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裕 吴二娜
近年来,厦门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不断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扶持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有社会组织4497家,比2011年增长了113%,其中社会团体136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9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737家,台湾经贸社团在厦代表机构39家,基金会24家。
一、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有序开展直接登记
2013年8月,厦门市委办、市府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施行直接登记。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已直接登记社会组织500余家。
(二)全面推进行业协会改革
一是对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社会团体实行“一业多会”机制,鼓励社会组织适度竞争,并且已在建筑材料、汽车、创业、物流、慈善等领域实现一业多会。二是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2016年9月,厦门市委办、市府办出台了《厦门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全市核定列入脱钩范围的行业协会商会172家,已试点脱钩56家。三是成立新的行业协会。2012-2016年,行业协会增加52家。截至目前,全市有行业协会200家,涉及36个政府主管部门,有专兼职人员622人,单位会员13680个,个人会员11782個,对推动特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快推进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2014年,先后出台了《厦门市民政局关于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厦门市民政局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和备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1月,出台了厦门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继续放宽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重点培育发展社区治理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综合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满足居民多元需求。2012~2016年,全市新增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492家,增长340%。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市1931家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有序推进涉台社会组织管理
试点备案台湾社团。2012年8月出台了夏门市台湾经贸社团在厦设立代表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允许在台湾地区合法注册且连续存续2年以上的、从事各种经济、贸易活动或与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相关的协会、商会、促进会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的社会组织在厦门市设立代表机构。截至2016年年底,备案台湾社团在厦代表机构39家。这些代表机构的成立为两岸的经贸、旅游提供多种服务,促进了两岸经济发展和交流合作。
二、深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机制
(一)抓好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
2016年5月,出台了《厦门市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起草了《社会组织失信分类标准》,建立了社会组织信用信息“黑名单”“红名单”制度,对社会信用良好的社会组织予以奖励和激励,对社会信用不良的社会组织予以惩戒。搭建面向公众的社会组织公共信息披露平台,畅通社会监督社会组织履职、守法和发挥作用的渠道。
(二)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2012年8月,出台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组建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和复核委员会,对社会团体和基金会实行综合评估,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规范化建设评估。截至2016年年底,共评估社会组织543家,其中5A等级23家,4A等级77家,3A等级177家,2A等级71家,1A等级83家,无等级112家。
(三)率先启动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组织法人离任审计工作
2016年5月,制定了《厦门市民政局关于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社会组织进行财务审计、清算的工作方案》,确定了6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组织审计机构,对申请进行法人离任审计、清算审计的社会组织进行审计。目前,已抽查审计57家,其中注销审计7家,法人离任审计50家。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逐项记录,发现普遍存在报支票据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对存在问题较为明显的组织,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的形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共下发整改通知书32件。
(四)开展“双随机”抽查,规范执法行为
通过厦门市民政局随机抽查系统,按照5%的比例,随机抽取厦门市50家市级社会组织作为检查对象;随机抽取社会组织管理局执法人员,每2人一组对50家社会组织进行检查。期间共出动100人次,对50家社会组织密集开展执法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书13件,并督促相关社会组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落实整改,检查及整改情况通过厦门市民政局网站向社会公布。
三、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
(一)深化政府购买服务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社会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一是制定政策。2014年4月厦门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2月厦门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转发财政部、民政部、工商总局《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指导厦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二是开展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申报工作,完善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市级社会组织目录,启动区级社会组织目录编制工作。全市经确认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共154家。三是深入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指导社会组织承接中央财政项目10项,共投入资金996万元,主要开展特色养老服务、志愿者培训等,得到服务对象及审计单位的高度评价。
(二)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
全市孵化基地共有24个,实现市、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全覆盖。全市孵化基地总面积达9300m2,5年来,共培育孵化社会组织171家,促成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外来员工融入、社区矫正等项目,服务对象覆盖面广,惠及群众10万余人。
(三)深入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近年来,组织社会组织3000余人次参加了社会组织政策法规、财务管理等业务培训。培训班邀请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领导、厦门大学教授等专家,就中央对社会组织工作的精神和社会组织发展趋势、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授课。培训班的学习课程紧凑、紧贴实际、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组织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四、社会组织建设成效日益凸显
厦门市社会组织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其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显现。厦门市各类商会、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做出新贡献。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参谋助手和服务社区的重要补充,已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骨干力量。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以社区为依托,直接面向居民群众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三和谐”。台湾社团在厦代表机构为两岸经贸、旅游提供多种服务,促进了两岸经济发展和民间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