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教育学校体育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6-27 10:22李红英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

李红英

摘 要:體育作为锻炼学生身体和学校开展活动的教学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良好手段。在教育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我的意识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培养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职业化教育;学习体育;学习兴趣;培养

一、职业化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职业学校大多都采用分类招生和单独招生的招生方式,其中一些人对体育的认识模糊,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不高,认为体育课就是玩,是自由活动等,所以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1.传统的体育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上体育课。再加上他们活泼好动,对体育项目会产生不同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喜欢比较能展现自身能力的项目;还有部分学生喜欢技巧性项目;而更多的学生喜欢篮球,这可能受NBA篮球运动影响,看到NBA球星精彩的过人技术和扣篮动作,学生就会产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得喜欢篮球学生明显多于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学生。但是由于学校受到运动场地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会降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尤其是女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基本不参加体育运动。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学校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影响。

2.学生身体素质差

受应试教育影响,再加上学校以往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要求不高,一些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从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身体素质越差,就越不想参加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运动负荷稍加重一点,身体就承受不了,导致教师不敢加大负荷。职业学生已经处于生理发育期,如果平时休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将影响身体素质,进而导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心理素质不稳定

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不稳定的问题,会影响体育学习积极性。因为高校体育教学每堂课都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由于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因不能正确掌握讲授的各种运动技术动作而产生烦躁焦虑情绪,甚至会失去继续尝试的信心,产生厌倦心理。

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职业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女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她们对体育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而体育是学校的必修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投身到体育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三、职业化教育过程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1.拓展学习内容,增强文化素质教育

体育课程应在学习内容上积极创新,从而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体育保健等方面入手,再结合传统体育文化,不断提高职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2.清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在每一节课上尽量安排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并结合体操或球类运动,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喜好及心理特征来开展教学。运动地点要尽可能选在环境优美宁静的地方;教学设施应清洁,安全保护措施应到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当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她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逐步树立信心。

3.遵循个性发展原则

创造体育学习氛围,消除学生体育学习压力,让学生没有负担地学习体育知识,把一堂体育课当成是享受和放松的过程。教师应遵循个性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比赛或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培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不怕失败、顽强拼搏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 浏.体育心理学新编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曹守訸.试论学校体育中发展个性与集体主义教育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1990(1).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