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雄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所有的学科都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对于数学而言,在数学思维与数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应用“班班通”来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現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呢?笔者依据自身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班班通”的教学课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班班通”的应用作用.
一、应用班班通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是依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来将学生限定在课堂这一学习空间里,同时,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单一化的形式,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降低.而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当中广泛应用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影音结合的诸多特点,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进行“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教学时,就精心创设了“小动物分芝麻饼”的故事.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应用多媒体来展示这个趣味性的故事:一天在森林小学里,小黑猪、小白兔、小绵羊、小花猫一起来分芝麻饼吃,开始的分配方案是“小绵羊、小白兔各吃芝麻饼的14,小黑猪吃芝麻饼的13,小花猫和绵羊共吃饼的16.”小黑猪听到这个分配方案,就提出了疑问说道:“我小猪的食量大,怎么分给我的最少?”其他小动物听说后,都在笑小黑猪:“不知道计算分数问题,不明白分配的比例.”此时,教师就可提问学生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笑小黑猪?”学生们纷纷回答:“小黑猪不知道其实他分得的芝麻饼是最大的一块.”教师再问学生们:“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知道小黑猪分的芝麻饼最多?他们是怎么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们踊跃地回答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可以导入课题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方法.
二、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应用班班通
由于小学生具有生性好动的特性,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前备好课,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当教师看到学生开小差时,就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的影音来让学生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这样既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来播放小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画片《蓝精灵》里的蓝爸爸、蓝妹妹、聪聪、笨笨等可爱的蓝精灵们来生动形象地展示18减6的多种运算方法,使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创设多媒体的教学情境,能够构建起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三、在体现形成知识过程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教学当中,应以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来作为重点,并有效地渗透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以此来展现出形成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是在于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数学难点知识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等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明晰地展现出:“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使得整个教学都呈现出轻松愉悦的状态,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来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教学图形形成的知识点时,通过班班通的教学,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在课堂小结开展单元复习时应用班班通
课堂小结要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深入理解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同时,课堂小结应较为简练,科学合理地应用班班通,可让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由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来播放课堂小结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动画来获得愉悦感,并进行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深入理解与掌握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并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在学习完每一个单元的新知识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单元小结的复习.由于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当中都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为让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提升复习的效率与质量,可较好地应用班班通来进行学习.如此一来,既可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容达到了紧密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相互的比较,经过合理的区分,来彰显出所要复习知识当中的难点与重点,从而达到了巩固知识、提升知识的既定目的.
总之,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创新发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班班通教学的效能,可较好地展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并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