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青
【摘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更好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改革开放等不同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开展广泛协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推动人民民主发展。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不仅有助于维护团结,也能科学保障民主,在民主政治多个方面有较好展示。尤其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有利于健全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通过更多路径、多元形式去阐释观点及利益诉求,通过协商民主,更好实现集思广益,让人民群众获得满意的结果,有助于推动人民民主发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解决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展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及形式,将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依托协商民主系统,积极开展多方民主协商,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平等对话和沟通,坚持在协商基础上广泛交流,展示不同阶层利益诉求,解决关系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确保决策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谋福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多党合作及统一战线理论作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高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水平,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倡导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发展之本,也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协商民主的方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系列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协商民主的科学理念,依托制度来推动协商民主,促进政治实践发展。
抓住人民民主本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建立初期,将协商民主的原则、精神贯穿其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党同其他民主党派建立了统一战线,做好政治协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党对其他民主党派的领导,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在协商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广泛参与、多元多层,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求同存异、理性包容,切实提高协商质量和效率。协商民主制度将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科学目的,依托体系化协商路径,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入新的活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强调依法治国。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互交织,尤其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在决策的前后,作为人民民主重要形式,其发展变化将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我们党作为领导核心,同其他民主党派开展的政治协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依法依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依托各类路径开展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关注协商民主重心,借助多种形式的讨论协商,依法为管理国家及地方各类事务建言献策。加强协商民主建设,要坚持依法有序、积极稳妥,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党的领导核心是巩固国家政治力量的科学保障。党对群众的感召力,是借助有效的组织,将民众聚集到党的周围。强调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保协商民主制度的正确方向,实现并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并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将自由、平等作为价值取向,强调民主协商的组织与决策形式,从国情出发,彰显社会主义民主,借助自身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坚持党外、党内协商并举,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人民民主。
突出人民政协渠道的效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转的过程中,人民政协和党委、政府及人大构成“四大政治体系”,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民主。人民政协内部协商主体包括各个党派团体、各界代表、各民族阶层代表,呈现出广泛性、包容性特点,展示了协商议事的特点。人民政协能广开利益诉求表达的政治路径,搭建政治认同的平台,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因此,突出人民政协渠道的效能,是发挥协商民主机制的有效抓手,对全面发挥协商民主机制效能,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协商民主文化是各参与主体通过平等真诚的讨论和对话,共同参与公共决策与国家治理,在相互理解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最大共识的一种思想意识。培育协商民主文化,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关注协商民主文化的培养。在强调传统协商文化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要求,探索赋予其新的内涵。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等的作用。培育协商文化的过程,需要在社会达成广泛认同基础上,形成共识,经过不断的积累,培育协商文化。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全社会形成一股合力,积极利用社会组织及民间组织作用。三是注重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唯物辩证法强调,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外因借助内因发挥作用。创建协商民主文化培育机制,在强调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效能基础上,应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确立协商意识,提高协商理念,自觉投入到政治协商中。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努力营造良好协商氛围。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将有助于发挥协商民主的效能。
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进程。在强调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需要推動协商民主的法治化进程。一是坚持程序法律化。通过建立协商程序法,让协商民主向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建立相应法律规范,明确协商民主的程序,让协商民主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尝试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纳入法制范畴,建立实体法。将协商民主归入法律规范,尝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协商制度的内容。通过上述努力,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纳入法治轨道,确保协商民主往规范化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①宋连胜、李建:《从“民主协商”到“协商民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1期。
②邢乐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考察》,《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③范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④《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华网,2015年6月25日。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