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17-06-26 08:30徐云
新课程·小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言发展角色游戏幼儿

徐云

摘 要:幼儿在角色扮演、体验中得到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娃娃家”则是贴近幼儿生活的优选角色游戏。

关键词:角色游戏;语言发展;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掌握语言最快、最佳的启蒙期。幼儿角色游戏则为幼儿创设了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经验,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自由交谈,丰富语言交往,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开学伊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小班的宝宝们。第一天,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哭、吵、闹”的方式迎接周围陌生的一切。通过两周的观察,我发现小班的宝宝很难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有事情不如意就哭,朋友之间闹了矛盾不是打就是咬,说话要么口齿不清,要么嘟囔半天也表达不清楚意思。因此,“怎样提高小班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了我们新接手小班教学老师绕不开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及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班只有少部分家长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大部分农村幼儿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幼儿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致使孩子出了家门就不敢讲话。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很有限,语言表达普遍不够完整。

二、有效意义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内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得到各方面锻炼,语言能力和交往技能都能得到提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我在组织“娃娃家”游戏时,开始是由老师分配角色,后来逐渐过渡到幼儿自行分配。在分配角色时,幼儿间肯定会出现矛盾,此时,教师有机引导,积极鼓励他们想出尽量完美的办法,而当幼儿想出的办法被大家认可之后,不仅问题被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毫无疑义,游戏中相应的角色分配、角色交往一方面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去模仿、学习,从而掌握一定的语言词汇,另一方面有更多机会让幼儿进行相互交流,在角色扮演的实际交往互动中不断发展着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措施与成效

1.在角色游戏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显示,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经验,并产生自发的游戏活动,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学习语言的快乐。角色游戏的情节是在语言交流中推进的,因而丰富的语言是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游戏中,我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直接介入游戏区。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以妈妈的角色参与,邀请客人来家里做客。在活动中,我很热情地接待客人,用礼貌用语:“你好” “请进”“请坐”“请喝茶”等与客人交流,此游戏反复进行几次后,我又扮演成客人去做客,惊喜地发现这些语言孩子们运用得非常自然。这主要原因就是娃娃家角色游戏能让一些交往词汇得到反复的运用,又使幼儿的语言水平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引导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在角色游戏中养成文明的交往语言

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我班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小接触到的语言都是方言。现在年轻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许多孩子就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导致大部分孩子在交流方面都有些滞后,而且在他们的生活圈子里都是“地方方言”的语言环境,有的甚至还习得了许多不雅的言语。贤贤(化名)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邻座的小朋友不小心坐错了位子,他会立即说:“死开去,这是我的位子!”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他,他会一边爬起来一边说:“你瞎了狗眼了,怎么走路的。”我常会抓住这样的契机对他进行教育但还不见效果,于是我就让他多玩娃娃家游戏,让他在“家”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把一些文明礼貌用语巧妙地带到游戏当中,给贤贤树立了语言模仿的好范本。一个月后,贤贤的妈妈欣喜地发现贤贤口语上有巨大的变化,激动地夸我们老师有本领。事实上,贤贤的进步源于“娃娃家”游戏对他的影响力。

3.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广阔的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少且语言贫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交往,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事情。为了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尝试为不同能力的幼儿创设角色间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从而提高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我将“娃娃家”建构在一个“小区”内,这个 “小区”有许多家庭,还有“理发店”“医院”“超市”等。游戏时,我们引导孩子走出“家”门,到邻居家玩,娃娃去医院看病,或去买东西等,让幼儿有更具体、真实而且广泛的交流空间。

4.家园合作创新幼儿语言提升新平台

伴随着历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园时,孩子们能坚持用普通话交流,但回到家里,也当起小小“推普员”。但是,家长都不会说普通话,特别是爷爷、奶奶,致使很多孩子的吐字发音还是带着浓浓的“方言味”。我深深知道,必须为孩子创造“家庭普通话”环境。于是,我推动搭建“家园合作”平台,经常召开家长会,通过一些专题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展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让家长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发挥家长资源强大的作用。

功到自然成。我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能口齿清晰地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也会正确使用文明交往语言了。有多名孩子還获得各级演讲比赛奖,更多的孩子在家更加懂礼貌,跟人交流也更大方了。

参考文献:

[1]吴育红.学前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的特点[J].教育评论,2013(2).

[2]赵艳.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语言发展角色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学前儿童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及教育策略探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外来流动儿童语言发展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