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敏
(成都医学院 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外语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83)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从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重视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师生充分互动,以达到提高自身交流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师生互动关系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应以创新精神为先导,以建构能力本位为核心,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和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赋予英语教学内容以丰富性与趣味性,学生共享信息化资源,在网络创设的真实生活及社交情境中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以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为目标。教学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其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下,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新热点置于问题情境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和师生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积极高效地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教师重在指导,观察学生的动态,掌控研习的进程,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重在积极思考,通过对任务的仔细观察与同伴间的交流合作,斩获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获来自感知转化为科学认知的探究方法和新视野,遇到问题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越高,互动的质量才会越高,效果才会越好。
综观相关文献,在研究师生互动这一领域,徐晓东指出,教育工作的最基本最具体的体现在于师生间的交互行为。因此,师生互动关系的研究应为教育研究的重心之一[1]。祝智庭提出,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从而削弱了教育权威,势必会导致教育关系的变化,而教育关系变化首先就是师生关系的变化。无疑,探究性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必将成为英语教学研究新的热点问题[4]。
2.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来自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学理念。在20世纪初,杜威批评当时的自然科学教育过分强调积累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态度,他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纳入探究的方法,推动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动力就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探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的教学,其理念逐渐渗透到人文学科,覆盖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环节,依托的技术资源从图书馆逐渐扩展到网络,教育理念的更新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资源保障。英语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尤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质询和探究。英语教师只是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在英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重组课内外资源进行并设置任务,与学生进行个别的、针对性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趣味学习与探究学习。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主体部分,学生应按照各自的学习目标,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独自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性学习。在各种有效资源的帮助下,学生要积极地寻求佐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假设,并对探究结果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展示。
3.师生互动关系概述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过程,也是师生充分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因为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目的明确、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完成学习任务,而且需要教师目的明确、积极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协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目标。所谓的师生互动包含师生间互动与学生之间互动,就是指师生们经过合作、协商与妥协达到一致,从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4]。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在学习中获取新的知识与启示。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学双方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善思考、高质素的人才,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师生互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练习互动和课外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课堂互动、练习互动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而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多方位的课外交流互动则伴随着教学及生活的全过程。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学习环境呈现多元化、开放性趋势,学生课堂集中性学习方式已逐渐被更灵活、自主、分散化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代替。相应的,师生关系成为特殊的人际关系,即教师和学生依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实现彼此间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达到共同发展的互惠目的[3]。
4.构建“基于大学英语探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关系的思考
英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新的学习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与学习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信息化资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舍、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后,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合理的形式得出结论的英语习得过程。它的特点为:信息化资源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知识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内容选择是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可以说,“基于英语探究性学习”新型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是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此外,英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出现,为构建这种具有民主、平等、共享等特征的师生互动关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前提。
教学活动的过程总是与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相伴,在师生交流互动中,作为主体者之一的教师需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导航、情感沟通三大功能[2]。首先,知识传授。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所要传授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借助学习资源得到的信息都是支离破碎的信息片段,要求学生必须经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指导才能做到将部分连成整体。其次,知识导航。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航者。教师不仅要借助网络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知识传递内容和传递方式,迎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最后,情感沟通。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递送知识信息、知识导航信息以外,还应该与学生沟通感情,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使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多人格等方面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探究性学习需要师生互动关系的维系及师生协作的推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要突出双向主体的参与性。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移情换位体验学生的所思所想,消除学生因距离而产生的敬畏和疏离感,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个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增强主体意识,在活动中发挥创造性。其二,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师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疏通和优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如可以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充实到教育教学中;可以恰当地利用图形、图像和声音的特殊效果更精炼准确地表达教育教学内容,使教学呈现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趣味性、直观性、大容量性、良好的互动性等优点;可以通过启发、对话、讨论等开放式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动力,密切和融洽师生关系。要拓宽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教师还可通过增加课外交往频率,尊重个体差异,增强教学反馈。比如,通过网页给学生提供英语学习材料和相关网络链接;通过网上练习和测验与学生进行异步双向交流;通过校园局域网,开放教师上课用的教案、课件等资源,供学生查找和访问;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实现网上师生的对話,并搭建英语交流的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这种基于信息化资源学习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使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教室及教材,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教学进行拓展。
5.结语
对英语探究性学习而言,互动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建构,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只有构建了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英语信息化教育,推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晓东.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9):9-14.
[2]王璐.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8-89.
[3]朱晓青.浅论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2006(10):13-15.
[4]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R].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总课题组年度检查及成果展示会,2008.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信息化资源环境下的英语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12SA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