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博弈分析

2017-06-21 10:44:43付秀梅王晓瑜薛振凯
海洋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严格执行海洋渔业渔民

付秀梅,王晓瑜,薛振凯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产业经济】

中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博弈分析

付秀梅,王晓瑜,薛振凯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在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渔民从各自角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三者的博弈失衡成为海洋渔业资源退化的主要外部驱动力。政府生态补偿等政策缺失或不到位,导致企业和渔民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所付出的成本没有得到补偿,使得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因此,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明确政府、企业、渔民三方各自责任,在政府、企业和渔民之间得到一个合作博弈的均衡解,从而提高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效果,兼顾海洋渔业成长,实现近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近海渔业资源;海洋渔业;海洋生态系统;博弈分析

引言

近海渔业资源是渔业发展的资源基础。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人类数量剧增,特别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渔业资源的消耗急剧增加,渔业对海洋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并逐渐构成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和科学管理,养殖水体污染及捕捞开发利用过度等原因,对渔业资源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资源严重衰退(高强等,2014)[1],捕捞量大大超过生态系统能够自我恢复的弹性阈值,造成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许多物种处于濒危境地。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受的威胁不断增加,濒危物种数量正急剧上升,探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机制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在资源总量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争夺”现象,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这种由于资源供求关系失衡而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同利益主体为追求各自现实或潜在利益而相互博弈的过程(赵光华,姚广红,2009)[2]。在该过程中表示公共利益的政府和表示个体经济利益的企业、渔民形成了彼此制约和影响的博弈主体。若是不能协调好博弈主体间的均衡关系,减轻产业成长对资源存量的压力,必将使资源存量进一步下降,从而陷入“资源困境导致发展贫困,发展困境又加剧资源困境”的恶性循环中,最后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进而引发经济停滞或者崩溃的“生态灾难”(张力小,2006)[3]。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入侵到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分配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依据多维博弈的原理,协调与平衡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中各个利益主体,对于修复海洋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海洋渔业发展和提升渔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中各利益体相互博弈的均衡解,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修复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形成给予一定的启示与帮助。

1 海洋渔业资源特性分析

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生命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整个海洋系统形成一个动态的、互相联通的立体环境,并构成海陆空三位一体互相作用的地球生命系统,为人类生存提供食物、能源、药物和材料。

1.1 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共资源特性

海洋渔业资源除了海洋生物所有的再生性、多样性、地域差异性、有限性、稀缺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还具有摄食性、生长性、繁殖性、洄游性和波动性等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渔业资源在生态系统中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链关系以及非生物环境关系,进行种群繁衍与数量补充。渔业资源具有公共资源特性,在利用中会产生负外部性,存在大到国家之间小到渔民之间的博弈行为,最终导致一种低度均衡。

1.2 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海洋生物的生存、演化都紧密的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海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中的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异常变化,都会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付秀梅,2008)[4]。与大多生物资源一样,海洋渔业资源通过生物个体和种群的繁殖、发育、生长、新老替代和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达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在有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能迅速扩大;在不利条件下(包括过度捕捞),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资源趋于衰退。

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共资源特性、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表明,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具有跨界性、延时性、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人类既然处于食物网最高环节,应当尽力分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才能使可持续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成为现实。

2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矛盾分析

海洋渔业资源不仅为产业成长提供必需的生物原料及基因资料,更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对渔业资源的认识仅局限在个体的经济或科研价值,忽视了其重要的生态价值,从而无限度的开发使用海洋渔业资源。因此,充分认识海洋渔业资源的生态价值,了解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功能及生态功能的影响,协调资源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资源保护与渔业发展矛盾的关键(见图1)。

图1 海洋生态系统的组分与功能Fig.1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marine ecosystems

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会受到其中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组分的相互影响。当海洋生态系统中每个组分协同合作时,各组分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好发挥,意味着将生产功能限制在生态功能恢复的弹性阈值之内,实现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这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发展就会达到均衡。相反,当海洋生态系统的每个组分相悖冲突时,就会产生两种情形,一种是系统压力过于不足,过分强调资源保护,严重压抑了生产功能,造成系统能量输出小于输入,导致系统的能量积累,由于缺少外部刺激造成系统退化,这种是“营养过剩型”退化。另一种是系统压力过强,长时间高强度开发,不惜以牺牲长期生态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系统能量不足,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生态功能损失与破坏,使生产功能失去发展的物质基础,这种是“营养不良型”退化。这两种情况都导致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前中国海洋渔业资源退化主要是“营养不良型”,究其原因是各利益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造成的博弈失衡。因此,如何协调各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是维持海洋渔业产业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海洋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财富,不能通过禁止利用海洋渔业来维持其安全,又不得以损害其安全来获取眼前微利,应当在生态绿线约束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下,通过生态补偿由利益获得者来支付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产生的环境成本,让各行为主体得到补偿,促使他们在顾及自身利益时也能兼顾社会的生态利益,从而形成一种合作博弈的均解。将保护寓于发展之中,才能协调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间的矛盾,改变二者的相悖局面。

3 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博弈主体

3.1 政府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重要性,向海洋要资源已被很多国家列入其发展战略,而在这之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然而,海洋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脆弱性,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和重建。因此,政府应定期组织大型项目进行海洋渔业资源存量的合理调研,及时更新近海渔业资源存量信息库,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制定科学的可捕量,并根据可捕量确定捕捞系数,改善渔业资源配置,优化博弈机制,协调各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资源保护与生产发展相协调,步入人与自然和共生共赢的发展道路。

3.2 企业

伴随海洋渔业的蓬勃增长,企业对海洋渔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资源加工企业及制药企业为了追求效益,一方面,不惜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问题发生冲突时,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公地”性质,企业会以牺牲长期生态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海洋渔业的增长,而全社会却享受着资源保护所带来的利益,造成个体间利益失衡,即在协调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利益的“空间异置”问题,使牺牲海洋渔业发展为代价产生的生态效益“溢出”,被其他经济个体免费享受。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健全,致使作为“理性人”个体的企业采用损害生态平衡来换得产业的增长。如果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或技术援助,企业会降低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从而减缓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之间的冲突。

3.3 渔民

捕捞业收入构成了渔民主要的生活来源。渔民为了自身生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会尽可能捕捞更大数量的海洋渔业资源,以公共生态利益来换取自身收入的增加。虽然有关部门可以实施一些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项目,但这不是“治根”的办法。由于某些地区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缺失,海洋渔业资源违禁捕捞问题仍然严重,海洋渔业资源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博弈中,渔民的地位非常特殊,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渔民既是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及海洋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但同时,渔民又是海洋渔业资源破坏的实施者和受害者。若渔民为维护海洋渔业资源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得不到有效补偿,出于维持生计的需要,渔民会进一步加大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以致对现有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成果进行破坏性开发利用(宋敏,2009)[5]。由此,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和渔民的博弈均衡解,是缓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冲突的关键。

4 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政府、企业和渔民各自表示国家、海洋渔业相关部门和渔业捕捞群体,他们共同参与到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利益博弈,在过程中三者存在如图2所示的博弈结构。三方彼此的博弈是自身的策略选择从博弈中得到期望的利益水平。

图2 利益主体的博弈结构Fig.2 Game structure of interest subject

4.1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假设政府对海洋渔业资源实行严格保护和不严格保护策略的收益分别为A和a,企业实行严格执行和不严格执行策略的收益分别为B和b。政府严格保护的成本为C,企业不严格执行政策,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破坏而使政府期望收益的减少量为R,企业不严格执行政策增加的产业经济收益为r,企业因不严格执行政策造成海洋渔业资源破坏而产生的惩戒成本为c,企业严格执行政策的奖励为d。双方博弈可能产生以下4种情形:

(1)若政府实行严格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企业选择严格执行该政策,则政府的收益为A+R-C-d,企业的收益为B-r+d。

(2)若政府实行严格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企业选择不严格执行该政策,则政府的收益为A-R-C+c,企业的收益为b+r-c。

(3)若政府实行不严格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企业选择严格执行,则政府的收益为a+R,企业的收益为B-r。

(4)若政府实行不严格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企业选择不严格执行,则政府的收益为a-R,企业的收益为b+r。双方收益矩阵见表1。

表1 政府与企业博弈的收益矩阵Tab.1 Payoff matrix of gam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政府采取严格保护政策的概率为p,企业不严格执行该政策的概率为q。

如果企业不严格执行该政策,即给定q,则政府采取严格保护政策和不采取严格保护政策的期望收益为:

二者形成混合博弈策略,根据纳什均衡理论,令E(A)=E(a),解得:

依据企业不严格执行保护政策的概率q值来决定政府采取博弈的策略。

当q<(a+C+d-A)/(c+d)时,政府的占优策略是不严格保护。

当q>(a+C+d-A)/(c+d)时,政府的占优策略是严格保护。

当q=(a+C+d-A)/(c+d)时,政府采取严格保护或不严格保护无差别。

如果政府采取严格保护政策,即p确定,则企业严格执行该政策和不严格执行该政策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根据纳什均衡理论,令E(B)=E(b),解得:

依据政府严格保护的概率p值来决定企业采取博弈的策略。

当p<c/(c+d)时,企业的占优策略是不严格执行。

当p>c/(c+d)时,企业的占优策略是严格执行。

当p=c/(c+d)时,企业严格执行或不严格执行无差别。

从政府与企业在博弈中采取策略的研究可知,在政府严格实行/不严格实行保护政策的收益及政府保护成本给定情形下(A、a、C给定),政府对企业不严格执行保护政策的惩戒成本c和严格执行保护政策的奖励d是两者采用哪种策略的关键点。所以,要更好地减小企业不严格执行保护政策的概率,增加政府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期望收益,提高企业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主动性,政府要合理调整博弈参数,引导博弈方向,提高对企业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激励力度和不保护的惩戒力度,加强监管和追责,健全沟通机制,才能实现二者博弈利益均衡发展。

4.2 政府与渔民之间的博弈

作为海洋渔业资源的直接经营管理者,渔民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人”。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博弈中,政府与渔民之间博弈的关键是如何划分利益以协调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间的矛盾。这在政府和渔民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在博弈过程中,政府有四种可采取的策略:实行监督但不激励、不实行监督但激励、实行监督与激励和不实行监督与也不激励。前两种情形政府和渔民缺少进行均衡博弈的条件,博弈无解。对于后两种情景,令政府实行监督与激励和渔民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期望收益为E和F,则政府和渔民的博弈关系如图3所示。

令政府和渔民选择实行监督与激励、不实行监督与激励、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不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策略的概率为p1、p2、q1、q2,可知,若p1>q1,p2>q2,则政府选择实行监督与激励策略,渔民选择保护资源策略,二者都可以实现各自的期望收益,可达到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均衡博弈目标,是一种“双赢”结局。若p1q1,p2< q2,则政府的收益小于期望收益,渔民收益大于期望收益;反之,若p1q2,则政府的收益大于期望收益,渔民收益小于期望收益。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这两种策略的博弈使得形势越来越差,致使海洋渔业资源状况恶化,与之相关的海洋渔业日趋衰落,最后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政府与渔民之间的均衡博弈实质是政府承担监督与激励责任,渔民履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义务。因此,由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把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产生公共利益的成本让代表公共利益的各级政府来承担,使渔民为生态屏障保护付出的成本或利益损失得到补偿和激励,让每一位渔民在考虑自己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到整体的生态利益(杜继丰,刘小玲,2010;戈银庆,2009)[6,7]。经济上的生态补偿和政策上的政府监督相结合,既能有效激发渔民们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积极性,又能增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能力,有助于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不让“公地悲剧”重演(Hardin G,1968)[8]。

图3 政府与渔民之间的博弈关系Fig.3 Gam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fishermen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市场失灵等问题,市场竞争必然会引发“公地的悲剧”,不利于海洋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若政府的生态补偿等政策缺失或不到位,企业与渔民作为“经济人”,必定会盲目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忽略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制度缺陷是造成政府与企业利益目标冲突而形成博弈的主要原因,而政府与渔民博弈的根本原因是渔民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所付的成本没有得到受益者的补偿,造成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因此,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明确政府、企业、渔民三方的各自责任,使政府、企业和渔民间达到博弈平衡,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以期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5.1 政府层面

(1)加强近海渔业资源调查,科学把握资源存量。渔业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是渔业资源管理的基础。为全面而又准确地了解近海渔业资源存量与生长状况,政府应定期组织大型科研项目进行各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监测工作,制定调查具体规划,确保近海渔业资源存量的合理把握,为可捕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近海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摸清近海渔业资源的“家底”,对于近海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2)合理规划近海生态功能区,严格实行捕捞配额制度。政府在了解各海域所蕴藏的渔业资源种类与存量的基础上,应进行合理的生态功能区域划分。可以根据各海域主要经济鱼类进行功能区划,依据各类鱼种的分布、洄游以及生物学特性与资源现状进行休渔期的调整与捕捞配额的科学分配。严格实行捕捞配额制度,引入现代海洋渔业捕捞权制度,明确捕捞权主体和客体,让沿海渔民权益依法依规得到切实保护,激发渔民自觉养护渔业资源的积极性,从制度层面杜绝“公地悲剧”发生(闫玉科,2009;易传剑,2012)[9,10]。

(3)制定详细的生态补偿标准与机制。政府在生态补偿项目评估中,应科学地计算损失者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发展成本,为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政府应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确保遭受外部性损失的基层劳动者的切实利益。除了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外,生态补偿机制还包括社区补偿(谭秋成,2009)[11],享有共有产权资源的社区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与技术条件,就资源使用权进行内部交易,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5.2 企业层面

(1)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海洋渔业相关企业应加快调整捕捞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远洋渔业,逐渐实现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的转变。各捕捞企业要严格按照捕捞配额进行捕捞生产活动,同时不断壮大远洋捕捞队伍,在实现远洋捕捞装备配备齐全的条件下,不断将捕捞活动发展到公海,并不断完善集远洋捕捞、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远洋渔业来降低近海捕捞的压力,使近海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2) 构建渔业企业战略联盟。渔业战略联盟是指水产养殖业或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企业、水产批发经营企业以及渔业科研院所根据市场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组织机制,可分为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以及知识联盟三种形式。在渔业战略联盟中,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可以作为联盟主体,通过与水产养殖户的合作,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解决水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及研发新型食品、药品或新材料,实现渔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促进渔业相关企业发展壮大。

5.3 渔民层面

(1)转变渔业生产方式。近海渔民要实现由捕捞向养殖业的转变,更加注重生态养殖业的发展。首先,要全面实施分比例模式化养殖,培育优势鱼种,科学搭配虾蟹类以及藻类等其他水产品种,实现混养、轮养与间养等多元化生态养殖模式。其次,要树立渔民“绿色意识”,强化对养殖环境、饲养饵料以及鱼用药物的监测与管理,实现养殖户“绿色养鱼”。

(2)全面提升渔民综合素质。从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上看,仍然需要更多渔业劳动者转产转业,而要彻底解决渔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除了国家财政支持之外,还需要渔民的自身努力(韩兴勇,2006)[12]。在渔民转产转业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让渔民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实现转产转业,比如从事海洋休闲渔业或水产品加工与水产流通业。渔民要成功实现转产转业,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其他行业,将之前的资本与知识应用到新行业中;其次,要积极参加转产转业相关技能的专业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新行业中也能得心应手;最后,要与当地渔业组织或协会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渔业组织或协会的便利条件,做到科学转产转业。

[1]高 强,穆丽娟,翟惠琳.我国各省市区渔业经济竞争力水平评价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4):89-96.

[2]赵光华,姚广红.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利益体对环境政策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09(1):84-86.

[3] 张力小.人地作用关系中生态陷阱现象解析[J].生态学报,2006(26):2167-2173.

[4]付秀梅.中国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5] 宋 敏.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J].学术交流,2009,182(5):83-87.

[6] 杜继丰,刘小玲.对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0(1):303-305.

[7]戈银庆.黄河水源地生态补偿博弈分析——以甘南玛曲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5):106-111.

[8] Hardin G.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0:13-23.

[9]闫玉科.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基于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00-104

[10]易传剑.政府规制理论在我国近海渔业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水产学报,2012(5):787-792

[11]谭秋成.关于生态补偿标准和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1-5.

[12]韩兴勇.渔民就地转产转业问题与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6(5):71-74.

Game Analysis on China's Offshore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and Marine Fisher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U Xiumei,WANG Xiaoyu,XUE Zhenkai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College of Economics,Qingdao 266100,China)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protection and the marine fishery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game imbalance among the government,enterprises and fishermen who seek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from their own angles is the mai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leading to the degeneration of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Lack of governmental policies and no compensation for the cost of the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protection paid by enterprises and fishermen give rise to conflict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make clear the respecti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enterprises and fishers to make equilibrium among the three parties,which may improve the protective capacity,take account of the marine fisher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fishery resources.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Marine fishery industry;Marine ecosystems;Game practice

F307.4

A

2095-1647(2017)02-0009-08

2017-04-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珊瑚礁生态系统中药用生物的化学防御物质及其化学生态效应” [41130858];国家海洋局软科学项目“青岛海域海洋生物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 [G.2200205.150301]

付秀梅,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E-mail:xiumei@ouc.edu.cn。

猜你喜欢
严格执行海洋渔业渔民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从规则本源出发,强化班级课堂纪律管理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8 16:31:42
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处分条例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26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大社会(2016年4期)2016-05-04 03:41:43
《海洋渔业》荣获第一届中国水产学会期刊集群(联盟)优秀期刊奖
海洋渔业(2016年6期)2016-04-16 03:00:35
论国有资产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以“许少雄诉海洋渔业总公司上诉案”为对象
确保管道安装工程质量之我见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