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娈娈
摘 要: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系统地分析了男女学生在生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个人性格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并尝试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言学习;性别差异;启示;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86
1 背景介绍
语言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个复杂的习得过程。性别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中性别差异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男女差别。20世纪20年代起,关于性别与语言学习之间关系的探索就一直吸引着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也展开了大量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性别与语言学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教学领域,并成为语言课堂上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海内外的学者对于语言学习上的男女差异基本达成了共识:语言学习方面,女性优于男性。但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很多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本文尝试分析、解释语言学习中的某些性别差异,并在英语教学方面给出一些启示性的建议。
2 性别差异的体现
2.1 性别差异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探讨性别与学习之间关系相关研究很多。1974年,Maccoby & Jacklin出版了《性别差异的心理学》一书,该书中,他们整合了与心理特性方面性别差异的数百个研究,最终确认性别差异只存在于4个方面:(1)女性的语言技能优于男性;(2)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3)男性在空间认知上优于女性;(4)男性的侵犯性更高。
David & Elwin(1982)认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女生一般比男生更能取得好成绩,男生则可能阅读习惯差,成绩也差,可能会出现行为方面的问题,甚至辍学。随着青少年们逐渐成熟,男生开始跟女生竞争,双方在学业上的性别差异会逐渐变小。
研究者发现,跟其他科目相比,男女在语言学习方面呈现的差异更大,女性在语言学习上有明显优势。Boyle(1987)研究了香港490名(257名男生;233名女生)大学生的二语习得能力,结果显示英语测试分数与性别呈正相关关系:女生在EFL能力测试中表现优于男生。Michael Gurian(2003)发现与同龄男童相比,学龄前女童阅读速度更快,词汇量更大,所表达的内容也更符合语法要求。
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Scarcella &Zimmerman(1998)发现男生在词汇测试中表现比女生要好;分析了384名泰国大学生阅读测试的分数后,Phakiti(2003)得出男女在阅读方面表现无异的结论。
2.2 心理学方面的性别差异
2.2.1 生理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两个大脑半球存在功能性差异。语言侧化现象即大脑左半球对语言有支配作用适用于大多数人。涉及大脑左半球的功能时,女性的表现比男性要好,女性拥有更強的交际能力和短期记忆力。相反,男性的大脑右半球发展得更充分,空间感知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更强。
2.2.2 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女生比男生语言综合学习动机更强,学习态度更积极,对目标语及其文化表现出更大兴趣,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能获得更多满足感。男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强制。男生不愿意尝试无聊枯燥的事,抱怨学英语太乏味,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把低分归因于以下原因:学习任务难、内容无聊、个人在语言学习方面学无能。
2.2.3 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的刺激因素。男女兴趣倾向不同:女生更喜欢文科,男生更喜欢理科。皮连生(1997)研究发现男生对物理、数学更感兴趣,女生对语言更感兴趣。男生大多在英语课堂上沉默不语,不乐于参与,女生则不同。兴趣还有内部兴趣和外部兴趣之分。对英语的内部兴趣来源于学习和理解后对英语的热爱。内部兴趣显然比外部兴趣要更珍贵、更持久。跟男生相比,女生能在更小的年纪产生学习的内部兴趣,男生则有可能在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下形成外部兴趣。
2.2.4 性格的性别差异
男女在性格上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特征和人格类型上。性格特征上,男生通常更自信、勇敢、独立、开放,同时也粗心、易怒、求胜心切、容易兴奋。女生则普遍安静、耐心、细心、严谨,也会害羞、脆弱、不坚定。人格类型上,大多男生外向、独立、意志坚强,而大多女生更倾向于内向、敏感、顺从。
2.2.5 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
自我意识由自我理解、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构成。大体说来,男生比女生更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男性在脑力劳动上更独立,更具革新性。女性则缺乏自信、独立、自我肯定,更容易接受暗示,采纳别人的建议。研究表明,暗示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大体来讲,女生更易接受直接暗示,男生则更易接受间接暗示。
3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性别差异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值得老师和学生注意。语言教学中,尤其类似英语的外语教学中,这一变量应被充分关注。
3.1 针对男生的教学策略
3.1.1 转变学习观念
男生学习英语时通常压力较大,且大多是为考试而学。男生应是英语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男生不习惯自学和自我思考,希望老师告诉他们该学什么、记什么。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观念应该改变。男生还有个错误的想法——认为能在短期内让成绩突飞猛进。语言学习是一个需要坚持和长期努力的习得过程,这是他们需要树立的观念。
3.1.2 增强学习动机
激发男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学习动机很重要。大多数男生行为冲动且易被激怒,学习缺乏情绪稳定性和动机持续性。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理想教育适合大多数男生。大体说来,男生有崇高的抱负,积极的心态,想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教师若能运用好这些特征,指导男生考虑现实问题,会非常有利于教学。教师还可以鼓励男生报效祖国,激发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责任感,突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继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我意识。
3.1.3 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引发原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改进男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方式。男生比较有活力、喜爱运动,教师应采取一些措施刺激他们的英语学习,如,上课时定期播放英语歌曲;鼓励男生通过英语频道观看足球等体育赛事练习听力;给男生看一些英语电影或电视节目片段,让他们把字幕翻译成汉语,同样,也可以让他们看一些中国的动作片,把里面的对白翻译成英语。此外,课上玩一些英语游戏也是很好的办法。幽默、热情、亲和力强的老师更受男生欢迎,教师的这些人格魅力有利于激发男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1.4 迎合男生的心理
男生比较独立和理性,有较多的社会体验而不愿被支配。针对这些特点,教师最好采取间接暗示而不是命令的方式跟男生交流。大多数男生词汇量匮乏,口头训练时,害怕困难和辛苦,教师应积极、含蓄地予以引导,清晰而含蓄地纠正他们的错误,让男生可以扮演支配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平和的心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3.1.5 重点克服学习弱项
语言学习上男生相对处于劣势,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音标、词汇和语法是其学习重点,教师应尽量帮助男生在这些方面取得进步。语音技巧如音高、重音、节奏、语调及正确的发音方法等在英语口语中极为重要,教师需细心解释并示范发音技巧,鼓励他们多听多模仿。词汇和语法方面,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解一些内在规则,帮助其正确理解。理解是记忆词汇和语法的关键,只有理解正确,词汇和语法学习方能成行。
3.2 针对女生的教学策略
3.2.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生动有趣、气氛轻松活泼、呈现的语言材料容易理解,会让女生乐于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定期播放英语音乐,课下播放一些英语视频尤其是女生偏爱的爱情电影和喜剧,还可以通过实物及图片讲解生词,实物和图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合适教学情境也很重要,真实生活情境下的英语学习会让全班同学精神饱满,富有灵感,不仅会增强其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其交际能力。
3.2.2 加強成就动机
男女在成就动机上差别很大,有必要着重培养女生的成就动机。首先,女生需找出她们学习英语的主导动机,如对英语的热爱、实现自我抱负、就业甚至赢得父母的关爱等。教师要鼓励女生追求更有抱负的理想,有意识地帮助她们树立更高目标。女生有了未来从事英语相关职业的理想,学起英语来会更高效。
3.2.3 丰富训练形式,加强课后学习
女生的记忆能力较好,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活动可以进行。以下形式可用来训练女生:词汇测试、课文听写、对话背诵、故事表演、课文复述等。创造良好的课后学习环境也很重要,教师可以给女生布置不同类型的听力和口语任务,让她们有机会充分展示自身语言技能,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女生耐心、细心、善于交际,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优点,为女生创造学习园地,鼓励她们摘抄高级英语词汇、短语、句子、名言警句、习语、谚语、歇后语等,还可以让她们写英语日记,进行每周汇报,充分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和观点。
3.2.4 加强男女合作
心理差异方面的研究表明,男女之间的合作会使彼此受益。合作对于男女在智力、情感、个性互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女生的语言能力更强,男生的理性思维更好。教师可以安排组建男女生共同参与的兴趣小组,让他们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对方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4 结论
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应有不同的策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男女生各自的强项,扬长避短,对其进行定向强化训练和培训,充分开发潜能。不过,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也不宜夸大,教师应该掌握男女学生各自及共同的心理特征,从而摸索出一种适用于男女学生有计划、有体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Boyle,J. P.Sex Differences in listening Vocabulary[J].Language Learning,1987,37(2),273284.
[2]David R.S.,Elwin C. N.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kills[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