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子
摘要: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高职艺术设计素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训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阐述素质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积极作用,加深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新观念。最后,以客观观点和理论说明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社会意义。分析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解决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从业余爱好到职业艺术工作者的成功转型,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 学生 创新创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139-03
艺术院校教育阶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世界观形成、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而目前我国高职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对高职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多样,组织管理复杂,与一般的基础课程教学有所不同。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多数需要在宽敞的大场地内进行,与一般课程的课堂不同,学生分布比较分散,每个人的艺术设计创意和作品都不同,可能会涉及到多种艺术形式[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艺术创作形式,这样的多种创作形式促进了师生之间互动的直接性,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对课堂管理的复杂性。面对我国高职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工作者要深入调查研究,采取适当措施改善优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艺术設计教学在提升学生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艺术设计这一方面,我们住的房子是建筑设计艺术,房子的布局是在装饰设计艺术,服装属于服装艺术设计的范围,服饰图案也是由艺术家设计的,现在,连人们吃的饭菜都可以设计出精美的艺术形式。许多企业都在寻求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人才,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部分。艺术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在促进道德设计教学方面,在实践教学中艺术职业设计教学和道德设计教学可以进行有效结合,如董存瑞以身炸碉堡的图画,把学生融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二,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促进智力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把理性与直觉能力相结合,使学生们建立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第三,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可以在学生生理健康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艺术可以让人舒缓情绪,放松肌肉,消除很多消极的因素,增强体质。第四,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对促进劳动技术教学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实践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在劳动中捕捉美,创造美。
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的方向和意义
根据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要求,高等职业设计教学的艺术教学模式应满足设计教学的需求。首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得到更多的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根据市场需求为准则,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的市场机会,获得更多的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通过对个人职业能力的市场测试,对自己的学习确定方向,可以有针对性的工作,从而使高职艺术设计院校艺术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确保发展的正确方向,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除了体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艺术作品还可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揣摩艺术作品来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现代生活。学生自主创新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形成学生独立的创新能力。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探索出自己的表现方法。当学生有问题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处理,要耐心启发和引导学生,层层分析,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观看创作的过程,帮助学生把握智慧和创造性的灵感。艺术被喻为“正确的脑体操”,这种“体操”可以很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一)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学目标和原则
1.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学目标
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掌握艺术设计常识和技能、体验创作中快乐兴奋的情感和培养面对挫折失败的心理素质等都作为高职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情感、设计意识和技能等方面同时健康发展。其与单独某科文化课的区别在于,文化课只在课堂上传授某科单一的知识内容。
2.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学原则
(1)民主化原则
高职艺术设计教师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应该遵循民主化的原则。当然,这里的民主化的自由并不是要求教师完全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进程不闻不问,而是要求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让同学们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中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既能优化教学模式,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艺术化原则
艺术化原则主要指学科知识与艺术思维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结合。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艺术教学时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乏味繁琐,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在艺术教学中。因此,高职艺术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应当注意对艺术内容和创新方法的讲解,对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教学目标,正确树立教学目标,充分掌握教学进度,树立良好的美育思想。
(3)个性化原则
所谓“个性化原则”,其实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对艺术的不同理解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的性格以及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活泼外向,有些内向安静,但性格是先天的因素,它的本质是很难改变的,在它和创造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确保教学形式的灵活发展,高职艺术设计教學应结合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即个性化的教学方案[2]。
(二)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
1.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让学生精通某行业技能,所有的艺术设计教学工作都应围绕着这一点。笔者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绘画艺术的实践能力,还要掌握素描、色彩及准确的透视能力,这两方面奠定了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临摹能力,进而学习写生。这并不意味着有较强的实践能力[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除教育讲座、理论课程等特殊情况外,多数课程都是自由进行的,并没有固定的场地要求。无论是设计原理、灵感来源、构思创作、创作过程还是细节修改等创造作品的内容过程都是需要由学生亲自动手的,教师只要在一旁帮助辅导学生就可以了。学生还可以在各类设计比赛项目中学习掌握更好的艺术设计技能技巧。因此说学生亲身参与设计实践也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之一。
2.提升学生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也是创新。教师的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关键性的、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教师在备课时收集与课程相关图片,使学生能够对素描、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要素有直观的了解,以单纯的视觉感受和强调重点的形式,使学生获得开阔的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对于优秀的作品,学生也会有兴趣学习。同时在表现手段或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创造和探索,也需要不断的发现和创新。
(三)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评价应该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在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开放自己的视野,以实际生活为基石,在生活当中寻找新思路;学生需要经常参与设计或创作实践,很多学生没有方向和灵感就不知所措。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对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耐心,让学生有信心和期待。特别是在对作品进行点评时,应站在欣赏和肯定的角度来评价优点和长处,同时要把问题明确化,让学生知道怎么改进。让学生把这些经验和收获应用到实际的写生中,把它变成自己的绘画能力。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只有着眼于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艺术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保证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设计教学的创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高,这是受到美的影响和启迪,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遵循艺术的教学规律的同时,职业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问题。我们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拓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生的文化视野,把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变成学生成就理想的阶梯,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景玲.浅谈高职艺术设计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08):93-94.
[2]潘冬冬.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4,(36):153.
[3]彭召兵.刍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艺术设计教学研究,2015,(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