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小学阶段出现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则更多。因此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综合解决的方法全局性处理。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并就解决方法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教学策略
所谓学困生常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主要指在所有科目学习上均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情况,包括精神方面的发育都较正常学生迟滞,而学习则呈现全面性的成绩低下问题。后者则是对某一类或几类学习技巧存在缺陷和不足的情况,比如阅读、数学、拼写困难等。多数情况下人们提到学困生都是只存在某一方面学习困难的学生,这通常并非是先天发育存在缺陷,而是后天在学习方法或习惯养成上的不足。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层面的成因
在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的苗头未能及时被教师察觉,造成了越来越多数学学习“欠帐”情况,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难度越来越大,结果“欠帐”成了“利滚利”,逐渐变成了学困生。也有些数学教学形式刻板,学生缺乏兴趣,一旦在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未能及时跟上整体教学进度,就易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恶性循环,不知不觉间成了学困生。
(二)主观层面的成因
不可否认,不同学习个体间存在天资差异是事实。尤其到中小或高小阶段时,数学出现了几何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一些学生先天就在这些方面有所不足。当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堆砌起来后,学生不仅频繁遭遇学习失败的打击,更容易在这一过程中丧失学习自信,产生厌学情绪。倘若未能及时得到来自教师与家长的帮助,则负面情绪的累积结果就是学生的自暴自弃甚至拒绝学习,也就必然出现学困的状态了。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优化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在面对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匮乏的学生时,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改換教学形式,借助多媒体等技术让平面二维的内容转化为立体三维的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在直观上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辨识度。比如教学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立体几何时,不妨用动画方式将这些立体图形逐渐展开,让学生形成具象的印象。随着越来越多立体几何图形的二维化展开,学生就能够将屏幕上的展开过程慢慢“移植”到大脑中,实现知识的迁移。而这一过程正是其数学技巧的掌握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又如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尝试借助“七巧板”让学生在拼拼凑凑的过程中了解不规则平面的分割与组合,从而发现由若干较小的规则平面组合成一个大的不规则平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自主尝试找寻规律,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解决不规则图形的计算问题等。
(二)走生活化教学道路,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场景中提高学习能力
对一些小学生而言,抽象的数学理论是最让其头痛的内容,一旦数学从现象事物演变成符号化的理论,学生就立时从清醒到糊涂,对数学定义或公式云里雾里。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尝试走生活化教学道路,先从客观世界中的实物展示入手,再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进行总结和归纳。
(三)加强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培养学习自信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很多时候,小学生其实并非缺乏学习数学的实际能力,而是由于心态、情绪不稳定、不良好而在数学学习和负面体验之间形成了惯性联系,由此造成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定位。尤其是一些个性相对敏感、脆弱的学生,一旦有过二三次数学成绩不佳或解题失败的经历后,就会在潜意识中给予消极暗示,比如“我就是学不好数学”或“我不具有学好数学的能力”等。教师和家长一定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一旦发现学生产生了这种错误的心理暗示,就要及时进行干预。教师要事先提醒家长或传授一些引导技巧,防止家长因为大意忽略子女,将学困的苗头制止在早期。
三、结束语
除非是先天发育畸形,否则绝大多数被冠以“学困生”之名的学生其实只是还未发现适宜个体的学习策略而已,这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某一项科目学习中出现了滞后现象,于是就在此科目学习中成了困难户。造成这种学困生的原因众多很难一概而论。大体上可以从主客观双方进行分析。比如教学初期没有发现学习困难的苗头而错过了早期修正的机会导致恶性循环;又如学生过多遭受失败打击对此学科形成了偏见等。因此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不一而足。对小学数学来说,除了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上采取更加丰富生动的手段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怀,掌握造成学生学习数学不得其门而入的本质原因,继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不仅是只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学的优化,而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小学数学提高教学水平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燕峰.用鼓励点亮心灯——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教学激励策略探究[J].教师,2013,22:25-26.
[2]姜明珠.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8:62.
作者简介:
傅艳霞(1986~),女,江西九江修水县人,本科,南钢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