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变难忘 偏远更偏重
——对农村偏远地区有效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及思考

2017-06-22 14:19:18陈家全
教育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交流农村

文 | 陈家全

遗忘变难忘 偏远更偏重
——对农村偏远地区有效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及思考

文 | 陈家全

自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来,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巨大变化,先后通过了“普九”验收,实现“两基”达标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继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目标。2016年,曲靖市沾益区作为云南省45个受检县(区)之一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身为长期在教育一线从事教学和管理的工作者,我们深切感到,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如何有效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有多方面课题需要思考研究,更有众多实际困难需要克服。在此,基于个人工作实践做些思考,共同探讨农村偏远地区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

优化学校布局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通过集中办学的方式提高教育水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位于滇东北部的沾益区国土面积2801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35.84万,拥有汉、彝、回、苗等19个民族。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4所。最偏远的学校距离城区89公里。校点分散严重制约教学水平提升,通过采用寄宿制办法根据居住人口实际情况撤并校点,集中办学,经过多年努力,共撤并校点140多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但因多方面原因,至今一师一校仍有6所。

要实现学科教师的专业化配套,集中办学是唯一的出路,教师缺、生源少的教育活动不可能保证开齐课程,教学水平难于提升,音体美专业课程难于开设,学生的全面发展便无从谈起;其次,孩子的成长需要对活动的参与,零星的生源难于组织具有规模的活动,特长没有展示平台,个性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如何突破工作中的阻碍,有效推动集中办学、规模化办学是提升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一步。彻底迈出这一步,我们便具备了办优质教育的基础。

充分应用媒体技术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偏远地区信息资源的不足。为有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沾益区于2013年运用“融资租赁”的办法,与美联信金融租赁公司合作完成总投资达1.6亿元的项目建设。教育信息化项目包括教育城域网、教学教研系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数字教室、校园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广播通讯及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2015年完成“校校通”工程建设;2016年完成直录播在线课堂系统的植入。该系统通过在城区学校及乡(镇)示范小学建设主教室,在偏远乡村小学建设间辅教室方式,主辅教室间实现互动授课。实现真正的“面对面”互动答疑。将学校间的优秀资源大范围辐射,促进城乡和校际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运用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偏远地区教育活动的信息资源需求。但要实现信息全覆盖并确保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仍有大量工作亟待完善。

健全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 多年来,为有效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研水平提高,沾益区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2013年至今,共选派426名全职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基础薄弱学校支教。并采取“支教、送教和校对校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师交流,建立了20对农村偏远学校和城区优质学校对口交流,定期安排教师进行教学教研交流。采取培养交流和换岗交流等方式进行干部交流。同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高级职称评定时,要求要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流向农村,政府每年对自愿申请从县直学校(园)到边远、贫困山区任教的教师每年奖励2000元生活补助。2016年,沾益区列入“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县,改革方案的实施,将会为优秀教师的合理交流带来人事制度上的方便,有效助推教师交实。

促进区域内、校际间的均衡,让优秀教师、学科教学能手合理流动是关键措施。但如何让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的流动成为大趋势、成为常态化需要探索更加成熟的机制。

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能力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因素 长期以来,通过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的教育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各种硬件设施彻底改观。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水平的高低,核心因素在教师。如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艰巨工作。尤其对乡村教师的培养,沾益区长期作为重点工作目标来开展。首先是对于常规开展的国培、省培计划,名额均向乡村教师倾斜,为更多偏远地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近年新招录的优秀毕业生尽可能向薄弱学校补充。沾益最偏远的后山小学,7名教师全是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6.5岁,正是年富力强阶段;在教师的培养工作中,在请进名校名师进行前沿理论培训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专家,借助继续教育的平台,让一线教学能手登上讲台进行经验交流式培训,打造自己的名师,树立身边的榜样。经过多途径培养,我们的乡村教师同样获得了成长机会,比如在参加省级化学课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韩梅老师即来自乡镇中学菱角二中,在参加全国优质课评比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薛海春老师来自偏远的聂子洞小学,完成《大语文》专著的余宗喜老师来自炎方乡一中。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楚教师承载着怎样的担当信仰。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学生才会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学生才会形成积极的追求;教师流露思想的光芒,学生才会生出理想的翅膀;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学生才会养成完善的个性。因此,身为教师,应把自身的进步,自我的提升视为要务。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育才能生机勃发。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均衡的核心目标便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让社会公平得到体现,让不同的群体和偏远地区均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从国家战略高度这是目标,作为教育管理者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的职业良知。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育博士、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交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56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齐鲁周刊(2018年26期)2018-09-13 11:26:52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偏远地区使用太阳能驱动的平交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