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君
永春县东平镇人民政府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会计监督机制的构建,能够保证资金安全,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经营管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特点,然后指出了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监督 问题 对策
会计监督属于会计的一个基本职能,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避免会计造假、舞弊等现象的发生。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由于理念落后、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等,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只有不断对会计监督进行完善和改进,才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整体体制的健康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和普通的企业相比,会计业务简单,具有固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流向。而且,在资金的预算管理方面,具有严格的控制体系。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形成了以下特点:第一,要想实现会计目标,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方案执行,而且期间要考虑到多种信息因素的影响,例如预算结余、资金使用配比政策等。第二,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采用收付实现制,成为会计人员记账的基础。第三,会计要素包括五类,分别是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没有利润这一要素,是和企业最大的差别,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利润来源,只是执行上级部门的政策方针,并落到实处。第四,财务报表相对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资产负债表,二是收入支出表。
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决定了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来说,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能够规范各种会计行为,避免发生财务舞弊现象;有利于明确责权归属,防止出现越权现象,最终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促进资金预算管理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领导重视程度低
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现状,可见多数单位对会计监督工作并不熟悉,例如把监督工作当作是财务的预算控制,直接影响监督效果,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分析认为,问题关键在于单位领导不重视,没有科学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会计监督职能,忽视监督机制的构建。如此一来,无法从根源上制止财务舞弊现象,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成为监督作用不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原因。
(二)监督体制不健全
上文已经提及,单位领导对于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视程度低,因此监督机制往往设计不合理、运行效果差。主要表现为:有的单位会计兼任出纳,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登记、稽核等工作由一人单独完成;出纳兼任采购,现金管理和物资管理为同一人,致使国有资产安全潜在隐患;会计同出纳之间没有定期对账,致使货币资金账实不符;有的单位没有设置内部审计岗位,或者虽设有内控监督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并不贯彻执行,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起到资金监督作用。如此种种使得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例如,永春县x镇林业站长康某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用侵吞、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生态公益林补助款等国有资金100多万,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本人也被依法送检察机关处理。事后调查得知,此林业站只有康某一人,他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现金日记账和会计凭证登记都由他一人完成,资金安全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从此案例看出,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会计监督职能的缺失,才使他有可乘之机,也使得国家资产严重流失。
(三)监督欠缺独立性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部门的工作,一是向单位行政领导负责,二是向国家相关财政部门负责,这样的制度容易使领导独断专行,其权利高于监督力度,例如費用审批报销不严谨,员工的福利待遇不规范等,增加了单位的运营和管理风险,使得会计监督部门丧失独立性,导致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会计管理松懈,会计风险控制效果差,影响单位的管理效果,也不利于生下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
(四)会计人员素质差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差,吸收新鲜血液的力度低,员工年龄普遍较大。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虽然老员工经验丰富,能够面对诸多繁杂的会计业务;但缺点则是跟不上新知识、新理念、新设备的应用,尤其是会计软件技能偏低。另外,由于会计风险的存在,要求职工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而实际上这些员工的风险意识薄弱,工作期间经常出现不按原则做事的情况。
(五)外部监督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设计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民众审计,其中政府审计最为重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会计工作实现了由人工向信息自动化的转变,然而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了解不多,增加了监督工作难度,例如难以识别计算机造假手法。还有些单位在软件升级期间,想从往年账簿中提取数据信息比较困难,难以实现审计监督目的,例如部分单位私自设立小金库。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
(一)增强会计监督意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只有领导意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发挥出带头模范作用,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明确自身职责和权限,从而推动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在具体的操作上,领导应该利用自己的号召力、人格魅力,向员工传递先进的思想理念,促使工作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真正落实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在单位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健全内部监督体制
内部监督体制的建立,应该综合分析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和发展目标,保证两者的协调性。第一,对于不相容职务,采用互相分离的制度;登记、记账、结算、收付等工作,交由不同的员工完成,从而避免发生舞弊现象。印章的保管也是如此,要由多人进行分别保管。开展复核工作时,要求选择资质较高、经验丰富的两个人员,做好制单和复核业务。第二,保证会计、出纳工作的专一性,不能存在兼职现象。不断完善审批程序,严格审核所有的票据,避免出现错误。第三,组建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定期举办座谈会,分析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侧重点从原来的事前监督逐步转移到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提高职工、领导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做好审计人员的评价、考核工作,制定合适的奖励措施,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保证监督独立性
监管部门只有具备独立性,才能够实现监管目标,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为了保证会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财务管理工作和上级单位相独立,上级单位只有监督、审核的职能,不能进行管理干涉。第二,会计部门和会计监督部门相独立,要注意部门结构的设置、人员的选择等,而且会计监督工作地位,要高于会计管理工作。第三,会计监督部门和单位领导相独立,监督工作直接对上级部门负责,领导不能干扰或影响监督工作的开展。只有保证独立性,才能够提高监督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切实发挥监督功能。
(四)提高人員综合素质
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健全的监督体制,二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缺少人才队伍进行执行,即使监督体制再完善、再科学,最终的监督效果却依然不尽人意。具体来说,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个人素养、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可以将高校作为一个突破口,选用专业知识强、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为会计人员补充新鲜的血液,增强团队活力。另外,鼓励这些人继续学习教育,增强法律观念,为会计管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五)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一方面,从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管来看,社会监管的力度小,因此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重点培养审计人员的会计造假识别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财政、纪检、公众应该认真履行监督权,制定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通过法律武器,严厉打击虚构会计信息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覃智和.浅析当今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监督职能[J].财经界, 2012,(02):164-165
[2]聂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6,(02):79-80
[3]战喜中.稳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电算会计内部控制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2):140-141,142
[4]李晓明.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与服务的思考[J].现代企业, 2015,(04):70-71
[5]杨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J].现代营销, 2015,(09):53-54
[6]严宽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10):28-29
[7]李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集中核算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市场, 2011,(4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