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

2017-06-17 21:20林征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二甲双胍临床疗效糖尿病

林征华

【摘要】 目的 针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实验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 每组100例,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糖尿病;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59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体重和改善血脂谱现象, 减少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如果长期使用还可以起到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5]。此次研究针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讨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辖区管理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簽订知情同意书;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③患者的病程均>1年。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②有急性感染、急性心脑血管卒中、手术、外伤等应激源情况的患者;③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2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0例, 女50例, 年龄42~65岁, 平均年龄(53.5±12.8)岁,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0±0.5)年;

实验组男57例, 女43例, 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6.0±

13.4)岁,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5±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使用碘酒或酒精对所要注射的部位进行消毒, 然后进行注射, 在饭前15~30 min进行注射, 3次/d。

1. 2.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服药, 口服0.5 g/次, 2次/d;针对进一步需要控制血糖的患者口服0.85 g/次, 3次/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 6]: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 餐后2 h静脉血糖<7.8 mmol/L, 与治疗前比较降糖指数>30%;有效:患者空腹血糖<8.3 mmol/L, 餐后2 h静脉血糖<11.0 mmol/L, 与治疗前比较降糖指数在10%~30%之间;无效:患者的血糖指数没有降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 对照组显效40例, 有效52例, 无效8例, 总有效92例(92.0%);实验组显效53例, 有效46例, 无效1例, 总有效99例(99.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1, 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如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反应、同时测定肝指标异常等。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38, 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每年呈上升的趋势[7-11]。二甲双胍在降低患者血糖的同时也不增加血浆胰岛素的水平, 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及肥胖患者的首选药[4, 12-16]。二甲双胍可直接作用在肝脏、骨骼肌, 改善胰岛素抵抗, 有效的减少了基线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水平[5]。

在此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二甲双胍治疗,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 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后降低了胰岛素使用的剂量, 从而降低了血糖带来的风险。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苏青.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的分子机制.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 32(9):716-722.

[2] 侯沃霖, 张丹丹, 陆蔚, 等.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CA125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18):1380-1383.

[3] 王卫庆. 早期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的管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 32(4):346-348.

[4] 吴越阳, 赵威, 张幼怡, 等.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44):3570-3574.

[5] 王秀艳, 潘天荣, 钟兴, 等.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 6(6):382-385.

[6] 王燕芬, 邬晓岚, 赵燕.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10):624-626.

[7] 梁超, 周玲.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雙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 33(5):656-658.

[8] 张榕榕.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比较.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 9(4):502-504.

[9] 俞铖杰.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8):41-42.

[10] 朱志仑, 邱贤澄, 朱怀平, 等.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黑龙江医药, 2011, 24(2):223-225.

[11] 窦文琴.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1, 51(33):79-80.

[12] 李萃晔.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3, 22(3):398-400.

[13] 凌振南.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疗效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20):116-117.

[14] 黎明丽.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1):143-144.

[15] 李贤坤.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8):45-46.

[16] 李桂成, 王玉霞. 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5):31-32.

[收稿日期:2017-02-27]

猜你喜欢
二甲双胍临床疗效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Ending teen smoking