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探讨

2017-06-18 10:56王文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形式生活化

王文

摘 要:近些年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小学生教育的关注力度。在小学教育中,语文科目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将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其建立一定的联系,让语文走进生活与社会中,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与理解语文知识。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连,如此学生就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进而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进行了探讨,主要阐明了小学语文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和内容的简单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形式;内容;生活化

一、小学语文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与引导者,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

1.创造情境

不论什么,只有做到身临其境,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义。语文学习也不例外,想要理解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就必须置身于同样的环境中仔细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文章表达的情感来创造相同的情境,将课程的内容充分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已经置身于此种情境内。此外,还应当按照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来感悟与体验生活。

2.充分表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皆和生活相联系。如果想理解其中表达的内容不难,然而理解课文中通过文字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打破原本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进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課文编排成课本剧,组织学生亲身演绎,不仅能够使其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还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不仅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还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

3.亲身描绘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通常描绘的画面是非常优美雅致的,所表达的意境较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亲身描绘文章呈现出来的画面。如此就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此外还强化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无论何时,在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不可能被取代。正确把握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生活中和语文相通的地方,开拓学生的视野,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充分理解与学习语文知识。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文中表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章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自觉在生活中理解与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在生活中创设和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把原本复杂的情境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按照自身的能力来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思想。

2.设定争议,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体会到不同的思想与情感,在这里也就出现了分歧。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分歧,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使他们在辩论中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在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强化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辩证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不断升华的辩论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强化,同时可以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达到解惑的效果。

3.在学生困惑、模糊不清之处重点讨论

语文与其他科目具有相似性,也存在难以解答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感到困惑或者模糊不清的地方,教师应当及时记录下来,将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然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收集资料或者查询等等,针对问题仔细思考,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从生活中提炼出学习语文良好的方式,由课堂走向生活,然后联系生活,这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有益的。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并不是胡编乱造的,它们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课堂作为起始点,而不是终止点,使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彻底理解文章表达的含义与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课文变得生动形象,更好地展现出课文中的真正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融入一个更为开阔的世界,使他们自主进行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体验丰富的生活,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牟宇琪.浅析小学语文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知识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2(29).

[2]吴兴红.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7).

[3]廖维芬.浅析“生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J].文理导航(下旬),2011(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形式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轻松教学,快乐识字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