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学生鉴赏诗歌

2017-06-20 14:54那红
东方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枯藤意象文言文

那红

高中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文,大 都是众多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文化库藏中的瑰宝,它不仅能给我们以情感的熏陶,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对古诗文的欣赏,根本就没有兴趣,觉得诗歌的语言太浓缩,根本抓不住诗歌的要点,特别难学。因此大多数学生也就不能从中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分析这个原因,不仅仅是在于学生没有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而是教者本身占主要的原因。那么怎么样才能为学生拨开诗歌欣赏的迷雾,让学生顺利地走进古代诗歌这个瑰丽恢弘的艺术殿堂,是我们各位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鉴赏一首诗歌必须从何处入手。

诗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呢?这就是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就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其实,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描写的某种景物或者事物;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的组合就构成了一种境界和情调,也就是诗歌的意境。诗人的灵感通过意象表现出来,在构成意境,一些传统的意象应该让学生牢牢记住,比如梅竹兰菊松,枯藤流水,鸣蝉青莲......... 这些意象在诗歌中是一种象征,记住一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对欣赏诗歌有很大帮助。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缠绕枯藤的老树上,黄昏时栖息着几只乌鸦,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夕阳已经向西边落下了,游子还飘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意象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画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了解了意象的象征意义在答题时就简单多了,起码,通过几个意象的描写可以找到诗人的情感是什么,是快乐还是忧伤 ,是思乡还是离别,是怀才不遇还是大展宏图的志向.......

由此,有以下几类问题就可以轻松解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首诗描写了怎么样的一幅画面?这些景物都是有什么构成的?这首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等等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极其精练、形象,同时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所以说诗歌具有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进丰富的感情世界的能力。

因此,鉴赏诗歌的语言一定要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用词用句的妙处等。结合全诗说说某个字的艺术效果,或者某个字在诗中的妙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找到这个用的妙的词,之后,词不离句的来找这个词在整个句子中或者整首诗中的作用,这个词语的作用是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在句子中是否活用,是否奠定了感情基调,都要考虑,最后要准确的使用术语解答问题。有关诗歌语言风格的术语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

生动传神,形象贴切,婉约华丽,清新质朴.......

写出这些词语后一定结合全诗说一下怎么传神的如何贴切的......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果让我们找出用的妙的字,当然是"穿"、"拍"、"卷"等动词,"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首先要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有哪些,修辞手法是什么。

常见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要注意的是,各种修辞在诗歌中的作用都是什么,学生一定要清楚,教师一定讲明。

在分析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方面,一些常见术语一定教给学生: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古讽今,豪放婉约,悲壮苍凉,别具匠心等等。

解决这类问题应该注意的是,写出这些常见术语之后,还要简单地分析一下运用这些技巧的效果。比如, 写史的诗歌,常用借古讽今,借助历史上的人和事的评价来讽喻当代,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向当权者提出忠告.....

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摘自古诗文网)

总之,有一句话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灵活应对各类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要想做到这点,其实不是很容易:

从教者的角度看,要想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的水平,教者必须做到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自身应该时刻努力掌握更多甚至是更细更完整的文言知识,绝对不能让自己懂得的那点知识支离破碎,这需要不断学习,虚心求教,以加强知识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所以,老师的课上语言要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生动又形象,举例子要恰当又要有对比性,同时要对应所讲的类型做充分练习,进行及时巩固,让学生记忆深刻。光说不练,摆一些花架子,学生学不到实在的东西。所以反复练习,是让学生消化巩固知识的最好办法。

教师讲给学生的东西,学生一定不能完全掌握。那么如何让他们掌握好又要完全消化掉,就看教师本身的功夫了。作为教者,首先要有勤奋工作的精神,必须做到引领学生多练习,和学生一起去学习,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道探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脱离学生的教师一定不是好教师。

同时,教者在授课时,一定要把握时机,将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优良的传统,美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拿出来让学生去领悟、去学习,从而达到一种爱国教育的目的。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热爱文言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看,要想提高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的水平,关键在于多读多练,跟上教师的脚步,读得多了,练得多了,词法和句法就不难掌握了。只有日积月累,才能不断提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句话,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好文言文,非下苦功不可。

猜你喜欢
枯藤意象文言文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尧坊古樟
来自林间的风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声声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