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琴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语文学科价值取向的完整性。语文课本所精选的大量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及世界各国从古至今文学宝库中的精髓,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学蕴涵。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富于情感的语言表达、丰富而敏锐的审美感受、触景生情的吟咏与创作等方式方法,深入挖掘语文课堂的文学蕴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塑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精神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文学蕴涵;精神世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科学完整的界定,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语文学科价值取向的完整性。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语文课本精选的经典性作品,是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文化的精髓,其文学及精神蕴涵丰厚深沉。课文文本中极其丰富的人文因素和文学蕴涵,如春雨润物般地对学生理想的选定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正确审美理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由于过分追求教学成绩,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看作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极大地忽略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也就无法完成语文教育所承担的传承文明和塑造精神世界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课文的内在意义和价值,深入挖掘语文課的文学蕴涵,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语文课堂不可缺少富于情感的语言表达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那么,情感就应是语文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教师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对课文文本的情感体验,可以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情感,营造出课堂浓浓的文学氛围。因此,要真正把情感性贯彻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从最根本的地方解决语言工具与文本内涵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问题。
虽然语言与文字、知识性与文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但两者之间并不是遥不可及。课堂中充满情感的语言表达,也恰恰是缩短甚至消弭这一距离的关键。一方面,充满理性色彩的知识点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加之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强迫性学习,也常常让学习者感到厌倦。教学中富有情感的语言交流,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内心体悟的最佳状态。也正是由于情感的投入,会把老师、课文中的文学形象与意象、学生三者结合成一个互动的文学场景,也就能达到以情观文、用文悟语,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点的愉快接受。另一方面,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自成一体的情感系统和结构系统。语文课程的文本选择,就是以最具典范的文学作品为载体,具有既普遍又独特的语言文字美和文学情感。课堂上对这些文本的深入挖掘和利用,从根本上也离不开情感的深入交流。
二、语文课堂不可缺少丰富而敏锐的审美感受
语文课堂上文学蕴涵的开发,对语文教师的自我塑造、文学感悟能力及个性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能够把凝聚在教材文本中的智慧、情感乃至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情感和世界观去感染学生,也应将历史的、唯美的文学作品,结合时代脉搏,作出独到且富有新意的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的科学解读。这样做的过程,是将文学之美与时代之美相结合,将形象之美与现实之美相结合,将文学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以创造性的思维、敏锐的审美眼光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主旋律合拍,弘扬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可激发学习者求知探索的动力。这也是语文教师自我塑造的一个重要过程。
语文教师对美的感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是激发个性创造力的基础。语文课堂文学蕴涵的发掘,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审美情感投入。解读课文文本,需要情感的基石,也需要审美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习得,都是依托在语文课堂的文学享受中。
三、语文课堂不可缺少触景生情的吟咏与创作
语文学习中的文学素养,不仅需要从课文文本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更需要师生的实践与体验。教学中,学生习作便是针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但仅就习作而言,其文学含义还是远远不够的。若从文学蕴涵的感悟力而言,语文教师要率先而“著”,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心灵感应,创作一些符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小作品,向学生传递文学情感,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也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另外,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亦可不必拘泥于教室,对一些场景性很强的课文,可以创设与文本相似的实景,让学生在感悟文本蕴涵的同时,欣赏文本中描绘的景色,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虽然说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语文课堂若脱离了文学内涵,就失去了血肉,缺失了语文教学的灵魂。听一节文学内涵富足的语文课,就是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是精神家园的重建,是灵魂的回归与升华。而这一切,均来自于语文课堂对文学蕴涵的挖掘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参考资料[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2]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