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

2017-06-20 16:58郭海燕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郭海燕

摘 要:我国垦区化学防治技术以植保机械、农药和防治技术为首,其原因在于: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制因,相关防治手段的运用,可实现作物增产稳产的目标。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使其面临严重落后的局面。对此,本文对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植保机械;施药技术;发展现状

1970年,欧美国家已完成专业化管理机构的构建,以此实现植保机械的法律化、专业化发展路线。排除规定作物管理标准,法律角度还对其保养与维修等内容予以落实,即每2年实施植保机械年检工作。基于此,我国在植保机械问世后,将其规列为强制性认证产品CCC,即3C产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又可成为中国强制认证。

一、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现状

于1930年,我国初步开展关于植保机械、施药技术的调研工作,并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环保力度的增强,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发展无法与二者相同步,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困境与难点,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产品结构过于简易化,专业性丧失

1940年,欧美国家已实现植保机械发展,并逐渐走向专业化、现代化。相对而言,我国植保机械发展领域相对欠缺,种类类型过少,如小型机具、手动机具。与此同时,我国关于植保机械的认知还存在明显偏差,仅将其作业施药作业工具,但因单一机具需负责多项施药流程,使其在喷头数量过少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农作物施药工作。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在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层面已呈现完善化趋势,并在植保机械中得以广泛运用,但国内机械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均难以和发达国家相媲美,使其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2.植保机械、农药间未有效衔接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区采用大容量淋雨式喷雾法施药技术,虽然具有较优的施药效果,但因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使其出现喷洒不均等问题,导致农药作用无法全面挥发,不仅造成农药的过量消耗,还会诱发环境污染。而药剂师、施药者间协作环节的缺失,也是影响农作物施药水平的关键因素。

圆锥雾喷头作为喷雾机械部件,其具有无法均匀喷洒的缺陷,21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均将该类型喷头转变为扇型雾喷头,但国内仍选用圆锥雾喷头,致使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面临严重落后的局面。目前,虽然国内关于除草技术已得到分数发展,但因专业性、配套性扇型喷头的缺失,使之为达到单位性除草的目标,加大对化学除草剂的运用,从而对周边农作物产生危害。

3.监控体系不健全,应急能力欠缺

发达国家在21世纪初纷纷制定关于植保机械使用标准,即定期开展机械产品检验工作,经年检合格的机械,方可完成喷雾作业工作。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因植保机械研究时间相对较晚,尚未制定健全化植保机械监控体系,从而扰乱机械产品稳定市场秩序。而针对应急能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爆发性病虫害防治等层面,以1993年至1996年棉铃虫灾害为例,因植保机械施药效果与应急能力的低下,使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改善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1.加大植保机械检测、管理、检修力度

相对于其它农业机械,植保机械发展时间略晚,其测试与检测的工作均已其它行业作为辅助,但并不完全适用,加之测试系统的落后,使其无法判断植保机械整体标准是否规范。针对此,在进行植保机械检测中,应充分结合垦区特点,通过对现代化测试技术、测试设备的选择,构建完善化测试系统,如风机性能检测中,以小型风机争议较大,而诸多植保机械又是以小型风机为主,完善化测试系统的选择,可有效规避该类问题。绝大多数植保机械管理均存在专业化停放场所、活动场所,为保证其使用安全和效果,则应在管理存放期间,通过保养与维修工作的进行,依据产品说明书,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管理理念,对其开展预防维修、故障维修与视情维修等工作,以此在增加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提升垦区效益。

2.注重生物防治

关于农药生物防治研究工作,若長期依赖于化学药剂,不仅影响农业生态平衡,降低有益生物、产品品质,还会在恶化水源污染的基础上,强化有害生物抗药性,使其进入恶性循环模式,对农业持续发展理念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国在针对农业垦区管理中,应以环境相容性和生态安全为基准,注重生物防治手段的运用。

当前,我国农药种类以杀虫剂、有机酸酯类、高毒类为主。其中在农药产量调查中,位居前10的杀虫剂为氧化乐果、敌敌畏、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该类禁药于2006-12-31停止生产。对此,我国为实现产业化和农药创新目标,则应加大替代产品的调研力度,规避国外产品“抢占市场”行为,而生物防治是替代化学药剂的关键手段,结合厌氧菌、好氧菌的选择,在不改变农业生态平衡的同时,实现垦区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3.适当筛选植保机械,规范施药技术

在对植保机械进行选择中,应以作物类型、喷雾作业为标准,对喷雾机机型进行合理选择,并应具备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国家认证的3C产品予以选择,其不仅可避免跑冒滴漏等问题,还可实现雾化效果的优化。同时,3C产品在喷头质量和流量、喷洒均匀、雾滴粒谱与穿透性等指标中均可达到预期效果,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需求。而在此过程中,农药精量和准确性的控制,使其全方位喷洒至靶物处,不仅取决于植保机械的优良化,还和人员施药技术密切相关。虽然当前短期内实现精准施药难度较高,但应在提升农药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上均匀喷洒至靶物表层,而在此环节,可实现精准施药的植保机械类型为静电喷雾机和恒压喷雾机、靶间歇喷雾机与回收喷雾机等。

三、结语

虽然我国农村并未形成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即仍以小农生产为主,但为实现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应逐渐推进植保机械的应用范围。并在此过程中,以切实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发展路线,通过对发展现状与问题的考究,结合加大植保机械检测、管理、检修力度,注重生物防治,适当筛选植保机械,规范施药技术等对策,将垦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怀敏,刘加平.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2015(17):69-70.

[2]潘轶群,牛学智.我国植保机械安全施药技术的现状和对策[J].吉林农业,2014(8):41-41.

[3]邹雪剑,臧秀法,王晓勇.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现状及发展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2):49-50.

[4]邓敏,邢子辉,李卫.我国施药技术和施药机械的现状及问题[J].农机化研究,2014(5):235-238.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河南信阳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