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蓓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朱熹文旅学院
【摘 要】在自主招生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迎来发展建设的新局面。但是随着入学生源情况越来越复杂,高职英语教学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变革和挑战。本文分析高職英语学习现状,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自主招生;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国家对高职院校放宽其招生的权力,将招生的权力下放给高职院校自身,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招生模式,使高职院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决定生源,在学生质量和数量的招录上更加主动,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但是,在自由的背后,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在自主招生形势的影响下,其所受到影响表现更为突出。为了应对不同以往的教学挑战,高职英语需要顺应发展需要,不断做出调整。
一、自主招生后高职英语学习现状及教学分析
1.自主招生生源差异致使英语教学难度加大。
自主招生以后,高职院校录取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不足。而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基本沿用老套的教师讲授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创意,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和课堂气氛,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排斥和抵触,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和学习质量,甚至经常出现老师在课堂滔滔不绝,而学生在教室昏昏欲睡的情况。
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用性,学生反响度小。
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人才所培养模式主要以技术性应用型为主,课程设置具有其鲜明的职业导向性。然而,当前无论是从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还是教材的选择,大多采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相同或相近的类型和版本,使得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缺乏专业性,与学生及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学生抱着应付过关的心态上英语课,对于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无法产生共鸣,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的。
3.高职英语考核方式单一,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在自主招生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目的更有灵活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于学习的实用性及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反观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考核依然采用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仅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只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的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证书,从而造成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差,与实际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
二、 自主招生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方向及措施
生源变化、教学模式陈旧、考核手段单一等问题,必定会对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顺应改革不断创新,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首要任务。
1.将职业元素与教学紧密相连。
高职学院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都具有极其鲜明的职业导向性。高职英语的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能与其职业技能相匹配的英语适用能力。在日常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注重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相互进行渗透结合,设立满足不同岗位需要的“职场情景”模块,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转变为“互通互交型”立体教学。同时注意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入专业英语概念,让学生做到,学有目标,学有所得, 实现与未来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调度一切积极因素,借助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同时兼顾传统教学任务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人文素质及优秀职业素养。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某一种或几种形势,充分发挥学生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博采众家之长,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听课不累不睡,学习有滋有味。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多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保证教学资料的新鲜度和时效性。只有在这样教学环节和内容,原本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才会集中精力,能较为主动的融入所讲授内容中去。
3.注重教师情感投入有助于上好高职英语课。
自主招生背景下,学生水平良莠不齐,开展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职英语教师走上讲台,不单单只是为了解释单词。、翻译课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态度和情感的流露,都逃不脱学生眼睛,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师光环,走到学生中去。用个人丰富的专业素养、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感化学生。在课堂评价方面,尽量做到“多鼓励肯定,少打击否定”,避免过激言辞伤害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4.建立完善符合高职自主招生特点的科学评价体系。
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自主招生学生在高职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对于该课程彻底放弃。在实际操作,尝试将评价考核方法从传统的卷面书写作答中引导出来,采取模块化切割,分阶段分层级进行考核评价。这样的作法可以是学生全方位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准确的找出自身存在的短板,同时也懂得发挥已有优势巩固所取的成绩。
三、结论
凭借着自主招生的东风,广大高职院校获得了新的广大发展契机和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源上呈现个性化、差异化,使得高职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对于身处困局的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平衡心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一方面,从大局出发,积极顺应改革,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从细节入手,循序渐进的推进高职英语教育改革,使得自主招生和教育改革同步进行,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永红. 上海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政策评析[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年.
[2]马红英. 高职院校考核模式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 2012年.
[3]向贤兵, 谢碧蓉. 以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改革高职高专考核模式[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4]杨细萍. 基于实用性的高职英语教材改革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