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的临床分析*

2017-06-26 09:36卓潮凯赖延忠蔡丽珠蔡旭城黄妙璇
黑龙江医药 2017年7期
关键词:管组奶量体重儿

卓潮凯,赖延忠,蔡丽珠,蔡旭城,黄妙璇

(揭阳市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广东 揭阳 515300)

极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出生时体重<1500 g的新生儿,通常属胎龄为32周以下的早产儿较为多见,其出生后早期胃肠肝功能发育还未成熟,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和诸多并发症,导致小儿的存活与生长发育受到较大影响[1]。怎样保证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合理喂养、改善存活质量与存活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2]。近些年,因为新生儿急救技术以及新生儿围生期医学水平的不断进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几率显著提高,其中胃肠道营养条件的提高发挥了主要作用。有研究发现[3],极低出生体重儿通过给予早期微量喂养后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变快,当每天保持10~20 mL/kg的增加量依旧安全。早期微量喂养指的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24 h后以1mL/(kg·h)的速度进行持续胃管喂养。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的临床疗效,特对我院7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05—2017-04间我院及普宁华侨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儿均通过《实用新生儿学》中相关诊断标准予以确诊,随机将其分为3组,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组25例,胃管组25例,全静脉营养组25例。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组中,男患儿12例,女患儿13例;胎龄28~35周,平均胎龄(31.4±1.4)周;出生体重1000~1480 g,平均体重(1 365.5±242.5)g;平均Apgar评分(7.72±1.21)分。胃管组中,男患儿14例,女患儿11例;胎龄29~36周,平均胎龄(31.9±1.6)周;出生体重1010~1490 g,平均体重(1 372.8±245.8)g;平均Apgar评分(7.58±1.28)分。全静脉营养组中,男患儿13例,女患儿12例;胎龄28~36周,平均胎龄(31.8±1.5)周;出生体重1015~1485 g,平均体重(1 370.5±243.9)g;平均Apgar评分(7.65±1.25)分。3组患儿的出生体重、胎龄、性别、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条件

(1)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4周的患儿;(2)出生后开奶时间为72 h以内的患儿;(3)未出现严重感染、严重先天性异常、严重感染和酸中毒,以及低氧血症患儿;(4)生命体征稳定且无需行呼吸支持的患儿;(5)患儿家长均签署此次研究书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一般治疗:3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暖箱保暖以及微泵输液等,详细记录好液体出入量,密切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针对各类并发症实施相应预防措施。

1.3.2 营养护理:经口微量喂养组患儿在出生后24 h中便进行喂养,首先每次喂养1~2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水,观察患儿有无发生消化道畸形。之后喂养早产儿配方奶,奶瓶为医院自制,通过用一次性注射器来确定每次喂奶量,初始喂奶量为每天6~24 mL/kg,间隔2 h喂养,维持每天6~24 mL/kg的增加量,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满足奶量不足部分。

胃管组患儿通过应用F6胃管喂养,在每次喂养前均要常规检查胃管有无在胃中并标注,记录好插入时间与长度,每隔3 d应替换一次胃管;开始喂养时间与加奶量同于经口微量喂养组,间隔2 h喂养,在10~20 min中借助重力作用给完,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满足奶量不足部分。

全静脉营养组患儿借助静脉留置针喂养,首先输注浓度为12.5%以下的葡萄糖,输注速度是每分钟4~6 mg/kg,输注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维持血糖≤7 mmol/L;24 h中要补充充分氨基酸,氨基酸浓度应≤2%,2~3 g/kg/d;72 h中补充脂肪乳,初始剂量是每天0.5~1.0g /kg,维持每天0.5 g/kg的增加量,直到达到最高剂量为3 g/kg/d。首日液体摄入量为70~80 mL/kg,维持15 mL/kg/d的增加量,直到达到最高量为150~180 mL/kg/d。待患儿基本情况稳定后开始喂养,具体方法同于经口微量喂养组。

在为患儿增加奶量时,必须注意患儿的喂养耐受程度,如果发生下述现象则可能为喂养不耐受:(1)呕吐;(2)腹胀;(3)胃残留量>上次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1h的量;(4)胃残留物受到胆汁污染;(5)大便潜血呈阳性;(6)大便稀薄,还原物2%以上;(7)发生心动过缓和呼吸暂停现象加多。若患儿为前三项喂养不耐受情况时,可每天服用或静滴3~5 mg/kg红霉素,若无效则停止喂养1~2次。胃管组患儿如果发生胃内残留现象,注回残留奶液后补充到预估奶量,如果依旧有残留,则降低3~4奶量。

1.3.3 出院标准:患儿自主吸吮奶量为每天150 mL/kg,常规室温下体温正常,体重增长速度达到10~30 g/d,体重>2.0 kg,一个星期中未发生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停药和停止吸氧超过1个星期。

1.3.4 随访:医护人员必须做好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主要内容是常规体检、发育指数、头颅B超、头颅CT以及脑电图等检查。依据患儿的增长速度确定随访时间,6个月内的患儿随访时间为1次/月,6~12个月的患儿随访时间为1次/2个月,超过1岁患儿随访时间为1次/半年。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3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平均日增长克数、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3组患儿的喂养情况

3组患儿的平均日增长克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口微量喂养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达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均要显著短于胃管组与全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的喂养情况

注:与经口微量喂养组比较,*P<0.05。

2.2 比较3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口微量喂养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发生NEC率、口腔炎发生率以及光疗时间均要显著优于胃管组与全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注:与经口微量喂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肠道营养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素,但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动力功能低下,吞咽与吮吸功能差,再加之消化酶不充分,通常会出现喂养困难与胃肠不耐受,从而导致获得性营养困难[4]。早期微量喂养可以加快胃肠道动力完善与成熟,但是早产儿要获得协调的吮吸与吞咽功能通常要到34周,此次研究通过在早期运用无菌棉签蘸取奶液与葡萄糖水让患儿吸吮,患儿虽起初吮吸力较弱或完全不会吮吸,但是通过多次训练后吮吸力明显提高,结果表明经口喂养是可行的[5]。用无菌棉签蘸奶让患儿吮吸,不但达到了经口早期微量喂养的效果,而且还训练了患儿的吞咽与吮吸能力,弥补了非营养吮吸的缺陷。

早期让患儿吮吸,可以刺激患儿主动参与,加快胃肠排空,减少喂养不耐受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及早实现全口喂养,减少静脉营养液的使用时间[6]。早产儿吞咽与吮吸功能较弱,会使得经口喂养难度加大,但只要细心喂养,奶量均能完成,初始加奶速度应缓慢,每天加奶量为10 mL/kg最佳,即使患儿能够完成更多奶量,也不能快速加量[7]。

本次研究发现,经口微量喂养组患儿达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大约是18.6 d,而胃管组与全静脉营养组分别需24.7 d与22.5 d,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该两组中发生NEC的例数较多,禁食时间久,因此达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也随之增加。3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因均应用了静脉营养,总能量与总液量差异不明显[8]。经口微量喂养组患儿虽然开奶时间早,但是奶量不多,其主要是对胃肠道予以生物刺激,而不是满足能量所需,加快胃肠与食管蠕动,对分泌胃肠道激素予以刺激,改善胃肠动力,增强喂养耐受性;同时,胃肠蠕动的加快也会使得胎粪排出速度加快,粪便中胆红素的排泄也增加,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黄疸,减少光照。

通过此次研究证实,早期经口微量喂养能够及早达到经口喂养,加快患儿体重增长,减少住院时间与后遗症的发生,患儿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喂养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1] 韩芳.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0-2292.

[2] 向全蓉.早产极低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4):11,28.

[3] 黄立欢.极低体重儿早期和常规喂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127-128.

[4] 孙秀英,付聪,张丽娜,等.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8-20.

[5] 蒋晓宏,王柏林.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低体重儿中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6):745-746.

[6] 唐晓燕,胡琼燕,甄宏,等.体位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喂养期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88-1889.

[7] 汤文决,李琴.极低体重儿早期肠内微量喂养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08-112.

[8] 原春利.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4):48-49.

猜你喜欢
管组奶量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一种改良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模型的方法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内支架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小于2 cm下盏结石疗效的影响
置管方式及时间对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患儿尿路感染的影响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