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盛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师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先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发现化学奥秘的机会,高效地学习化学新知识,积极探究化学实验,认真完成化学练习,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让化学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先学后教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34-0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学能力,普遍对自主学习比较感兴趣,而且初三化学的内容相对简单、易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先,教师精讲点拨在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教师后精讲关键点
初中化学中包含着很多基础性的概念、定义、定律等,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课,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比较陌生,但却充满了好奇,他们迫切想学好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形式,让学生先自行阅讀教材内容,尝试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理解这些新的知识,然后教师再讲解知识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的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燃烧和灭火也积累了一些生活常识,所以教师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教材内容,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阅读教材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学生说知道了“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和与空气接触”;有的说了解了“缓慢氧化的现象,并且知道了缓慢氧化与燃烧一样都属于氧化反应”;还有学生说知道了“灭火的原理及灭火方式有很多种,要根据着火的材料来选择适合的灭火方式”。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了“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并且由此推理出灭火的原理有:除掉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这样,通过先行自学,再加上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形成了对化学教材内容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生先熟悉化学实验,教师后指导问题点
学生们对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通常都具有比较浓厚的探究兴趣。在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对即将进行的化学实验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透彻地了解,然后教师再对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强调,增强化学实验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时,教师先让学生熟悉整个实验的目的、内容,掌握实验的步骤。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此次实验的目的就是制取和收集氧气,实验的原理就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用到的实验药品、器材有:高锰酸钾、水、木炭、铁架台、大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等。之后,教师再强调实验的步骤和问题:“这个实验需要按照查、装、定、点、收、息的步骤,注意大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试管口要略下倾,试管的预热、刚开始有气泡不收集,先移导管再熄灯。”让学生注意到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而高效地完成化学实验。
三、学生先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后点拨知识点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适量的习题练习是巩固学生化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拓展化学学习内容的良好载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习题训练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完成习题,然后再进行点拨和精讲,帮助学生梳理、分析解题思路,让学生全面掌握解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化学习题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之后,教师出了一道典型的题目:如何分离FeCl3、NaCl、BaSO4三种固体。学生通过观察这三种物质,发现其中BaSO4是不溶解于水,其他两种物质溶于水;FeCl3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是固体,可以沉淀出来,再加入盐酸就可以还原成为FeCl3,这样就把三种物质分离了。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点拨:“像这类分离物质的题目就是利用物质反应后产生沉淀的特点,注意在选用试剂时要确保不能引入新物质。”这样,学生不但懂得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的依据,还明白了解这一类题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了自身的解题能力。
先学后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高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在组织学生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学习化学时,应做到灵活应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恰当地点拨,科学地指导,让学生爱上化学。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