”[11]变化,形成空间嵌入整合的积极效应,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形成空间开放、互利合作、互动发展的新思路,促进资源的共享及综合利用,提升社会文化服务效能,为未来空间发展开拓道路。二是必要性。这是“互图”的共同需要和利益。“互联网+”作为国家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其生命力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影响力,形成生产力,最大限度地促进价值理想实现。图书馆在“互联网+”環境下欲不失时机,加快发展,选择后发外生型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所谓后发外生型发展模式,是指图书馆对“互联网+”积极回应,在顶层设计部署指导下,借助于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和手段,推进空间“转型”,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其中,空间嵌入整合就是后发外生型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嵌入整合可使高新信息网络技术直接介入并促进技术系统升级,加速转型发展进程。这种转变不仅局限在有形层面,对观念形态影响更是深广长远,三是可行性。嵌入整合战略作为一种渗透合作机制和集成优化方式,运用于图书馆空间“转型”,具有理论与实践契合性和可操作性。嵌入需要条件,整合创造条件,两者结合打造战略,就能有效解决嵌入平衡性和整合有效性,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资源共享的空间体系。
3.3 空间协同创新战略
协同创新战略是辩证法在创新理论与实践上的具体运用,是指不同社会主体和利益预期基于共同的项目目标和平台,通过合纵连横、互动协作,有效组合、形成优势互补、集成创新的行为与过程。它作为一项致力“互联网+”图书馆空间模式“转型”的战略,就内涵而言是空间互动性、协调性、创新性的统一,就功能而言是促进空间变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动力。一是互动性。“互联网+”图书馆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既是互联网空间的扩展与延伸,也是图书馆空间的再造与创新。推进协同创新战略,就是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如嵌入、引进、联合、众筹等,加强在各个层面和环节的互动,全面推进空间共创与发展进程。基于互动主体多元性和过程阶段复杂性,在加强资源与技术互动促进同时,还需注重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形成依法治理和制度管理机制,保障互动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协调性。统筹协调是科学发展关键,也是协同创新战略的润滑剂。现实中因体制与利益多方面原因,事实上存在各守其位、各司其职的弊端。图书馆空间转型再造,呼唤“互图”加强深层次合作和协调发展。尤其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体制优化和服务提升方面增强协调性,提高有效性。三是创新性。这是“互联网+”精髓,融入图书馆空间不仅深化了信息知识服务、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改革与创新,而且促进了跨界协同创新,包括跨国界、地区、行业、领域和部门的横向协作创新,推动空间创新由点、线向面、群的转变,形成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大众创新创业的新空间。
4 结语
“互联网+”正以一种独有的合力、张力和创新力,为图书馆空间模式转型和再造提供契机、动力和平台。在“互联网+”环境下,客观条件变革已使图书馆日益突显出空间结构网络化、功能综合化、服务智慧化和环境生态化发展的新态势。这是一个渐进蜕变需要重构再造的过程,关键是转变观念,突破瓶颈,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实施“互图”空间跨界联盟、嵌入整合和协同创新战略,必将推动图书馆走进“互联网+”新时代,再造充满璀璨智慧和迷人魅力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 1 ] [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2 ] 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基石:“权利时代的图书馆”巅峰论谈[J].图书馆建设,2015,(1):4-19.
[ 3 ] [印]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M].夏云等,合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 4 ] 刘炜.关于下一代图书馆系统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7-9.
[ 5 ] 朱强.国外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12-14.
[ 6 ] 范并思.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12-13.
[ 7 ]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64.
[ 8 ] 吴红涛.作为方法的空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11):86-91.
[ 9 ] 杨新涯,等.向服务平台转型的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实践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9):23-27.
[10] 曲蕴,杨佳,李妍.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趋势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5(1):B-19.
[11] [美]馬克·格兰诺维特.社会网络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
蒋 萌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江苏常州 213184。
王勋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江苏常州 213184。
(收稿日期:2016-07-07 编校:陈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