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发生规律分析

2017-06-22 13:03庞梅
时代金融 2017年15期
关键词:财务危机网络环境规律

【摘要】网络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纷纷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寻求新的盈利模式。然多元化经营在分散经营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财务危机,一体化的网络经济会进一步加大这种风险,从而给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专业人才培训和财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带来了不可预知的新挑战,使企业面临著更多、更复杂的财务危机。因此,企业如何有效全面地识别、规避和控制财务危机是决定其在网络环境下较好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热点,通过调查研究客观审慎地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探讨了新形势下财务危机的表现、成因及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变革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 财务危机 规律 全局性

一、财务危机的内涵及表现

目前对企业财务危机的规范性界定国内外还没有权威的标准,学术界也没有认同度较高的统一定义。总的来说,对财务危机的解释有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宣告失败和破产的经济现象。如Altman(1968)认为财务危机是“进入法定破产、重整和被接管的企业”。第二种,基于财务危机的轻重程度定义不同的财务危机,因此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类型财务危机的各个阶段,但不一定破产倒闭。

从内涵来讲,财务危机主要是由财务困境导致财务恶化,进而循序渐进地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虽财务危机与财务困境的诱因都是始于资金管理不当而造成现金流短缺,但两者引起的后果严重程度不同,财务困境可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财务管理策略加以化解;而企业一旦面临财务危机则须及时实施必要且有针对性的举措,否则必会走到破产的地步。因而从管理的角度看,在将财务危机与财务困境加以区分的同时,强调财务危机的重要性会使企业在日常管理中重视财务困境的及时解决,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从而避免破产的窘境。

总体而言,对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大多集中在无偿债能力或破产清算等方面。由此,借鉴国内外财务危机理论研究成果,将财务危机定义为:由于企业自身经管不善、财务状况恶化,而使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遭受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困境,其具体表现包括持续亏损、流动资金短缺、偿付能力丧失、违约、倒闭或破产等。

二、网络环境下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

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其中,内部原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不善,营运资金流动性较差,债务过高,投资决策失误等。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场竞争,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一)财务危机形成的内部因素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直至破产的内部诱因主要有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两方面。

1.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诱因分析。

(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包括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两层含义。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决定着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对公司战略决策的影响程度;股权集中度是衡量公司股权分布状态和稳定性强弱的重要指标。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使得传统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理念面临新的挑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股权过度集中或分散都不利于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而使公司面临过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董事会治理行为弱化。企业因董事会治理缺陷而诱发财务危机主要包括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成员构成、董事会会议频率。网络经济下,规范而有效率的董事会是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董事会规模过小不利于对委托代理人的监督;规模过大的董事会易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董事会同样容易被委托代理人控制。公司内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股东、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董事会的独立性可抑制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有利于监督和决策两项基本职能的实现,提高公司价值。

(3)监事会职能缺失。公司治理最核心的是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间的受托责任关系,监事会为保证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应在该特定的受托责任关系中确保受托人履行自身责任。综合学者们的研究,监事会职能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监事会的独立性较弱,监事会成员大部分是职工或大股东所安排的。第二,监事会成员能力不足。第三,职责冲突。监事会的职责安排与独立董事职责、企业高管和职代会的监督存在一定的相容性,监督问题一旦发生很可能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2.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方面的诱因分析。

(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诱发财务危机的关键原因,由于产品市场、销售网络、管理模式和政策法规等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公司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企业对产品售价的调控能力、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化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从原材料供应风险、生产风险、产品风险、销售风险、总体经营风险的五大经营风险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企业生产方面的危机诱因。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隐藏的诱发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原材料供应不足;过高的生产成本、费用;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不科学的物流管理、存货管理;企业循环生产流程水平低等。

②企业营销方面的危机诱因。企业营销就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经营活动。其诱因主要有: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缺陷、忽视消费者需求、市场营销近视症、产品错误定价、企业对产品售价的调控力较弱等。

③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危机诱因。一个完整的企业战略包括战略制定、执行、评价与控制过程。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危机诱因集中体现在战略制定和动态调整两阶段,战略执行、评价和控制贯穿于企业各个管理活动。因此,企业战略管理对财务危机的影响主要是战略制定阶段的危机诱因和缺乏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对战略的适时调整。

(2)财务风险。

从筹资、投资和日常经营的各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融资风险。无论是新兴网络环境下的企业,还是传统企业转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对资金都有着强烈需求,尤其是处于成长初期的电子商务企业,由于自身资金短缺,盈利能力不足,留存收益较少,加之在行业中尚未累积良好商誉,往往会通过融资或贷款等外部资金来支持公司运转,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预期收益。但由于筹资的不确定性和企业不合理的筹资体系,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遭致融资困难。

②投資风险。由于网络经济下,企业筹资渠道愈渐宽泛,加之对市场缺乏一定的调查,使得企业资本结构中内外筹资比例不合理,筹资结构多元化。此外,网络经济属于新兴业态,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在衡量自身资本问题时,容易乐观估计企业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导致企业不合理的筹资结构,从而引发较高的投资风险,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压力。

③流动性风险。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存货等流动资产在电商企业资产中占很大比重,一旦市场发生较大波动,企业将陷入存货积压、商品滞销的困境,进而降低企业资金流动性,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甚至造成资金链断裂。此外,网络环境下企业虚拟资产较多、商誉比重大、数据化程度高,在抵押物欠缺的情况下,难以开展债权性融资,一旦财务预算不合理,偿付能力方面便会出现问题,难以应对突发状况,亦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④内部管理风险。在网络经济下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其财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需适应市场变化,一旦企业管理模式调整不及时,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网络经济下企业资金流量大,企业往往会采取中短期理财方式提高资金效益,然繁多的中短期理财方式其风险各不相同,需要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和监控。

(二)财务危机形成的外部因素

网络环境的不利变化是企业无法掌控的危机因子,这些因子促使企业经营危机的出现,当诱发因子的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加剧企业爆发危及生存和发展的财务危机。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财务危机形成的外部因素可分为宏观经济诱因、制度诱因、政策诱因、行业竞争风险诱因几方面。

1.宏观经济环境诱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和劳资情况、经济制度、产业结构等因素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也是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网络环境中,经济运行周期对企业财务危机和经营风险的影响最大、最显著,也最为直接。经济繁荣常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和资本成本不断上升;经济衰退会使得市场萎缩,产品销售困难,资本流动性变慢,以致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而陷入危机或破产。

2.宏观制度诱因。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诱发财务危机的宏观制度主要有不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在内,我国宏观管理制度还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市场准入制度性的缺陷为劣质公司上市打开了缺口,从宏观层面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诱因。通过对货币政策、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产业政策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以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等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会对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是网络经济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外部诱因之一。

4.行业竞争风险诱因。在行业竞争复杂变化的网络经济下,竞争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为直接的风险,如果企业部门存在僵化的结构惰性,而使其战略、资源产生滞后效应,各部门对网络环境就处在一种不匹配、不适应的“非均衡”状态,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低下和财务状况的恶化。

三、网络环境下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

由上可知,企业财务危机的诱因很多,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它始于危机露出苗头的那一刻,终于企业破产。对财务危机如何发生进行详细描述的文献较少,危机的传导机制也很复杂,但是否发生危机,就已有的文献来看,大致是从两种视角来分析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既内外因两种基本力量的共同作用相对比决定的。一种是诱发财务危机发生的力量,如市场持续萎靡、融资不畅、投资失控等;一种是抵挡财务危机发生的力量,如企业经营盈利、政府减税、股东投资等。根据前人的研究及企业的运作机制,企业财务危机发生规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财务危机潜伏期。潜伏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未引起企业高层管理人的关注,其特征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盲目扩张,内控制度失效,风险监管不当,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企业开始出现经营混乱,资金流动性变差,库存变大,现金回收变慢,销量减少,利润无法达到期望值。

财务危机发作期。步入发作期,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处于红十字状态,资金运转困难;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或贴现等进行外部融资,导致企业过重的利息负担,缺乏财务危机的预警作用,债务拖延偿付;一些对企业有帮助的合同没法签订,大量货款没法及时支付。

财务危机加剧期。到加剧期,企业经营者开始无心经营业务,将专注力集中放在财务周转上;然重要财务指标表明,周转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应付账款随之变多,债务到期违约无法支付;企业发生债务重组。

财务危机恶化期。到恶化期,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全面恶化,随之负债超过资产,企业完全丧失偿付能力,不得不被公布破产。

一般来说,财务危机的发生会历经多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爆发的过程,从最初的经营管理不善、资金不足、债务延期支付到随后的财务结构恶化、资金周转失灵、债务违约,直至债务总额超过资产总额、企业丧失清偿能力宣告破产倒闭。从这一过程的发展趋势来看,破产是企业财务危机最极端和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却不是其唯一形式。

四、评述及展望

本文从财务危机的内外部诱因两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管理学、统计学、人和质量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对网络环境下财务危机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对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和财务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当然,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是复杂多变的,分析并没有到此为止,如果仅考虑到这两种基本力量,难免会使分析太过片面。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经济活动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网络经济在使金融一体化的同时应运而生,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安全保障、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有效安排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内容,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可使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9(23): 589-609.

[2]Compbell, Hilscher J, and Szilagyi J. In Search of Distress Ris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8, 63(6):2899-2939.

[3]Richard B.Whitaker.The early stages of financial distress[J].Journal of Econotnics and Finance,1999,23(2):123-133.

[4]袁晓峰.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相关性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4,35(11):97-101.

[5]李彦龙.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J].审计月刊,2016,33(9):50-51.

[6]王梓宜,李玉红.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的措施[J].中国商论,2016,25(4):21-23.

[7]邓彦,张芬芬.浅析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0,31(4):138-139.

[8]吴星泽.财务预警的非财务观[J].当代财经,2010,31(4):122-128.

[9]边海容.Web信息驱动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3:1-100.

作者简介:庞梅(1991-),女,汉族,四川达州人,研究生,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财务危机网络环境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基于LASSO-LARS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和LS-SVM的财务危机预测
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基于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