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7-06-26 08:46黄小惠王兰芬胡姑长吴淑清
黑龙江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脑梗死

黄小惠,王兰芬,胡姑长,吴淑清

(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雷州 524200)

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表现为单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故临床上应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1]。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01—2016-08间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并比较其康复效果,以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6-08间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且单侧肢体运动功能出现障碍。此次研究征得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采取单盲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为42~83岁,平均(63.17±18.62)岁;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为41~85岁,平均年龄(64.82±17.9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做好患者的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并对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进行指导。

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详细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脑梗死的相关知识、护理配合要点、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并嘱咐患者如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2)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原因,针对患者负性情绪出现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疏导,告知患者“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对康复治疗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期护理。(3)功能锻炼:先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以关节被动活动为主,如关节屈伸、外展、内旋等,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更衣、洗漱、如厕等,鼓励患者多活动患肢。两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行走练习,从下床直立、单腿扶拐行走到独立行走,再进行上下楼练习,循序渐进。待患者可缓步行走后,患者家属辅助患者进行穿衣、梳洗、如厕、个人卫生清洁、用餐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其中,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工具为FMA肢体功能评分,主要是对上肢、下肢运动功能测评,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日常活动能力评估工具为Barthel指数,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效果越好;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GQOL-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情况

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情况 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分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因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引发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故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发病人群中占比约为70%,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即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在治疗后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3]。

偏瘫是脑梗死后遗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日常自理能力丧失,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临床上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主要是指针对患者康复阶段实施的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于常规护理中对病情急性期护理服务的重视,康复护理更强调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服务,主要是指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期存在的一切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康复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和规避,从而达到保证康复效果的目的[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康复护理,其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3个方面展开,其中,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告知患者相关健康知识,使患者对脑梗死康复知识充分了解,做好康复准备;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使患者对康复治疗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期护理;功能锻炼主要是通过有计划性、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逐步恢复[5]。

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且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的显著康复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可充分认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并对康复知识具备充足的掌握,掌握合理的康复锻炼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锻炼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效果,进而使其FMA评分、Barthel指数得到显著提高,而在患者康复效果、肢体功能得到提高后,因肢体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干扰相对减少,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康复效果,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1] 慕海芹.康复护理指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9(20):86-87.

[2] 罗坚,梁德贞,梁琴,等.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25-127.

[3] 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等.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5):72-73.

[4] 王宾艳,孙雯,刘芹,等.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5):415-423.

[5] 陈绪江,黄平强.康复功能锻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57-58.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脑梗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