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逸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使小学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体育功能和精神,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体育训练又十分辛苦,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是惧怕上体育课。若是作为体育教师再对低年级的学生严厉些,学生就更不敢参加体育锻炼了,这样不仅不能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还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学生培养感情,放低姿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并与之和谐相处,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树立起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为开展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打下重要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针对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发展中的不同个体,他们之间都会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并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帮助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获得进步,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年龄小,对体育锻炼产生恐惧感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师要懂得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恐惧,耐心帮助学生做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工作,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让学生明白运动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有助于今后顺利开展体育教学。
二、发挥运动器材优势,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器材是开展小学体育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运动器材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身心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讲授的体育教学内容,结合一定的体育运动器材,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增添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低年级学生有关“跑”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有关跑的体育内容(如,加速跑、快速跑、接力跑、追逐游戏跑等)结合运动场地条件进行教学。教师可先将跑的动作要领和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的灵敏度。以追逐游戏跑和接力跑来讲,教师可将两者相结合进行教学,在场地内设置一些矮小的跨栏和路障警示牌,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交替进行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接力跑的同时又兼顾跨越小小的障碍,增加学生参加运动的乐趣,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开展游戏教学,以乐促教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爱玩游戏的阶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结合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教学。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之下,获得更多更规范的体育运动知识,为树立小学生终身锻炼和终生运动的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各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根据这些数据为学生制定出合适的游戏教学内容,以乐促教,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在有关“投掷”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提前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沙包、小飞镖等,课上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沙包投掷比赛,看谁投掷的准确度高,动作规范。通过比赛教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投掷方法和挥动、抛掷、转体等基本技能,锻炼了上肢力量以及身體的协调度和灵敏度等。本课的教学,从投掷的动作方式到所使用的教学器具,都很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此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
总之,小学体育中有很多关于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以促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正可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懂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选择最适宜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法组织体育运动教学,让学生在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之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最终爱上体育运动,并真正乐于参加运动,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并构建出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万任洪.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3).
[3]蒋齐.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