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6-19 19:35:47郭嘉林杨小芝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面向基层意向意愿

郭嘉林,杨小芝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0)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嘉林,杨小芝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0)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高专院校护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部分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大型医院是护生的首要就业选择,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护生占39.25%。结论高职高专院校护生基层就业积极性受性别、教育经历、实习经历、对基层工作的认知及就业压力等多项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教学改革、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职业规划教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

高职高专;护生;就业意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范畴的扩大以及医院护理岗位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也导致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量增加。我国基层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升高、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面向基层就业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1~3]。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卫生机构为地方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基层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最大限度地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机构重心下移的战略,是地方院校护理专业的重要使命。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护生就业意愿是当前护理教育界和基层卫生机构关注的重点之一[2~6]。本文结合笔者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近10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通过对2014级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就护理专业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系列问题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400人,其中男性18人,女性382人;年龄19~24岁,平均(21.1±0.9)岁;农村生源287人,城市生源113人;三年制学生296人,两年制学生104人。所有调查对象均已修完全部理论课程,均参加过护理专业见习及实践等,均达到学校的要求,能够准时予以毕业。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家庭住址、家庭经济情况等。(2)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护理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业意向,愿意或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就业决策自主性等问题,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及少量主观题[2~5]。问卷编成后,选取50名调查对象进行内部施测,问卷的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

调查者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统一解释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护生当场填写并收回。共发放问卷413份,回收406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6.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见表1)

表1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n)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女生基层就业意愿明显强于男生,这可能与护理专业男生较少而社会需求量较大有关。两年制专科即“3+2”护理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强于三年制专科护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年制专科护生为高中起点,经历过高考的拼搏,有比较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个人规划,也有较强的择业标准和就业优势,就业时自我期望较高,倾向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大型医疗机构。两年制专科护生已经经历过临床实习,对基层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对就业定位明确,基层就业意愿较强。调查显示,在三级以下医院实习的护生基层就业意愿较强。这可能是因为在三级及以上医院实习的护生调整了自我就业期望,大型医院发展空间大、更能体现其价值等。农村生源护生基层就业意愿强于城市生源护生,这与农村地区家长对目前整体就业环境和职业选择行为了解较少及护生成长环境、就业期望值不同有关。对基层工作评价积极、认为就业压力大的护生基层就业意愿较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护生面向基层就业,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也为促进护生到基层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3~7]。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护生在就业时能自主选择,这可能与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等通讯设施的完善以及信息渠道畅通等因素有关。

就业意愿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心理基础,不同就业意愿会导致不同的就业预期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医院为护生的首要就业选择,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护生占39.25%。高职高专护生基层就业意愿受性别、学制、实习经历、生源地、对基层工作的认知、对就业的认知等因素影响。与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人才分布不均、求职难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社区卫生机构很难招到高学历护理人才。因此,引导地方院校护生面向基层就业,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更好的发展,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者需要注意的重大课题。要加强对护生的择业教育,使护生认清就业形势,主动获取就业信息,根据自身条件正确定位,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择业[5~10]。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引导护生面向基层就业。

[1]涂丽娟,张平,孔令磷.233名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驱动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6(19):52-56.

[2]邱雪琴,张平,孔令磷.地方院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64-66.

[3]于海艳,黄巨恩,刘静,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104-106.

[4]李倩,宝艳红.高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2):106-107.

[5]章燕,王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观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8(11):1181-1182.

[6]王辉.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比较[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5):363-365.

[7]黄仙红,林禄静,王小和,等.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8):46-50.

[8]王云鹏,靳媛,时建伟,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0(7):35-36.

[9]岩磊,孙英梅.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途径选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117-118.

[10]唐赛,陈蕾,杨娟.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就业认知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6(19):190-192.

G455

B

1671-1246(2017)11-0121-03

猜你喜欢
面向基层意向意愿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0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大专生面向基层就业能力培养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国修辞(2017年0期)2017-01-31 05:41:04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面向基层教学组织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其应用
高校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探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