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统生
(广东省惠东县多祝三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在学校中课间操显得越来越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质效,很多学校延长了课间操时间,在课间操中增加活动内容,变换了活动形式,组织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而产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如果能准确把握活动时长、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把握运动强度,不仅能有效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体质,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的形成,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怎样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一、大课间活动要体现学校的总体办学特色、办学理念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课程,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一定要事先备好课。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一定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在学校整体课程开发规划统筹下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要与学校的德育同步,要有自己的灵魂,有学校自身的“味道”,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当成体现学校文化的窗口。比如说,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培养一代新人。”我们把跨步集体诵读《弟子规》融入了大课间,让学生在大集体的氛围中渲染传统美德、礼仪规范、行为习惯,摒弃那些不合实际的、过时的理念。其次,我校以篮球为特色,在学校中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篮球文化,我们就把篮球的运球动作引入了大课间。这样,不仅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协调,这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空洞、不跑题,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建设要有趣而不俗
在日复一日的大课间活动中,如果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热情不高,这样的大课间活动往往只能靠命令来强制推行,学生的锻炼方式是机械被动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高雅、生动丰富的活动内容会使学生热情高涨、心灵得到震撼,这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才高效。所以大课间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变以前的“要我练”为“我要练”,只有师生乐于参加,激发人心的大课间活动,才燃起师生心灵的火花,才能永葆茂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在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在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以前单一的跑步热身和体操活动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变原有的大集体统一活动为分年级、项目、场地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跑步热身项目上,我们加入了音乐节拍和定点集体报“一、二、三、四”口令,使学生步调一致而又震撼学生心灵;学生对篮球非常感兴趣,在自由体操中我们加入了篮球动作,并把篮球运动规则和团结协作精神引入课间进行打分评估,这样一来,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又投其所好,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敢顽强品质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
拉紧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德育的关系,做到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体质,又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认识和道德意识,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我认为,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意”,在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的同时,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沐浴到德育的甘霖,巧妙地渗透德育。大课间活动按德育内容可渗透如下德育项目:(1)爱家爱国爱集体教育。教育学生关心集体,培养大局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2)学习习惯性教育。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习惯。(3)个人意志力形成教育。主要指奋进拼搏、勇敢坚强、自强自信、吃苦耐劳等。(4)行为规范、法制教育。主要包括遵规守纪,文明礼貌,接受教育。(5)道德意识教育。包括尊老爱幼、诚实谦虚、团结友爱、遵守诺言、谨慎自重等。(6)爱心培养。包括爱护公物、爱老爱小、爱残爱弱、爱校爱家。(7)群体意识教育。主要指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8)提高心理素质。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9)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一定的活动情境,熏陶学生思想,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比如说,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编入一分钟军姿,可以使学生感受纪律严明、顶天立地的军人风采,让学生自觉以军人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大课间体育活动集体齐步跑动作中,可以把各班跑的方向、路线作一个规划,使整个操场形成一个特定的图画,如奥运五环、五星等图案,使学生不但感受到一种思想,还体会到运动带来的美。
四、大课间设计的内容要精,要巧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切忌泛滥,要围绕课程目的,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而且要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有促进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要根据课标来设计,要以课标专业理念为指导,使其精细化,决不能盲目、随意而行,要根据学校实际,切合师资力量,要多征求师生的意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比如说,山区学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农村的学生朴实,勤劳刻苦,在编排大课间活动内容时,尽量避免使用类似拳击、击剑等学生陌生的项目,而针对这一点,使用全国推广的广播体操更加实用。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以“育人”为中心,在体育活动中巧妙渗入德育,将“思想品德”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学生爱上体育,在体育活动中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
参考文献:
朱万银.体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薄躍华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