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军
摘 要:
王船山在著述中多次使用“天才”这一术语,王国维在20世纪初将西方“天才”观引入中国诗学。审验两位大师的“天才”观,具有鲜明的共相性和差异性。共同性在于强调天才的直觉能力和崇高内美的品格,而且天才之作具有自然之特质。差异性在于王船山“天才”观强调天巧或神技,富有灵心的“天才”能够领悟天地神理,在诗境中呈现“天人合一”的妙合意旨。王国维“天才”观推崇绽出的存在性向,“天才”心灵对此在生存予以观照,呈现出“忧”“畏”“罪性担荷”等价值维度。王船山“天才”观彰显中国传统美学场域的内质元素,王国维“天才”观则凸显了西方存在主义场域的价值符码。
关键词:王船山;王国维;天才观;天人合一;存在主义
学界关于王船山和王国维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多,但是对两位大师“天才”观的研究尚付阙如。“天才”观是两位大师诗学中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是管窥其美学思想差异性的重要窗口。我以为廓清王船山和王国维有关“天才”的价值定位,不仅有助于把握王船山文艺思想对于王国维美学理论的深度影响,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厘清其诗学追求的共相性和承续性。当然,由于时代语境、个人经历、生命体验和思想资源的不同,王国维和王船山的“天才”观又存在着本质性差异。如果能够客观地辨析两位大师“天才”观的异质性,就能够弄清楚王国维“境界”说与王船山“意境”论内在性向到底有何不同。由此足见,论述王船山与王国维“天才”观的异同,不仅能够理清两位大师文艺美学观的脉络关系,而且对于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殊异性内涵也有启示意义。接下来,我们首先论析其“天才”观的内在相通性。
一、相通性
王船山和王国维作为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极具份量的人物,其美学观存在着共相因素。特别是有关“天才”内质性向考量上,他们都强调“天才”具有深湛的觉知能力及崇高内美的人格精神。王船山在著述中明确使用“天才”这一术语达十多次。比如“屡兴不厌,天才欲比文园之赋心”①“行路难诸篇,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和者”②。在具体诗作的评价上,王船山关注“天才”的审美感兴能力。他认为:“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③王船山言及的审美感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深湛的生命体验。王船山用“适目当心”“寓目警醒”“触目生心”来描述“天才”的异慧能力。在他看来,“天才”皆“才授自天”,涵摄灵心将古今巨细入其兴会,道尽天理物情,从而呈现天地之妙,坦露自我的怀抱气序。“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余生一尽万重悲,谁望含饴未死时”“从知生死一浮沤,大誓宏深不易酬”,从船山先生的诗性语句中,也能够管窥他对真正“天才”的价值定位。王船山指出:大凡“天才”式诗人能够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生亦不可期,死亦不可悲”“大彻悟后,自不留一丝蹭蹬,只此是正法眼藏”,从而“心悬天上,忧满人间”。深湛的觉知能力和醒觉视野让“天才”实现了对生命价值和精神意义的超越。船山先生有言:“抑夫生人之役,荣凋欢恶,咸有二三,唯一而不两者,死而已。”④死与生、生与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天才”的穿透力和洞察力也体现在此。船山先生推崇“天才”的深湛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兴能力,和王国维的“天才”观是一脉相承的。王国维认为:“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唯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于是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善于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发现人类全体之性质。”⑤他肯定《红楼梦》的美学价值,正在于曹雪芹笔下人物具有超越时代的人类性特质。王国维指出:“诗歌之题目,皆以描写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主。其写景物也,亦必以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之素地,而始得于特别之境遇中,用特别之眼观之。”⑥所谓“特别之境遇”“特别之眼”,兼指存在的本源性感受,诸如有死性迫压,对人类存在的悲剧性感受等等。诗人用无量的“天眼”洞穿了人类孤独境遇,从而具有了至高视域和认知境界。王国维认为:“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浅焉。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尤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⑦由此看来,船山先生和王国维都看重“天才”诗人的醒觉维度和精神视野,而“天才”式的精神痛苦大抵源于忧患与苦厄的生命体验。
其次,王船山和王国维皆推崇“天才”的高尚人格和澡雪精神,皆认为自然是天才佳作的首要特质。王国维认为:“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的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⑧夏中义总结了王国维“天才观”由三个环节的有机构成:“从‘内美与‘修能,到‘入乎其内与‘出于其外,到‘独能洞见与‘独有千古。”⑨我以为上述分析是恳切的,指出了“天才”所具有的精神特质。王国维认为:“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⑩此四人的人格魅力彪炳青史,自足千古。换言之,真正的“天才”具有火热的“赤子”情怀,拥有一贯本真自我的无畏愿心,拒绝任何外物异化的质朴之心。王国维指出:“天才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盖人生至七年后,知识之机关即脑之质与量已达完全之域,而生殖之机关尚未发达,故赤子能感也,能思也,能教也。其爱知识也,较成人为深,而其受知识也,亦视成人为易。一言以蔽之曰:彼之知力盛于意志而已。即彼之知力之作用,远过于意志之所需要而已。故自某方面观之,凡赤子皆天才也。又凡天才自某点观之,皆赤子也。”B11佛雏认为:“一般地讲,把‘天才诗人比作‘赤子,这当然只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比拟。当年马克斯恩格斯曾嘲笑过德国斯蒂那之流企图把‘儿童立即变成力求洞察事物底蕴的形而上学者,仿佛儿童心爱‘事物的本性更甚于他的玩具。这种批评,无论对叔本华还是王国维,也当然都适用。‘阅世愈浅,势必愈削弱艺术的丰富的现实内容,从而导致艺术的主体、艺术境界的狭隘化和贫困化,其不足为训亦甚明显。但王氏意之所重,在于那个‘性情愈真,在于从儿童身上我们复活了我们自己。从这点来看,王氏的‘赤子之心说,实隐伏着某种跟封建思想桎梏相对立的个性的‘自由,艺术的‘自由。”B12“天才”的人格魅力源于自由精神,其崇高人格的坚守必然以超越性向作为价值支撑。 王船山同樣推崇“天才”的内美人格和超越精神。他认为“深思远情,正在素心者”。唯有“素心者”方能心无挂碍,超越物役俗尚,具有涵神澡魄的高贵襟次。也唯有“素心者”涵摄审美能力,才可能吟魂诗心:“全无正写,亦非旁写,但用吟魂罩定一时风物情理,自为取舍。古今人所以有诗者,藉此而已。”B13王船山认为大凡“天才”之作具有天成风韵的特质。所谓“天成风韵”,是源于诗人的一颗灵心,这种灵妙的艺术特质和王国维所言及的“自然”具有一致性。王国维多次以“自然”来称誉天才的创作。《人间词话》中,王国维高度评价纳兰容若的词作,真切地道出其词作有境界的缘由:“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之风,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B14除了纳兰容若之外,王国维对李后主之词也推崇备至。夏中义认为:“个性至深,人性始呈。这便是李煜‘天才之所在。而要达此大境,亟需两种性情之真:天真与纯真。不懂世事而真曰‘天真,透视人生而真曰‘纯真。天真因其稚嫩而凋零,纯真因其磨砺而永恒,故能深谙人生何为贵。诚然,就其审美性而言,天真与纯真根子归一:皆离世务俗趣甚远,未被功利虚名所沾,故皆如出水芙蓉,一尘不染。——王国维对此看得甚准,故对两者皆冠以‘天才。”B15这些概括是准确而富有学理的,指出了“天才”作品之精义乃自然。总而言之,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王船山和王国维在“天才”观上的共相特质,接下来我们再具体分析两位大师“天才”观的差异性。
二、差异性
王船山和王国维毕竟生活在不同年代,其精神资源和审美取向有别,故在“天才”的美学旨归上存在差异性。王船山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对于儒道释文化本质的领悟与参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王船山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天才”观同样打上了中国古典文化精粹的价值烙印。
王船山“天才”观的哲学基石则是气一元论。他提出:“观者,天之神道也,不言不动而自妙其化者也。……天以刚健为道,垂法象于上,而深存乎其中。四时之运行,寒暴风雷霜雪,皆阴气所感之化,自顺行而不忒。圣人法此,以此设教……而天下服矣。”B16王船山作为文化大师,他深谙“天”的至真蕴含与道德牵引力。从价值溯源来看,《周易·观·彖》提出:“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孔颖达《周易正义》疏:“神道者,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刘勰《文心雕龙》有言:“道心惟微,神理设教。”王船山的“神理”观与上述言说是一脉相承的。“天才”能夠闻道“至天”,并且将自我与至真之天达到契合同一:“无以知天,于事物知之尔。知事物者心也。心者,性之灵天之则也。”正因如此,他对“天授”或“神授”尤为看重,比如:“神韵所不待论。三句三意,不须承转,一比一赋,脱然自致,绝不入文士映带。岂亦非天授也哉!”B17“才授自天,岂可强哉!”B18“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殆天授,非人力。”B19王船山认为,天才贵在揭示神理。神理内含着神化之理或传神之理,重在突出心神与神理的和合关系,是诗心对道的领悟与传达。诗歌中一旦神理共契,则体天地成人道,大气独昌,见化工而恰得自然。
王船山认为:“天地之生,莫贵于人矣;人之生也,莫贵于神矣。神者何也?天之所致美者也。百物之精,文章之色,休嘉之气,两者之美也。函美以生,天地之美藏焉。天致美于百物而为精,致美于人而为神,一而已矣。”B20王船山作为《易》学专家,信奉神化之理应验于灵心,遂衍生出礼乐等人文现象。神或“一物”乃世界本体,所谓体天成而成人道,更多强调的是个体精神对宇宙之“道”的认同与“依附”。所谓“致美于人而为神”,指出了个体生命对宇宙神理的认同,则是获取审美自由的根本途径。他提出:“神则合物我于一原,达死生于一致,絪缊合德……神,故不行而至。至清而通,神之效也。盖耳目止于闻见,惟心之神彻于六合,周于百世”B21“神则内周贯于五官,外泛应于万物,不可见闻之理无不烛焉,天以神施,地以形应,道如是也。……明乎此,则穷神合天之学得其要矣。”B22真正的“天才”可“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能够体悟不可见闻之理,将神理与物象统摄其中,神动天流,使心之神与物之理有机契合,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穷神合天”的致高旨趣。
换言之,王船山关注“天才”的诗歌维度,其聚焦点和最终旨归都指向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至境,而含蓄美则是推崇备至的美学性向。王船山“天才”观强调天巧或神技,富有灵心的“天才”能够领悟天地神理的同时,在诗境中呈现“温柔敦厚”的妙合意旨。王船山认为,真正的“天才”具有即景会心、即目成吟的“灵心”禀赋:“天壤之景物、作者之心目如是,灵心巧手,磕着即凑,岂复烦其踌躇哉?天地之妙,合而成化者,亦可分而成用;合不忌分,分不碍合也。”B23“大音稀声,其来久矣”,王船山倡导在审美感兴中追求“中和”的法度美,提出“合化无迹者谓之灵,通远得意者谓之灵”B24,真正的“天才”诗作示之意象,能够使人感而契之、思而咀之,所谓诗之大致莫过于此。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北大知名学者张世英先生认为:“王夫之提出的‘彻于六合,周于百世‘廓然于天地万物大始之理,这简直是对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的绝妙描写。”B25如果说王船山的“天才”观是中学场域的美学义理使然,那么王国维的“天才”观则明显受到西学精神的影响。
王国维身处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时期,他在20世纪初将“天才观”引入中国诗学,其内质结构与嵌入状态打上了鲜明的西学烙印。西方的“天才观”诞生于两希文化的背景下,最终形成于近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天才”能够对“整一性”予以观照,内含有对存在本体的统摄,对崇高事物本质的直觉透观。“天才”的心相潜质不依赖大脑的理性功能与逻辑推理,客体本质将在主体去蔽状态下得到揭示。古希伯来文化强调个体与罪性的互涉关系,生存个体愈感到存在罪性,也愈具有天才的症候。天才往往是上帝的“选民”,意味着聆听圣言启示,走上自我救赎的“荣耀”之路。西方现代的“天才”观念则由康德确立。康德认为,自然通过天才为艺术立法。他认为“天才是一个主体自然禀赋的一种自由地运用他的认识诸能力的典范性的原创力”B26。他将事物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后,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解放。康德认为“天才”的特质是通过质料和形式构建起一个审美世界:“诗人冒险将超感性之物的理性观念感性化,如极乐世界、地狱、不朽、创世等;同样也在超经验的领域将经验中的事物直观表现出来, 如死亡、嫉妒、各种罪恶、爱、荣耀等,赋予它们超自然的完美,他凭借的是为了达到无限而与理性的优势竞赛的想象力。正是在诗歌艺术中,审美观念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机能。无疑,就其实质而言,这种机能实际上只是一种(想象力的)才能。”B27由此可见,康德推崇“天才”的艺术想象力,能够触及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越具有想象力的作品越深奥、玄幻、神秘,并与艺术家的道德情感相互作用。席勒的“天才观”基本上来自于康德。席勒指出“天才”是“一种性格,它感情炽热地拥抱一个理想,逃避现实,以力争达到一个虚无的无限境界。它到身外去不断地寻觅着它在自身内部不断地破坏着的东西。对它来说,惟有梦境才是真实,而现实体验不过是束缚。它最终直视其自身的存在为一种束缚,而且也撤除了它、冲破了它,以达到真正的现实”B28。“天才”所具有的活力原则,激活了创作素材,从而产生了真正的美。席勒的“天才观”蕴含着主体的归真返璞,审美静观则是其独具的禀赋。谢林的“天才观”则深刻地影响了叔本华和尼采。由于叔本华、尼采对王国维“天才”观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简单谈谈谢林的“天才”观。
谢林以研究先验唯心论而驰名,其后期哲学发生了转向。他致力于研究黑暗意识,探讨本原中那些非理性的精神力量,诸如“黑夜般的”深渊意识、直观的洞察力、自然的深度等等。谢林认为:“所有的诞生都是脱离黑暗,临近光明,从非理性的黑暗中才成长出闪光的思想。”B29“到底有什么东西能比那深沉黑夜的意识更强烈地驱动人们竭尽全力地追求光明。”B30他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强烈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的艺术家,才能观察仔细入微,深邃地体验到何谓世界的真实。同时,谢林哲学对存在根据中非理性要素的重视,引起了叔本华和尼采两位哲学家的高度关注。谢林指出:“一个动物不可能是‘恶毒的,即使我们有时用这些术语来表达。实际上,属于恶毒的是精神。……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能翻转那构成其本质的元素,能翻转其存在的接缝和裂缝。……恶的根据因此存在于第一基础的原意志的表现之中。”B31谢林谈到的“裂隙”是指强劲的精神触角导致了大地“崩裂”,生存主体陷入形而上无家可归的境地。自我精神在这种内在困厄之中“燃烧”、放逐,“涌向天空”,返归本己。毫无疑问的是,谢林关于精神之“恶”的相关论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后来德国唯意志论哲学的兴起。
叔本华和尼采被王国维誉为十九世纪德国哲学界的两大伟人。唯意志论哲学的心相本质源于谢林所言的“深渊意识”或“为恶的精神”,这是理解叔本华和尼采有关“天才”的核心价值观。叔本华认为:“天才所以伴随忧郁的原故,就一般来观察,那是因为智慧之光愈明亮便愈能看透生存意志的原形,那时便会了解我们人类竟是一付可怜相,而油然兴起悲哀之念。”B32故“天才”处于“裂隙”的撕裂中,“恶”的精神在回撤中被铭刻了下来。其本己的罪责承担滋养了精神性的火焰,一种本源性的体验被显示了出来。故“天才”处处揭示天命,揭橥人类生存的终极困境,描摹超越时空的人类性情感。“天才式”的痛苦指涉普遍感知的人性,是人类“原初悲哀”的摹绘者。王国维首次将西方的“天才观”引入中国诗学,推崇“本真存在”的现象学描摹,重视通达时间本源的精神坦露,具有鲜明的存在主义性向。存在主义性向是超越历史学、社会学的价值范畴,是对自我生存的植根性追问。“天才”通过其独特“现存状态”的彰显,呈露出“忧”“畏”“本真自我”“罪性与自由”等精神镜像,这显然和王船山“天才”观崇尚“天人合一”的审美取向有着本质性的差异。肖鹰认为:“以王国维的诗人观为中心,探讨‘天才观在引入中国诗学后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是一个深化现代文学革命研究的重要课题。”B33回望百年中国学术界,对王国维“天才”观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其“天才”观所涵摄的思想元素,对于阐释并理解王国维的“境界”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王国维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提出:“天才者,天之所靳,而人之不幸也。”B34天才之不幸与“蚩蚩之民”不同,源于对生命本体痛苦的天眼洞见。“天才”大多具有原初性感受并扎根于存在深处,都有其第一性的直觉。他们被生存的“罪过”所迫压,其精神元素中呈现出烦、不安、恐惧、忧、有死性的焦虑,这些都是本体论问题,而不是心理学问题。王国维认为,“天才”重在对真理的追求:“夫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其有发明此真理,或以记号表之者,天下万世之功绩,而非一时之功绩也。唯其为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B35凡“天才”者,皆是追求真理之士,其存在领会源始地在真理之中。由于其本己的展开状态乃是生存真理,它的本质存在就是“真的”。海德格尔把这种在“真理”中展开的最本己状态叫“此在”。我认为这个概念传神贴切,能很好地概括王國维“天才观”的实质。进而言之:“天才”是“此在”的展开状态,而“此在”在“真理”中。有学者指出:“王国维不仅首先把‘天才观引入中国诗学,而且在他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诗人观建构中,呈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诗学文化的深刻复杂的交融活动。”B36我以为探讨王国维“天才观”,必然要和“境界”说联系起来。因为“境界”说毕竟是王国维美学成就的高峰。
王国维“境界”说的内质构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概念的构成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既具有传统美学的元素,也涵摄超越本土美学的价值性向。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高度重视“精神痛苦”的诗性显露。王国维认为精神苦痛之大小和天才性具之大小成比例关系。“天才”的苦痛来源于有死性迫压所造成的内在紧张。“天才”遭遇了存在有死性和无根性,其精神呈现出“裂隙”之苦与“被抛”状态。故“天才”触及文化生活领域的“大事件”,它是一种“向死”之思:“‘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B37“忧”使得此在生存具有了当下性。对于追求“真实”存在的“天才”而言,“忧郁”“操心”“焦虑”,这些情绪具有本体性维度。王国维认为“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也。”B38王国维谈到南唐后主李煜之词时,用了‘担荷人类罪恶,包括叶嘉莹在内的许多学者均认为乃‘不伦之喻,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王国维的“天才”观和“境界”说紧密相连,如果完全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法度来衡量“境界”说,显然是无法把握其殊异性特质。王国维肯定李煜之词有“境界”,其词境的本真性流露,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精神受难,而且揭橥人类存在的偶然性、历史性与时间性。李煜之词内含“缺欠”意识,是对生存无根性的无名恐惧。李煜之词彰显的“境界”也正和其“畏”之情感显露相关。天才之“畏”表明“此在”终有一日将完结并随之消逝。常人皆逃避“畏”,而“本真性的此在”则勇敢地面对有限性和必死性的绝对界限,遭遇本己的“向死存在”。“天才”以“忧”“烦”“痛苦”“畏”等本己性的内在结构,确定了具有源始意义的存在维度,其“境界”也就由此而彰显了出来。佛雏认为:“王氏‘赤子之心说,颇受‘西学浸染,它跟诗人及其创作挣脱封建束缚而获得某种‘独立与‘自由断断不能分开。”B39我以为,“天才”所具有的“本真性独立”,与“封建束缚”关涉不大,与“天地束缚”联系紧密。“天才”能担荷本己罪责,在存在论立场避免日常性的沉沦,在有死性的终点把握他自身的总体和意义。由此看来,“天才”体验到一种原初“罪过”,召唤其进行本真选择,并承担了他个人与人类的命运。王国维所言之“天才”,实乃是生存论意义上的良知呼喊,这种操心与呼唤提供了本体生存的现象结构。“天才”对此在生存予以观照,诗学性向中呈露出“忧”“畏”“罪性与自由”等价值维度,这种绽出的“不和谐”是和王船山倡导的“高级天人合一”明显不同的。
三、余论
综上所述,两位大师在“天才”观上的具有共相性,都强调天才的创造性直觉和内美的崇高品格。不同之处在于王船山“天才”观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强调天巧或神技的同时,认为“天才”诗境当采纳“用晦”之道,唯有“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方能达到艺术至境。王国维“天才”观确立了全新的自由维度,超越对“天”的依附,坦露出“本真”的独立性向。如果说王船山“天才”观彰显出中国传统美学场域的内质元素,那么王国维“天才”观则凸显了西方存在主义场域的价值符码。王国维“天才观”内蕴的本真存在与自由精神,表面看与中国现代诗学转型的主旨具有一致性,实际上是超越时代架构的存在论命题。
【 注 释 】
①②B13B17B18B19B23B24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494、534、1449、483、738、503、733、1054页。
③B21B2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479、92、60页。
④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五册,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324页。
⑤⑥⑧⑩B11B14B34B35王国维著,林文达选编:《王国维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3、24、24、15、44、156、118页。
⑦B37B38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15、105、98页。
⑨B15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3页。
B12B39佛雏著:《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307页。
B16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200页。
B20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三册,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513页。
B25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5页。
B26B27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9页。
B28席勒:《席勒文集·理论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B29B30B31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8、73、142页。
B32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99页。
B33B36肖鹰:《“天才”的诗学革命——以王国维的诗人观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编校:夏剑钦 余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